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课教学中教会学生去爱

2015-09-10黄巧

课外语文·下 2015年8期
关键词:经典语文课堂教材

黄巧

【摘要】本文就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爱的教育,谈几点做法:上好高中第一堂语文课,让学生爱上语文;合理利用教材在上课时找机会进行爱的教育,让学生学会爱自己和爱别人;充分用好经典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借写作的机会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

【关键词】爱;语文课堂;教材;经典;作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是爱。教育没有了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在语文课中进行爱的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寓爱于教,达到知识的传授与爱的教育浑然一体。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如何实施爱的教育,让学生在语文课中学会爱自己和爱别人呢?

一、上好高中第一堂语文课,让学生爱上语文

笔者上第一节语文课时,会提问学生:“你们觉得学好语文和哪个字有关系?”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回答:“勤”“问”“思”“读”……他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我没有立即引出我的“爱”字,而是让有回答的同学各抒己见,让他们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在同学们说出自己的见解后,笔者都会带着微笑用一句话两句话加以鼓励,让他们感受到笔者对他们的肯定。在所有的同学回答后,接着问他们:“在你们回答问题时,老师给了你们什么?”这时所有的同学都会异口同声地说:“肯定”“爱”。

当学生回答出爱后,我让他们回想初中语文课文是不是都和爱有关。学生很快就搜索出了一大堆的文章题目:《风筝》《爱的教育》《竹影》……我再让他们看高中必修一的书本目录:《沁园

春·长沙》《再别康桥》《雨巷》……文章题目看完后,让他们感受每一篇文章里的爱,然后告诉学生只要心中有爱就可以学好语文。

“润物细无声”,在笔者爱的理念的教育下,学生点燃了希望之火,产生积极向上的愿望。

二、合理利用教材,让学生学会爱自己和爱别人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在祖辈和父辈的爱里,他们只懂得一味向别人索取爱,却不懂得如何去爱自己和爱别人。语文教材上很多课文都涉及到爱,笔者努力在语文课上做到“润物细无声”地教会学生什么是爱,怎么去爱。

笔者在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介绍了徐志摩的爱情故事。高一的孩子,他们一听是讲爱情故事,人就来劲了,个个抬头看我,笔者讲了徐志摩和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三个女人的爱情。特别讲到徐志摩和张幼仪的爱情。1920年,张幼仪怀孕了,徐志摩正在追求林徽因,无暇顾及张幼仪,一听便说:“把孩子打掉。”那年月打胎是危险的,张幼仪说:“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的耶。”徐志摩冷冰冰地说:“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徐志摩要马上离婚,见张幼仪不答应,便一走了之,将张幼仪一人撇在沙士顿。讲到这里,笔者让同学们讨论徐志摩的行为,同学们都认为徐志摩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同学们说徐志摩是有权力去追求自己的爱,但是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更何况这个女人是怀着他的孩子。

借着这个话题,笔者引导同学们在人生路上怎么去爱别人,怎么负责任地去爱。笔者告诉他们:人生路上“爱是分享,爱是分担,爱是感恩,爱是付出。”负责任的爱就是有始有终,不轻易开始,不轻易结束,不放弃,不抛弃。

三、充分利用经典的魅力,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有个名字叫樊迟的人,曾经问过孔子什么是“仁”,孔子答曰“爱人”。孔子在《论语》里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他告诉我们对父母尽孝要赡养父母,要从内心里尊敬父母。我们现在的许多同学家境优越,整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却不知道知恩图报,孝敬父母,有的还对父母大吵大闹,整天这个不满意,那个不顺心,不是把心思用在学习,而是好逸恶劳,学习不努力,喜欢赶时髦,比吃穿。可以说,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教育学生学会爱自己的父母,只有爱自己的父母才能爱他人,爱集体,将来长大才会爱社会,爱祖国。每次笔者一上到《论语》和《孟子》,只要有涉及到学生为人的,我都会充分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对他们教育,让他们成为一个懂得接受别人爱并且懂得付出爱的大写的人。

四、借写作的良好机会,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

语文课中情感的熏陶对有些学生而言,是肤浅的,仿佛过往云烟。为了让爱的魅力完全体现在学生面前,在文本的熏陶的基础上,笔者将爱的教育引申于写作中。

按照高考的作文要求,作文文体只能是记叙文和议论文,所以我们在高一的时候一年都在写记叙文。一次我们给了学生一个命题作文《那个雨天》,大部分的同学写的是雨中父母给他们送伞和雨中同学们给予的帮助。我就借助这个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下雨天的时候,同学们只想着父母给自己送伞,为什么就没想到自己在平时的时候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而自己带把伞呢?有的同学在文章中写到了父母让带伞的时候,还和父母争吵了,我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反思他们这种做法应该不应该。我告诉他们父母有自己的工作,他们也有自己的压力,作为他们的孩子在生活上要懂得体贴父母,不能动不动就发脾气,甩脸色给父母看。

总之,我们的社会需要爱,我们的语文教育要适应社会所需,培育出具有爱心的人。把爱的感情送进孩子的心灵,我们祖国的希望之花将开放得更加灿烂。我们相信只要人人心中有爱,这个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经典语文课堂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