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观察入手,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2015-09-10王欢

课外语文·下 2015年8期
关键词:事物作文生活

王欢

【摘要】兴趣是“推动人去积累思考和创造的内动力”。只有对事物产生兴趣,才能产生动力主动参与,写作也不例外。当学生对作文感兴趣时,他们就会迸发出对作文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们生活中所看的和所听到的,感受到的所有事,就会文思如泉涌。因此,要让学生对写作感兴趣,就要引导他们观察,因为观察是认识生活的主要渠道,更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关键词】观察写作;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把作文写得很空洞。我认为,主要是学生没有学会观察事物。就算是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也只会用干瘪瘪的词语来描写。

所以,观察是写作的第一步,它可以直接感受事物,使客观事物在作者的内心发生碰撞。

一、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智慧,从观察天上和地下的实在的东西而来。我认为,学生观察的越多,得到的知识就会越牢固。我们指导学生观察,应该从学生在生活中的兴趣开始,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学生对事物有了好奇心,就会产生观察的欲望。

教学写景作文,就让学生把描写景物的美词佳句记录在“本”;写人记事的文章则让学生摘抄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的描写。长期坚持,学生一学期可摘录几本练习本,再让他们把摘抄本汇编成册,就可以给予命名。于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学海拾贝”“芳草地”……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册名伴着他们的兴趣应运而生。

雕塑家罗丹说过:“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各种奇花异草,珍禽异兽,秀山丽水等都是观察对象。观察和思考是发现美的唯一途径。当学生有了积极写作的欲望和兴趣,就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表现什么的问题。要避免学生无话可说,千篇一律,照抄照搬等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观察。只有观察目的明确,学生才可以在周围的事物中进行合理的选择,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观察的事物上。所以在观察前,我会交代学生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如果带学生参观敬老院,参观前我就先给学生讲清楚要观察哪些方面?带着这些问题去参观,学生就会明确自己所要观察的方向。

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一)积累生活,随时观察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在通常的教学中,只要一说到作文,学生就头疼,缘由是脑中没货,硬是为了交差,就开始挖空心思去编造一些子虚乌有的事件。于是就有了救不完的落水人,推不完的大爷车,拾不完的人民币等“精彩故事回放”。再加上小学生由于知识、兴趣、爱好的限制,在观察上,常常不知从何下手,观察些什么,怎么观察。而每天发生在他们身边的鲜活的事例,却熟视无睹。因此,针对这一现象,我就要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观察生活。告诉他们,作文的素材并非是众人皆知的“大事”,最生动的素材就是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琐事。让他们从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比如,观察植物,就要指出观察的茎、叶、花、果,注意大小、形状、颜色、气味等;观察校园的四季轮回,街道的变化,农民丰收的场景,家中饲养的小动物,家人团圆的喜悦,公共车上的见闻,菜场上讨价还价的“热闹”……在具体观察时还要教给学生按照顺序,观察的方法。通过观察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打开他们狭隘的作文“仓储”,他们会忽然感觉原来我的生活多姿多彩,作文原来就是这样简单。

(二)捕捉时机,适时观察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的好:“儿童学习任何事物的最合适的时机,是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生活中有许多精彩的片段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们应该捕捉时机,进行顺水推舟。实习期间,一次和往常一样,我在教室上课,不一会儿,天色一下子就暗了下来,似乎黑云把整个大地都罩住了,一场倾盆大雨即将下来。这时,在教室的同学都开始不安分起来,有的索性已放下书本向外张望。这样的情景,学生哪还有心思上课,我想,这下遭了,我一个实习生哪管得住他们,即使被迫坐端正,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于是我索性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看过瘾”就让他们光明正大地去看,学生兴奋极了,一个个趴在窗前,小脸洋溢着惊奇和喜悦,边看边议论,一篇篇充满灵气的文章就这样诞生了。

三、激发写的愿望,培养写作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以说。兴趣是“磁石”,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是“钥匙”,悄悄打开学生的心扉。

(一)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观察

课堂上引入趣味性活动,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他们对新奇有趣的活动投入会更多。课堂上举行各种比赛,如两分钟踢毽,跳绳,诗歌朗诵,猜谜,故事会等等。开展游戏活动,如《击鼓传花》《心有灵犀》等。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生活的乐趣。比赛的激烈场面,同学的捧腹大笑,通过他们生动的笔汩汩流出。真正做到了“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

(二)观察活动走向社会

社会是一个大课堂,是一本无字书。我可以利用班队课,引导学生从“我的世界”向“周围世界”不断扩展。带领学生走上街头,了解各种“社会的人”;让他们走入工厂,感受先进的机器设备。让他们深入社区,了解我们生活的超市,小区有什么变化。让他们用自己的身心“发现”美的存在,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察社会,之后的习作便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写作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而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用心去观察,任何事物都有可能成为学生的焦点。要让学生对写作感兴趣,要培养他们去观察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让他们发现原来有些事物可以那么美,那样有趣。如在家里种上自己喜爱的植物,仔细观察它的生长变化,当他们有感而发时,就可以知道他们写作了,不过,老师要指导学生怎样去观察,而不是无头绪的乱观察。可以让学生按顺序去观察,对事物有整体认识;分类观察,可以抓住事物的特征;比较观察,可以发现事物的不同特点。让学生用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全身去感觉,更重要的是用脑子去想。因此,观察得具体、细致,写作起来才能有声有色,生动形象,才会使人读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编辑:陈岑)

猜你喜欢

事物作文生活
奇妙事物用心看
生活感悟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