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作文要注重个性发挥

2015-09-10任健

课外语文·下 2015年8期
关键词:个性主体作文

任健

【摘要】作文教学过分强调文章的合理性和规范性,而忽视学生个性的创造,从而使学生越来越被动地去作文,造成大部分学生的写作低能低效。作文从根本上来讲是要表情达意,不能过分考虑主题的深刻、立意的深远,更不能不顾学生个体的实际,去挖掘“深刻意义”以升华主题,造成虚假式写作。本文就发挥学生写作主体性的作文指导思路进行尝试。

【关键词】作文;主体;个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作文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开展,现在学生们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其进步之快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最欣慰的。

但是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依然相当严峻。现今的作文指导过分强调文章的合理性和规范性,而忽视学生个性的创造,从而使学生越来越被动地去作文,造成大部分学生的写作是低能低效的。同时,作文诚然要有“文以载道”的意识,去反映时代和传达社会的心声,但是作为作文根本上来讲是要表情达意的,不能过分考虑主题的深刻,立意的深远,更不能不顾学生个体的实际,去挖掘“深刻意义”以升华主题。

因此,我们必须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指导:

一、给学生放飞心灵的广阔空间

作文要写好必须要有事可叙,有感可发。学生厌倦写作文,究其主要根源就在于我们的作文教学长期硬性命题要求,强制性要求学生在无材料积累和创作热情的状况下,在有限的两课时内完成,以至于学生们胡编乱造,有时还振振有词,“考试要求”使然。长此下来必然使作文创作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写作天地。刚开始时,大多数学生肯定不会把写作当成一件乐事,他们仍然感到生活中没有什么可写的。这时我们可以把学生写作训练的重点放到写“随笔式作文”上,每周写四篇。“随笔式作文”不拘形式,不限内容,不定时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家事国事天下事可成文章,自己的喜悦、苦恼和忧愁,亦可写成美文,这样,学生的主动性才能体现出来,学生的思想犹如插上了翅膀,他们才可能在写作的广阔天地中翱翔。

平时教学还应注意多给学生创造锻炼的舞台,可在课内即兴发言,课外进行作文比赛,开展男女生辩论对抗赛;可以鼓励学生写日记和周记,互相交流,并主动开展一些朗读比赛,将有代表性的作品发表出来,让日记等实用性的作品成为沟通学生和老师的桥梁。写自己的真性情,而不是真情绪。情绪化的语言很大程度上是肤浅的和偏激的,从另一层意义上讲,高考作文综合地反映了学生的修养,如果满纸牢骚和抱怨,只会为自己的作文“减分”,见仁见智的感悟才是作文的上品。

二、给学生抒写真情的自由领地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作文本来应是表情达意的,而高考作文也明确提出“感情真挚”四字,这是一个很好的导向,它要求我们的学生要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这不也正是文学即人学的体现吗?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作就是拿笔说话,写文章就是想心思。”学生作文最明显的不足就是雷同作太多,淡而寡味,其原因是缺少真实性,胡编乱造得太多。真实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把这些特殊性写入文中,就可以避免和别的同学“撞车”;反之,写一些“违心之作”就难免俗套。

“言为心声”才是“言”的价值所在。教师应点拨学生放弃顾虑,写出真实的自我,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诗非他,人立性灵之所寄也”(朱熹《雅娱阁集序》)。

写出真实的自我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弘扬个性的体现。不要一味地对学生的写作划分“禁区”,不正之风,人情冷淡,青春的困惑,生活中的烦恼,只要是真实均可以引导创作,诚如“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当然,真实的创作必然不是生活的简单加工,要注意去挖掘其深层次的含义,如生活中的阴暗面,要有清醒认识,不能任其发展,加强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

当面对一个个真实的学生,我们要多加沟通,与其交心。在作文批改时,要注意感情的投入,对学生的闪光点加以鼓励。一个好的题目,一段传神的描写,一个巧妙的构思,一个新颖独特的观点,甚至于工整认真的书写……,在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发现了自己写作的潜在力量,从而增强了战胜懈怠的毅力。成功的教育必须给学生付出真挚的爱;成功的教育要求教师,对教育事业抱着执著的追求。

总之,作文指导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兴趣,相互竞争,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显露。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个性主体作文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