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景交融著华章

2015-09-10冯瑄

课外语文·下 2015年8期
关键词:写作指导情景交融高中语文

冯瑄

【摘要】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在写作中有助于培养学生带着情感,带着思考来观察事物,有助于启发思路,多角度多侧面观察,多感官体验,使文学形象更加丰满、写作更加细腻。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指导;情景交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每次批改学生的作文,都有种感觉,很多学生作文中也有写景习惯,不过,通常状况下,都是写景归写景,抒情归抒情,很少能完美地把两者结合起来使情与景交融得自然流畅。而情景交融是古今名篇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对景物具体生动的描绘,委婉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感情。这样,文章的意境就浓郁深长,更有审美情趣。

本课的设计以徐渭题画入手。有人画了一幅《柳亭送别图》。请他赋诗一首,徐渭一口气写了四句:“东边一棵杨柳树,西边一棵杨柳树,南边一棵杨柳树,北边一棵杨柳树。”大家见了好生奇怪?但见徐渭从容续出两句:“纵然碧丝千万条,哪能绾得行人住?”这时大家拍案叫绝。这一写作技法就是“情景交融法”,画龙点睛,将离别之“情”融入“景”中,借柳亭之景,抒送别之情,意境新奇。以这个故事为导语,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由于本课设计针对的是高一第一学期的学生,因此我在选择教学材料时都是学生们见过学过的几篇典型作品。

第一,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白朴《天净沙·秋》对比,描绘同样季节的景色,但字面表达不一样,内含的情也不一样了。马致远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表达的都是长期飘落在外的羁旅之人孤苦、哀愁的心情。白朴这首小令《天净沙·秋》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无论写法还是构成的意境都有相似之处。此曲题目虽为“秋”,并且写尽秋意,却找不着一个“秋”字。 此曲开篇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由此可见,白朴的散曲写作技巧的高明了。

第二,巴金先生的《小狗包弟》中有一段感伤衰退的景物描写,前半段环境描写,下文“满园的创伤”几个字点出了这园中景物的特点。作者虽然仍是这里的主人,而且在这里又住了十三年零五个月,但是眼前的景物却失去了当年的光彩,它是凄惨的、荒凉的,而且还改变并增添了新主人。物非人也非,一切都昭示着大劫过后的创伤。后半部分是心理描写,抒写自己对已经失去的爱人和爱犬的思念。作者把对包弟的思念和对萧珊的思念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说明了包弟在作者心目中的分量。在人情殆尽的年代,人的生命危在旦夕,为了保全自己而抛弃一只小狗,又算什么!但作者却没有为此而宽恕自己,而是“感到羞耻”“瞧不起自己”“不能原谅自己”。这需要多大的勇气!作者处世又是多么严肃!

第三,《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雏菊花在怒放”这个细节很耐人寻味。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第四,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枯燥的数字一经他化入诗中,就被赋予无限活泼的生命力。一般地说,计数不确是乡里人的一种习惯;特殊地说,它不也正表现出诗人辞官以后那心境的散适澹泊。“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远村隐约迷茫,而诗人久久地伫立凝望,不正见出那心理上的切近炊烟袅袅,天宇苍茫,这同诗人大解脱之后那种宽敞的心境是多么和谐。接下来描述恬淡自然、清静安谧的田园风光。虽然陶渊明从小生活在庐山脚下,这里的丘山、村落原本十分熟悉,但这次是挣脱官场羁绊,从樊笼尘网中永远回到自由天地,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喜悦之情和清新之感。住宅周围有十余亩土地,八九间草屋,地方虽不大,房屋虽不多,但毕竟是自己的美好乐园,是自由自在的心灵栖息之所。榆树柳树的阴影遮住了后房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屋子前边,环境是多么幽雅美丽!这里衬托出了作者恬然自足、怡然自乐的愉悦心情。这正如他自己所歌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教材中的例子给学生们解析过之后,接着我选取了平时学生们习作中的一些例子:“痛苦的期中考试结束了,这节班会课将会出现成绩,坐在班会里的我坐立不安,因为我的政治成绩很烂,烂到看不成,这一点我心知肚明,其他几门也凶多吉少,真是学霸着急,学渣也着急啊!不会比上次还低吧,这可是九门课啊,上帝保佑不要太差。那张宣判着死刑的通知书贴在了墙上,我颤颤巍巍,一步三晃地跑去瞟了一眼。咦?貌似比上次进步了四名,我心中闪过一丝侥幸,虽然很差,但也不至于挨父母的骂了。

以上两个学生作文中的例子显而易见,只是单纯地叙述考试过后自己的内心感受,但是如果引导学生借助情景交融的手法来表现这种心理感受又会是什么样子呢?紧接着就让学生们进行课堂练笔,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来写一写考试过后自己的内心感受。学生们很快就能领会老师的意图,妙笔生花,精彩连连。以下是学生的展示:

期中考试后的那个晚上,我独自游荡在繁华而又空旷的大街上,天空灰蒙蒙的,没有平时深邃而宁静的深蓝色。那轮明月仿佛老照片上的陈年旧事,蒙了尘,划了痕,又如一盏昏暗的路灯散发着暗淡的光。街道上虽已是深夜,却仍旧人来人往。人潮涌动,闪烁的霓虹灯照亮了一张张陌生的脸庞──浓妆艳抹,神色疲惫……本段可见该生的功力深厚,将考试后的心情通过景物描写表达的细致入微,让人心旷神怡的明月此时此刻也如同蒙尘划痕的老照片,看似照片划痕,其实是自己的内心蒙尘划痕,长短句表达,错落有致,着实精彩。

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在写作中有助于培养学生带着情感,带着思考来观察事物,有助于启发思路,多角度多侧面观察,多感官体验,使文学形象更加丰满、写作更加细腻。同样情景交融只是写作这项浩大工程中的沧海一粟,本节课只是利用学生们学过的作品,总结其中情景交融的规律,启发学生在写文章时多运用情景交融这一技法,多学习多思考,假以时日,我相信学生们的文章必定会有所进步。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写作指导情景交融高中语文
情景交融更有效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伦敦风景》中的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情景交融——浅谈图片新闻标题的意境营造
情景交融赏日出以《海上日出》为例谈细读文本
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
探析高中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
浅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习作指导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