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与创新兼容并蓄
——中国会展设计艺术

2015-09-10廖文罡

中国艺术 2015年1期
关键词:传统艺术设计

廖文罡/文

传统与创新兼容并蓄
——中国会展设计艺术

廖文罡/文

既然要设计,就把它变成经典,也许这就是设计一路走来的探索姿态。真正地尊重传统加上努力创新,其结果是产生一种全新的生活艺术,其表现是在物质和精神的生产中,将严谨与奇思相结合、优雅与发明相结合、细致与力量相结合。传统和创新中间没有断层,所谓创新是人类一直前进、求新的思想,这种思想没有变故,根据时间和空间的不同变的是具体的物件。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是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之上的,中国的现代设计艺术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必须建立在中国自己的传统基础之上。

现代设计 传统 文化内涵 创新 会展艺术

设计是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产物,而艺术与科技,又同属于广义的文化范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具有不可逆的传承性。虽然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与设计师总是企图突破传统文化的桎梏,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样式,但传统文化还是如影随形,到处可见。任何传统文化,都必然对艺术与科技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且通过艺术与科技,或直接,或间接地对设计产生连带的影响。如今,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我们目不暇接,随之而来的新思想、新观念以及国外的各种艺术思潮的涌入给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当代的设计面对着如何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问题,也就是中国的现代设计面对五千年的古老传统该何去何从的问题。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给设计界带来了新的时尚风格。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把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符号)运用到设计领域中。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图案、符号、特征作为一种元素融入设计之中,在充满现代气息的外部造型和材料加工工艺中,突出传统文化、民族特色的人文特征。以会展设计为例,它们在设计风格上的体现通常是在设计作品形式或形象上就能让受众直接感觉到这个作品中的中国元素。

“中国出版”参加香港书展——中国主题馆(图1)的面积1000m2,此次展览是中国出版业第一次以整体形象参加国际大型书展,在总体设计规划时引入了“中国印”的概念。“中国印”始于周代,至今已经三千多年的历史,始用于官方,后为文人雅士使用。“印石之宝” ——田黄印章,其质润如玉、色彩艳丽。以中国文化的元素及符号,体现了中国主题馆的鲜明特色和形象。在整体构架上采用中国传统文字“国”的结构,将整个主题馆分为展示区、接待区、多媒体区、版权区、洽谈区、精品图书区、文化活动区等不同区域,满足了展会的不同功能分区,并且在每个区域的设计中都采用了不同的表现形式。精品图书区使用多宝架,文化活动区使用条案,版权区使用了现代装饰图案作为背景,绚丽颜色、现代的造型与白色的展台形成了对比。在统一中制造变化,在变化中寻求统一,成为中国主题馆设计的特点。

中国主题馆的设计综合运用了文字和图形的象征方式,传统与现代结合并赋予其新的见解与认知,准确地表达了设计内涵,收到了既有民族特征,又具国际认同的完美效果。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设计创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思维方式和设计形式上。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文化不仅仅是一个观念的生产和再生产,而且也与物质的生产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生产出一种新的文化类型,一种既体现物质性也体现观念性的文化产品形式。文化不仅存在于被人们阅读和静观的文字和艺术中,而且也大量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中,文化通过生产的形式渗透于整个生活世界领域和消费领域。就设计来说,这种文化转向不仅体现在设计活动和设计产品之中,也体现为设计活动的直接文化呈现。

图1 香港书展“中国出版”展位设计图  

图2 法国图书博览会“中国文学”·主宾国展位设计图

图3 法国图书博览会“中国文学”·主宾国展位现场图

古今兼容,承传创新,塑造独特个性的意念注入到设计之中,并赋予其现代情感,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寓意发挥得淋漓尽致——参加法国图书博览会“中国出版业”主题馆设计评价。

“中国文学”——法国图书博览会·中国主宾国以“文化中国、科技中国、开放的中国”为展会的主题(图2)。整体造型以帆船为设计基础,色彩上以中国的传统红色和金色为主,结构上采用中国建筑的传统形式——榫卯结构,装饰图案选择甲骨文、古代哲人、天坛、脸谱等元素,通过微妙的穿插、组合,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呈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不但给人以美感享受,而且极具视觉冲击力。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

如何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显示出独特古老的东方魅力,呈现新而不旧、旧而不老的中国风格,吸引更多的人们去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将传统的思维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体现传统文化中最闪亮的特质才是有中国文化烙印的设计,变“中国制造”为“中国设计”,这才是中国现代设计的最终旨意。

做中国式的创意设计,主张 “中国风格”的现代设计是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强调这种相融,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用饱含中国化的处理与改造方式,诉说东方文化情感的材料语言,成为观众直接看到的东方艺术魅力的视觉元素。

在法国图书博览会上以“中国文学”为主题的中国馆(图3),在设计中充分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同时将现代设计的方法巧妙地运用到其中。正面的风帆造型在排列与组合之中采用相互错落穿插的方式,打破传统的次序排列方式,风帆中的脸谱、文字、人物等图案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再现传统文化的图饰,独特的东方语境和直白的概念把神秘的东方美表现了出来,将对本土文化的思考和对现代设计的理解进行了精妙的结合。

设计重在创新,设计为实用注入了艺术,然而杰出的艺术是不可重复的,是独一无二的,更重要的是怎样才能突出自己的鲜明个性,没有个性就是千篇一律,重复的东西没有生命力。因此在主题把握上要一致,在形式感表现上要有个性,这就是哲学上所说的对立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连续过程,任何发展带来的变更形式都难以从根本上改变积淀在人们意识中的思维方式。其实,只要历史存在,设计作品总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关键在于是否抱着扬弃的态度去改造和创新。

秉承和发展一切优秀传统文化,是设计创新的前提。而脱出美学传统的物化表现,将传统的文化精神注入到设计师头脑中并与现代意识相结合,本身就是一种设计理念的创新。在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精髓,是设计师立足于国际化视觉设计之林的根本。

结论

进入信息时代的我们,不曾把传统文化与艺术丢掉,甚至还到传统文化与艺术中找寻能够激发,或者指导我们今天艺术与设计活动的东西。其实,这种不废弃传统文化与艺术的思想,与包豪斯一贯以来提倡的艺术与技术统一、实践能力与理论素养并重的文化精神相一致,更是源于中国古典哲学中“天人合一”“以人为贵”的思想。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如何运用传统文化,使它披上时代的彩霞、洋溢生命的气息,是每个设计师应思考的问题。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更要大胆地学习一切可借鉴的经验,以创新为核心,广取博收传统文化的精粹,让艺术素养溶入自己的血液,形成一种涵养,渗透在每件设计作品中,使它散发出灵性与生机。

作者单位: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1]李建盛主编.《当代设计的艺术文化学阐释》.河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1月

[2]王营.《大系统思维论》.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1月

[3]张夫也、孙建君主编.《传统工艺之旅》.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年6月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IN BALANCE:THE ART OF CHINESE EXHIBITION DESIGN

猜你喜欢

传统艺术设计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纸的艺术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