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般生源高中学生语文写作现状及其兴趣与潜能激发的研究

2015-09-10陈雅君

课外语文·下 2015年8期

陈雅君

【摘要】在一般生源高中,平时作文教学时经常发现有些学生是“眼对题目心生怨,手托下巴想半天,时间过了一大半,只写两语和三言”。搜肠刮肚勉强写好的作文,语言相当幼稚,内容非常单一,或言之无物,或言之无序。 要让学生走出作文的困境,就要让学生喜爱作文,就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兴趣的引领下,学生产生写作欲望,积累了写作的张力和能量,在某种特殊的情境下,他的潜能就可能被激发出来,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关键词】一般生源;写作现状;兴趣潜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一般生源高中学生作文现状的分析

当前一般生源高中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写同样的人,写同样的事,雷同作文太多

作文内容雷同是许多中学生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如果老师布置一个作文题目,其结果是大多数人写的内容相似,写法相同,就像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让人读起来没精打采。好多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就会写“夜深了,老师还在台灯下默默地备课批改作业”,“老师虽然身体虚弱,但还是坚持上课”。这些同学认为,只有这些才能表现出老师的精神品质,老师除了这些再不会做其他的事了。他们就是拼命地背作文选,然后改头换面,张冠李戴拿来就用,毫无创新之意。类似于这样的例子在高一学生的作文中存在得最为普遍。这是一种让人哭笑不得又令人忧虑的情况。

(二)缺少素材,做“无米之炊”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多数中学生缺少的恰恰是这个“米”。许多学生让很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作文素材在他们的手边溜掉了,还蒙在鼓里,其主要原因是他们不善于细心观察生活。他们生活圈子小,读的书很少,没有什么积累、沉淀。“无为”自然就会“无米”, “无米”当然就会难以做到“巧妇”。因此写作文时他们就无从下笔,无话可写。作文课或考场上三言两语,草草了事,东挪西凑,应付当差,就成了“主旋律”。

(三)懒于构思修改,得过且过

很多学生写作文不去字斟句酌,精心修改,灵感突现,主动成文,而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被动而写。他们写作文就是马马虎虎,懒于构思与修改,不会抓住细节进行描写。叙事记流水账,说个大概;写人大众面孔,粗笔勾勒。因此这样的作文不可能打动读者,这种得过且过的态度也不可能提高作文水平。

当然以上只是笔者总结的几个主要的方面。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采取以下不同的训练方法,以达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

二、培养一般生源高中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从精心选题入手,便于学生产生写作欲望

面对一般生源高中的学生,我们老师在命题时就要有所创新。如果我们将老题目《我的妈妈》改成《一生难以割舍的人》的话,虽然写的是同一内容,但后者新颖度较强,学生一看就知道如何下笔,也就避免了从小学到高中都写同一个题目的情况。学生带着兴趣写作文,就可以为成功写一篇作文打下了情感基础。

(二)从更新作文形式入手,提高写作兴趣。

与多媒体教学同步,我也尝试让学生写网络作文。由于网络的图、文、声并茂,内容变化多端,可以达到听、说、读、看、写并用的目的,适合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所以这种形式自然而然成为学生乐于接纳,主动参与的一种作文活动。学生在写作时可以边听音乐,边看视频,边构思,它打破传统的“先构思、再写作、后修改”的作文模式,可以根据需要和自己的喜好随时增删补改内容,还可以随时进行下载、复制、粘贴等,这大大提高了写作效率。如在组织学生进行“我身边的变化”这一命题作文时,我要求学生用电子文本来写。他们选择的空间大,有的人写祖国,有的人写家乡,还有人写自己身边的人和熟悉的事物等,在电子文本中除文字外,学生有创意性地配上图片、音乐、旁白等,让自己写的作文丰富多彩,形式多变。在谈及他们的写作过程时,同学们都有同感,觉得自主性提高了,写作欲望强,表达轻松,能在快乐中完成作文。

三、激发一般生源高中学生的写作潜能

一般生源高中,学生数量庞大,拥有强大的写作潜能的学生肯定不在少数,关键是看老师如何激发。

(一)进行特长化写作,激发写作潜能

为了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我们指导学生挑选他最喜欢、最擅长的写作门类来学习写作。比如,小张喜欢热闹的童话故

事,我们就让他先学着编写一些有趣的童话小故事;小李喜欢看侦探故事,我们就让他模仿着写一些福尔摩斯式的侦探故事小片断; 小王喜欢唱歌,我们就让他尝试着写一些歌词,或是为他喜欢的歌曲重新填词,等等。

(二)搭建展示性舞台,激发写作潜能

从前两年开始,我们进行了作文板书讲评的试验。试验是从周记(也称“随笔”)开始的。依照学号顺序,学生依次将自己的作文在前一天的晚上抄到黑板上。因为同学的功课较紧,允许手慢的同学请别人帮着一起抄,最多的时候一篇作文有三四个人的笔迹。接着,第二天早读课,挨着作者学号后面的同学到黑板前面向全班同学进行批改及公开点评。

老师一般会提前20分钟到班级,对黑板上的作文要总得有个基本了解,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从标点符号的书写、常见的错别字和典型的病句,作文板书讲评试验,从关注这些最基本的语文能力开始,到后来,一些低级的语文错误已经基本绝迹,作文讲评的层次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学生们开始对作文的主题立意、结构布局乃至表现技法侃侃而谈。

因为毕竟是周记,虽然每周会利用一个早读课来做这件事情,但一个学生一学年也只能轮到一次,所以这些学生格外珍惜这样的平台,这样的机会,总是想拿出自己的得意之作展示给同班同学,因此,起码一个星期前,学生就要深挖自己的潜能,认真准备这篇作文。点评的同学也同样如此,在前面的同学板书的时候,他已经在准备着明天的批改和点评,这样第二天,就能面向全班同学成竹在胸地侃侃而谈。

综上所述,要想改变一般生源高中学生雷同作文多、选材范围窄、无病呻吟、粗枝大叶等写作现状, 可以选用创设情境、精心选题、更新形式、搭建舞台、升级竞赛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定能开辟一般生源高中学生写作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马正平.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潘久泰.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概述[J].作文教学研究,2007(01).

[3]夏春红.议论文写作训练的思路[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03).

[4]赵国基.高中议论文写作的现状及其思维发展浅析[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11).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