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肇庆市属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探讨

2015-09-10粟谋

绿色科技 2015年8期
关键词:肇庆市林场林业

粟谋

(广东省肇庆市国有林业总场,广东 肇庆526020)

1 引言

近年来,肇庆市属国有林场始终坚持“以林为本、生态优先、长短结合、多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方针,大力建设“珍贵树种、绿化苗木、速生丰产林”三大基地和现代林业示范基地,为肇庆林业在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经营管理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体现了生产带动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促进生产、产业科技一体化、科学发展、先行先试和森林生态文化体验等理念,对广东乃至全国现代林业发展都将产生积极影响。全体干部职工围绕“增资源、增效益”的目标,坚定信念、强化管理、锐意进取,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砥砺奋进、力求突破,开创市属林场发展新局面。但是,由于长期过量采伐、重采轻育、经营不善,以及国家投入不足等原因致使部分国有林场出现了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两危”局面,严重影响到了国有林场有效开展森林保护和经营工作,影响生态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与新时期林业发展形势不相适应。如何实现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国有林场干部职工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以肇庆市属国有林场为例对如何实现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进行初步探讨。

2 肇庆市属国有林场现状

肇庆市属有北岭山、大南山、清桂、葵垌、大水口、大坑山、新岗七个国有林场,分布在肇庆三县二区一市。创建于1958~1960年间,现为自收自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经营总面积29 880hm2,林业用地29 815.9 hm2,其中生态公益林15 664.8hm2、商品林14 151.1 hm2。2014年底森林覆盖率93.00%,活立木总蓄积量188.73万m3。另向外租山经营林地5 553.5hm2。现有职工总人数1 027人,其中在职497人、离退休530人;在职职工中,大专以上学历有143人,具有初、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101人。2014年实现经营总收入1.03亿元,在职职工人均年收入6.9万元。肇庆市国有林业总场2004年被评为“广东省林业系统及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2003、2008、2011年被评为“广东省林业龙头企业”,并于2014年通过复核;2014年获得“国家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县”称号。大水口林场2009年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首批全国森林经营示范林场”;新岗林场2013年获得“全国十佳林场”称号。

3 肇庆市属国有林场森林经营存在问题

3.1 定位不清、体制不顺

就目前而言,对国有林场的定位不清晰,其员工的身份更是不明了,职工既不是产业工人也不是事业单位员工,也称不上农民。同时,在管理上,国家只给林业建设方面的投资,对林场的生产、技术和管理不给经费,还要上缴利润。然而目前肇庆市国有林场的状况是,采伐指标受到限制,木材市场价格波动,导致林场收入不稳定,也无鼓励性创新建设投资,创收困难。这种“企不企、事不事、工不工、农不农”的定位与体制,与国有林场的性质与任务不适应。所有困难、矛盾与问题都与此有关[1]。

3.2 林区公共基础设施滞后

肇庆市属国有林场大多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且大多位于偏远山区,加上国家投资不足,基础设施缺失老化现象严重。近几年国家逐步加大对国有林区的投资,对少数林场的部分基础设施进行了改善,大部分林场的交通、通讯、电力、办公、住宿、饮用水、管护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更谈不上拥有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现代公共设施场所,林场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大多数职工的综合生活水平、发展状况还比较落后。

3.3 资金投入不足,债务缠身

由于得不到政府投资,肇庆多数国有林场靠采伐收入维持发展,不少林场使用了银行贷款,负债经营。在可采森林资源下降的同时,国家又对国有林场实行逐年严格的限采伐制度,将多数商品林改为生态公益林,加上林场自身培育商品林资源的水平跟不上,导致多数国有林场木材产量逐年降低,收入锐减,还债困难,债务利息逐年增加,形成恶性循环。

3.4 经济结构单一,经营机制不完善

长期以来,肇庆市属国有林场林种、树种结构单一,林场经济主要依靠木材收入维持,第二、三产业收入比重低,经济效益不高。同时,林业产品和其他产品相比,生产周期长,资金投入量大,缺乏竞争力。由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林场经济效益相对较好,掩盖了林场粗放经营的种种弊端,缺乏居安思危的远见,放松了内部管理,加上历年的大量招工进人,“企业办社会”等,造成管理和后勤人员过多,人员臃肿,效率低下。而且在国有林场中仍然存在大锅饭等平均主义问题,这样就无法在职工之间建立一种具有激励性质的体制,更不可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以致于很多脏苦累的工种没有人愿意去做,而对于管理者来说,为了完成这些任务,也只能外请临时工或者向社会购买服务来完成这些工作,这就造成了林场中身份打不破,收入没有层次的局面,一直处于一种恶性循环境况。

4 肇庆市属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对策

4.1 逐步实行国有林场改革

国有林场改革是一项综合改革,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许多方面,在国有林场改革中,需要兼顾多方利益和需求,对于生态公益型的林场,可借鉴广东省惠州市国有林场改革实践经验,即渐进式的改革,采取先进行财政差额补助,严格控制人员编制,自然减员,逐步过度到财政全额划拨。在改革中做到林场得发展、职工得增收、人民得健康、政府得生态。实现多方共赢,改革才能让各方满意,才会得到多方面的支持,改革才能够真正取得成功。

4.2 纳入民生工程建设,完善林场基础设施

高度重视林场的电网改造、危房改造、通讯、通电、通水、道路建设,通过争取林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或将其纳入新农村建设改造、农村危旧房改造、村村通道路硬底化等基层民生工程建设范围的办法,解决林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加强林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林场生产、生活条件。

4.3 争取加大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

统观肇庆市国有林场的发展现有情况,可以看出,目前国有林场最为缺乏的是项目维护资金和启动资金。故此,应采取措施,多方筹措资金[4]。第一,政府应该加大对林场建设、森林培育及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力度,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植;第二,构建完备的金融信贷机制,拓宽林场信贷渠道,为林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第三,充分发挥林场的资源、环境及人力优势,不断拓宽与外界的合作渠道,加大与国外实力强、信誉好的企业联合[5];第四,对现有林业经营项目进行有效管理,加大对物业、森林旅游业及电力生产的管理力度,坚决向管理要效率。

笔者认为,就目前国有林场的现状来看,仍然面临着很大的困难,若想改变目前的现状,推动改革的进展,进而促进发展,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站在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现有的国有林场面积巨大,更是我国生态发展和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其进行大量投入还是值得的。另外,现有国有林场在职员工的结构在未来十年会有大的改观,只要有效解决好体制和机制问题,就能够充分利用现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进而通过发展林业经济、多渠道发展经营,最终可以达到增收的目的,也能够为国家财政提供有力支持。故此,肇庆市有关领导应该高瞻远瞩,不断开拓进取,克服一切艰难困境,勇往直前,为未来国有林业的发展开辟新途径。

4.4 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转变自身经营管理体制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国有林场应该站在发展的角度促进其朝向分类经营的角度改革,推进其经营方式转变。国有林场应该坚持“围绕主业,发展副业,努力推进旅游业”经营思路,以达到推动森林资源优势的目的。另外还可以推动森林生态旅游、药品种植和加工等模式的发展,进而实现森林资源的多品种、多渠道发展。还可以推动融资方式的创新,实施职工出资,林场吧森林景观经营权转让的方式,推动建立生态旅游股份制公司的成立,还可以与大型种植、药业、超市及上市公司合作,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成立合资集团或者金融机构。除此之外,还可以推动销售方式的转变,构建国际电子贸易平台,成立与林业相关的贸易公司,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优势拓宽苗木、盆栽及农产品的发展渠道,另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优势,引进国内外优质绿化苗木,进而满足国有林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国有林场在营林生产、销售经营等环节应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经营管理的水平和工作效率。

5 结语

总而言之,发展国有林场是一件牵涉面广、政策性强且非常复杂的工程,但是改革的道路必然充满复杂性和艰难性。笔者认为,只有不断推进国有林场的改革和发展,才能够为其未来的发展寻找新的出路。也只有不断推进国有林场的企业化改革,才能够实现机制灵活、生态良好、产业发达的新型企业化林场,才能够实现国有林场在生态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及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徐永民.扎兰屯市成吉思汗国有林场现状调查及存在问题分析[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5(1):25~28.

[2]褚利明.关于国有林场改革有关问题的思考[J].林业经济,2012(6):7~11.

[3]崔海兴.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国有林场功能及改革发展策略分析[J].林业经济,2015(3):41~45.

[4]赵晓迪,周海川,赵 荣.江西省国有林场改革进展及对策[J].林业经济,2015(3):46~52.

[5]王春风,张辰利,张锁成,等.国有林场发展趋势与改革的必要性分析[J].河北林业科技,2015(1):53~56.

猜你喜欢

肇庆市林场林业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星科学校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幸福街道中心小学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南丰镇中心小学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第二小学
The Last Lumberjacks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林场起火了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