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年级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

2015-09-10李海燕

课外语文·下 2015年8期
关键词:评语习作作文

李海燕

【摘要】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写作明确提出了其阶段性目标: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小学三年级进入了第二学段,处于习作的起步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转型期。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学生习作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所以,在三年级学生的写作起步阶段,培养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写作尤为重要。为了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写作积极性,培养三年级学生的写作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多样活动,体验成功

活动一:每天课前安排1-2名学生在班上或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各自在平时的阅读中习得的好词、好句、好段,或有感情地朗诵,甚至背诵,或谈谈喜欢的原因,教师也要寻找时机参与其中,融入学生群中与学生共同交流,一来可以为学生抛砖引玉,二来为学生树立榜样。

活动二:对于每次习作中涌现出来的学生优秀作文,或教师充满激情地朗读,或让学生上台来自己放声朗读,并将其优秀作文认真誊抄,配以精心的配图装饰之后,在班级橱窗中进行展示,或编入班级手抄报中在师生与家长群体中传阅。

活动三:定期在班上开展“作文节”,在小组内每人都选出一至两篇自己近期的得意之作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同学听评其作文的长处,并给出修改完善的意见建议,然后每组再从中推荐一名同学在班上与同学们共同交流分享。

此外,要鼓励、推荐、组织同学向各种报刊投稿,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征文竞赛。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各种交流活动中,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充分肯定,得到成功的体验,树立写作的自信心,从而调动其写作的积极性。

二、随文练写,逐步过渡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为了让三年级的学生轻松有效地从“写话”过渡到“习作”的要求,我们要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凭借,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让学生在练写中逐步过渡。

如:仿照《北大荒的秋天》一课中的第四自然段仿写 “公园里的春天真美!……”练习先概括后具体的结构方式。以《学会查“无字词典”》为依托,扩写爸爸和聪聪酷热的状态,练习将事件写具体生动。借助《三袋麦子》的文本,仿照情节展开想象续写来年的故事。结合《蒲公英》一课的教育主旨,回归生活,进行主题联想拓写练习。

这样的随文练写即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儿可写,有范本可参考,同时又强化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更值得一提的是不会让学生因一下子提高了写作要求而畏惧写作。

三、重视评改,明确方向

评改是老师和学生间进行交流沟通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对不同学生不同文章进行对症下药的一个有效途径。在评改中,对于文中出现的好词、好句、好段要勾划出来,可在旁边用一个可爱的小笑脸加以表扬;同样,对于用得不够恰当的词语、写得不通顺的句子可用一个小哭脸加以提示;对于写得不够完整的句子、段落,教师不要用自己的主观认识加以补充,要尊重学生的体验,在相应的位置批注一些如“什么样的?”“怎样做的?”“什么时候?”“当时你是怎么想的?”“你从中懂得了什么?”等等的提示性小问题,引导学生将句段写完整,让学生从中明白:作文要写得具体,让读者读后清楚明白没有疑问。

在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时,我们要用放大镜来看学生的优点。不能用高年级甚至是成人的眼光来评价他们的作文,毕竟三年级的学生才进入作文的起步阶段,我们应该明白即使是再差的一篇作文,也有它耀眼的亮点。哪怕是一个生动的词语,或一个优美的句子,或一个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或一个比以前书写更好的字……教育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发现、唤醒、激励和鼓舞,我们当然要看到学生习作中的缺点,可我们不能一味地批评和指责。在评价中我们要避免类似“内容不具体、语句不通顺、乱七八糟、中心不突出”这样让学生摸不着头脑,而且毫无激励性和启发性的评语。尽量用鼓励式、启发式、商量式、谈心式的评语,尽可能利用一切机会赞扬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如:《我家的小狗》评语:“你的小狗灰灰可真是太可爱了,真羡慕你!如果我也有一只像你的灰灰这样的小狗,那该多好啊!”《炒菜》评语:“你小小年纪可真能干,不仅会帮妈妈做家务,还能自己照顾自己了,你可真了不起,我真想尝尝你做的番茄炒蛋,读了你的作文我好像闻到了那香喷喷的味道。但以后千万要注意安全哦!”《我的自画像》评语:“看了你的作文,我更了解你了,也更加喜欢你了。你在作文中写到‘我是妈妈的小帮手,能帮妈妈做家务。你能做哪些家务活呢?是如何做的?选择一项家务活在这一自然段中讲一讲,是不是更能让人了解你了呢?……诸如此类的评语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便于理解,每次学生拿到作文本之后都会去认真阅读,沉浸在教师暖暖的评语中,激发学生修改和再创作的欲望,便会期待再一次与老师共同分享自己的作文。

同时,每次交作文和评改的时间不宜间隔太长,等学生平淡了那份激动的期待再来讲评,会使其效果大打折扣。评价的等级也尽量不要用枯燥的优良中差或分数来断定,可用优加星或小笑脸等活泼新颖的小图案加以标示,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写作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总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寻找学生乐于接受的一切切入点,让学生在起步阶段就爱上写作,勇攀写作的高峰。

(编辑:李艳松)

猜你喜欢

评语习作作文
流沙河语录及诸家评语
作文评语探讨
如何写好作文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