APP下载

有效听力教学之管见

2015-09-10王维轻

课外语文·下 2015年8期
关键词:目标文化

【摘要】笔者作为一名援疆支教教师,着力于皮山民族双语教师的听力教学与研究工作。一年来尽心而为,收获颇丰,感触、体会诸多。本文主要从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的双语教师汉语听力教学现状出发,以实施有效听力教学为出发点,提升民族教师的双语水平。

【关键词】语言规律;有效听力教学;目标;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笔者作为安徽省援疆皮山县第五批支教教师,主要负责皮山县双语教师的汉语听力培训。一年来,针对民族教师交流中存在的“词不达意、表述不清、词序颠倒、发音跑调”等现象,调研分析、研究培训方案、教学实施、考核评价,让受训民族教师的汉语听力有所提高。笔者现结合支教一年的经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开展有效听力教学。

一、遵循语言规律,把握课程联系,端正听力教学的认识

语言听力就是要通过听觉感知有声语言、理解它所代表的意义,获得语言信息。在语言学科的课程中,读写课、综合课、口语课、阅读课也有听力,可是其听力的目的要求与听力课不同。口语课的听,最后是为了说,听是手段,不是目的;而听力课的听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最终是为了培养提高听力理解能力。读写课、阅读课的听是文字材料,视觉是先导,听力课的材料则主要是录音,听觉是先导。所以,教师教学听力课,应指导学习者靠有声语言的输入来接收语言信息,用听觉辨别、选择、判断、分析、归纳、概括语言信息。

听力课的内容包括读音、字词、语句、语段、对话、故事、新闻、广播、科普等。这样多元的听力内容虽能激发语言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但不断重复的机械化、程序化的听读、练习,也容易使学习者陷入枯燥厌听的状态。尤其是面对受训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学情,指导他们有效地听有声语言就显得格外重要。从这种意义上说,指导学习者听有声语言是听力课的特点之一。它是听力课教学的起点,又是有效听力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

二、积极探索有效的听力教学模式

(一)因材施教,目标相同而教法各异

让汉语基础各异的学习者适应不同的教学节奏,使其听力理解能力都能得到适度的培养、锻炼、提升。具体做法如下:

1.课时因班而异,视汉语基础而定,最弱的一班为4-5课时,基础较好的二班2-3课时,基础参差不齐的三班3-4课时。

2.适当补充教学内容,在教学《初级汉语听力》上册第一单元汉语拼音时,针对多数学员存在声调不准、声母韵母发音不准或误读的现象,适时播放适合成人学习的汉语拼音的音视频,以弥补教材的不足,并人手一份汉语拼音方案、拼音知识(如儿化、变调等)的复印件,以便学员补缺补差。

3.教法各异。《初级汉语听力》教材(上、下册),除上册第一单元外的其他单元,每课都是由精听(词语学习、课文练习)、强化训练、泛听(词语学习、课文练习)三部分组成。词语学习、强化训练方法每班相同,复述、谈感受因班而异,或指导在先或点评归纳在后。

(二)听力教学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

即把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要求与教材相结合,有效开展课堂听力教学培训,准确把握并突破目标。这就要做到:

1.研透目标,并及时指导学员把握目标。北语社《初级汉语听力》教材内容与少数民族MHK三级听力水平考试要求很接近,如MHK三级考试的听力理解的第一部分,它的内容和考察方式与每课的强化训练完全一致;而且课文练习中的选择、判断、简答、词语填空、故事复述、谈感受、连线等题型,除复述、谈感受外,都可以转换成MHK听力理解的第二部分的题型──根据对话或短文中的关键词句,做出四选一的选择。因此做这些练习时,我就引导他们注意关键词句,为顺利答题做好准备。

2.围绕目标,用有效训练提高学员的听力理解水平。在日常教学中,利用课文练习积极引导学员注意课堂学习目标外,还结合中心的活动,有效训练学员们的听力理解能力。如:在今年5月9-10日举行的MHK考试中,三个班学员的听力理解都达到了三级乙等合格分50分,有近半数人达到或超过三级甲等听力理解合格分70分,他们都认为这在一年前是不敢想的。

3.聚焦目标,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针对听力课枯燥易疲劳的特点,教学中注重调节课堂气氛。如:词语学习这一环节,采取多种方法朗读、释义并让学员相互指正,缓和课堂气氛,为下一环节的课文练习做调整,为下一环节的强化训练集聚正能量。

三、把传播、弘扬先进文化、理念融入教学之中

听力课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人文、自然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可以开拓学习者视野,丰富学习者的思维,提高学习者的认识。在听力课教学中,常结合教学内容,适时传播、弘扬先进的文化、理念,以增进民族团结,为培养合格的双语教师尽绵薄之力。如:有一道关于春节和节气的听力训练题,让学员说说中国传统节日,还让他们介绍新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以上只是对民族双语教师听力培训教学的一些做法与一斑之识,每当看到这些民族老师的进步,作为一名支教教师,能为自己对提高民族教师的听力能力有所帮助而倍感欣慰。

参考文献

[1]王婷婷.对外汉语听力培训策略的有效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0.

[2]夏·阿里腾.谈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听力能力[J].文史月刊,2012,08:187.

[3]郭新爱.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听力学习策略调查[J].民族翻译,2011,02:56-61.

作者简介:王维轻,男,1965年生,安徽安庆人,现工作单位为安徽省安庆市大龙山中学,中学一级教师职称,主要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教研。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目标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我的新目标
谁远谁近?
新目标七年级上Units7—8单项选择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