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如何让初中语文公开课绽放出美丽
2015-09-10朱兆虎
朱兆虎
【摘要】判断一堂语文公开课是否优质,首先要看它是否执行“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是否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习激情,求知欲,其次看它是否分层教学,有情感教学,重视学生主体地位,自主学习,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境创新;高效优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俗话说:“同样菜,不同的厨师,风味各异”;“同样的雨,落在不同的土地上,会绽出不同水花的”;同一篇课文,不同的老师,也会上出不同情感和风采,产生不同效果。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我们语文教师则是别具匠心的花师,不同的老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理念,不同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设计,流露不同的情感。我从县优课评比中听了好多老师的课,感触很深,绝大多数老师能用扎实的基本功,驾驭全局的洞察力,利用现代的教学工具,采用新颖、轻松快乐的教学手段,充分使学生量尽其出,各尽其才,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新课标要求的:少教多学,以学定教。但也有流于花拳绣腿式的虚假繁荣,没有上出实效来。下面来谈谈如何上好初中语文公开课,使之妙趣横生,优质高效,说说自己一些见解供同仁
分享。
一、教学理念、模式要体现“新”字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优课的标准也有变化,但主要的看是否调动学生的兴趣,全班学生是否融情于课堂,是否践行少教多学的理念。一位语文老师无论你的教学水平多高,教学经验多么丰富,但把自己当成是唱戏的主角,把学生当成是观众,无论你上的多么精彩,多么流畅,我给出评价都是唯一的:低效课。因此,优质公开课首先要让学生的看、听、思、说、做有机动起来,而老师的作用在于指导、欣赏、激励。其次,教学模式要新,譬如,我听了张新的《社戏》一堂公开课,他采用了协同模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采用三案教学:导学案、检测案、诵读案。通过三案把学生思维,教学目标,课文内容,紧密有机联系在一起,老师通过三案只对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进行指导、点拨,真正做到人人参与,兴趣高涨,气氛热闹,真正实现了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一个完美的课堂教学,使教育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真正合作的互助作用的过程。这个新就是这堂课的闪光点。
二、要让学生融情于课堂教学情境之中
教育家叶圣陶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如至亲。”也就是说只有创设情境采用学生的情感流露。譬如,王美丽上余光中的《乡愁》一课时,他是这样创设情境的:课前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节奏舒缓,低沉,悠远绵长的小提琴曲,营造一种忧伤氛围,学生受到解读诗歌背景音乐的感染,以自己真实的体会来迁移到诗人乡愁的情感。同时加深本课《乡愁》知识的解读。还有李文上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他别出心裁的采用以评书形式的开场白,来解说本课的故事情节,这种教学情境一下子把班级的气氛活跃起来,同时也让学生以说书人的身份,描绘鲁智深那三拳的描述,教学效果收到奇效,使语文情境教学美轮美奂,魅力无穷。
三、把握好语文教学的节奏感,上出语文味
语文课很讲究节奏感,要有张有弛。一个成熟的老师都能对学生学情,基础内容,课堂设计,意外情况了如指掌,能很好把握课堂节奏感,用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把语文教学上升到艺术高度,在思考,探索,规律,创新教学节奏中完成教学任务。使思考能细心预设,虚实有度;探索要合作探究,注重实效;规律,要深入内在,寻求根本;创新要有效运用,推陈出新。保证学生自由活泼的思维空间和时间,鼓励求异思维,启迪创造性想象。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和开创创新的领域,上出语文味,使语文教学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片沃土和快乐的乐园。使教学过程在自己节奏走有条不紊思维进行,这就靠老师高超的驾驭技术和艺术手法。要求我们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之间做好平衡,师生平等对话,老师关注的是学生质疑的重点与难点之处,要学会务实避虚,次要的小问题不要纠结,一带而过即可。其中张华的《背影》一课把握的特别好,游刃有余,使学生讨论空间和时间,思考空间和时间,训练时间安排把握层次清晰,合情合理,不愧被评为一堂优质的高效课。
四、进行多元化评价,及时反馈
由于学生在智商、兴趣、理解上存在许多的差异。因而,也就有必要针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等级的任务驱动,同时,也要给予相应的评价。多元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其中冯刚老师借助小组抢答的模式,采用竞争机制,老师点评,小组互评,掌声鼓励,“夸张表扬”等形式对于学生学习的情况及时反馈点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动起来,就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评价的模式应该多元化,而且要适时变换评价的模式,对学习的结果及时反馈,如此教学效率必然是高效的。
五、老师多多听课磨练充实自己
我们语文老师要甩掉平庸教书匠的称号,成为一个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优秀教师,上好每一节课,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准备一桶水。与时俱进,跟上教改的步伐,成为时代所需的优秀教师,我想不妨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必须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大纲,积极参加集体备课,跟班听课,苦练基本功,以扎扎实实的态度写好每一课的教案,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二)要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语文是一门情感最丰富的科目,要想与学生产生共鸣,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我鼓励青年语文老师上课时要有亲和力,精神要饱满,面带微笑,用自己的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把书本中的喜怒哀乐上出来,让学生崇拜你然后喜欢你的课堂。
总之,一堂好课,如果能蕴含着悟性的哲理,流淌着人间的真情,承载着缤纷的世界,浓缩着人生的精华,放射着心灵的智慧,铺架着成功的阶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学得事半功倍,那么就达到了我们语文老师追求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宋平.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J].阅读教学,2012(05).
(编辑:钟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