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久治不愈的“中耳炎”,竟是鼻咽癌

2015-09-10王颖

家庭医药 2015年8期
关键词:咸鱼鼻塞中耳炎

王颖

近日,重庆首个鼻咽癌患者联谊会在该市肿瘤医院成立。专家提醒,由于鼻咽癌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被误诊为淋巴结核、慢性鼻炎、鼻窦炎或中耳炎而错过最佳诊疗时机,需要警惕。

家住重庆长寿区的邹先生,今年50岁,最近半年发现自己右边耳朵听力下降,有时候耳朵里还会出现嗡嗡声,他以为是感冒引起的中耳炎造成的,并没有太在意,而是自己到药店买了些药服用,起初还有点效,可是没过多久他发觉左边耳朵的听力也开始下降,并且出现血性鼻涕,尤其是早晨起床后血涕更为明显,这才去就医。经过检查,被告知得了鼻咽癌。邹先生感到非常惊讶:明明是中耳炎的症状啊,怎么会得了鼻咽癌呢?

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好发于40~50岁的中年人, 男女比例约为2.4~2.8:1,不过现在越来越呈现出年轻化趋势。由于鼻咽部位隐蔽,与耳、鼻、咽、眼、颅底等组织器官紧密相邻,极易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因此鼻咽癌发病时往往会有很多“忽悠”症状,如导致患者出现颈部或耳后淋巴结肿大、鼻子出血或视物模糊,以及复视、听力下降等症状后,多数患者容易被误诊为淋巴结核、慢性鼻炎、鼻窦炎或中耳炎等,没有意识进行肿瘤排查。

爱吃咸鱼需当心

对于鼻咽癌的发生原因,一般认为除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EB病毒感染有关外,还与不良生活习惯密切有关。食用咸鱼已经被证实是鼻咽癌的危险因素之一,主要是因为咸鱼中含有较多的亚硝胺化合物,且与食咸鱼的年龄、食用的时间长短及烹调方法也有关。

有研究表明,成人每天食用咸鱼者与没有或很少食用者比较,前者发生鼻咽癌的相对危险度为后者的1.8~7.5倍,而在断奶期或幼儿期每天或每周都吃咸鱼者与从未/少有使用者相比,发生鼻咽癌的相对危险度可高达37.7倍;吸烟人群患鼻咽癌的风险约为不吸烟人群的2~6倍。

另外值得警惕的是,鼻咽癌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21.6%的鼻咽癌患者有恶性肿瘤家族史,其中12.3%有鼻咽癌家族史。鼻咽癌患者直系亲属的发病率是对照人群的4~10倍。因此,如果家族中有鼻咽癌患者,那么所有的家属都必须重视,尤其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最好每年做1次鼻腔镜检查,一旦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如果发现颈部出现肿块、涕血、耳鸣、面麻、头痛、鼻塞、视物模糊等症状,且对症治疗后没有明显效果,或症状反反复复,都需要警惕鼻咽癌的可能性。

警惕鼻咽癌的“蛛丝马迹”

◎颈淋巴结肿大:这是鼻咽癌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往往无意中在颈部摸到肿块,或照镜子时发现两侧颈部不对称。肿块常较硬,触之无疼痛,影响活动。这种肿块其实是转移的淋巴结,常被误诊为炎症,经消炎治疗无缩小,甚至持续迅速增大的颈部肿块。

◎回缩性血涕:表现为鼻涕中带血,或回吸后咳出血痰。这些症状常发生在早晨起床回吸后咳出血痰,量不多时经常被疏忽,误认为是鼻炎、鼻窦炎或者肺部疾病。

◎鼻塞:大多表现为单侧鼻塞。当鼻咽部肿瘤增大时,可能出现双侧鼻塞。耳鸣、耳闷塞感及听力下降也是鼻咽癌的早期信号,该症状是由于鼻咽部新生物堵塞患侧咽鼓管咽口所致,不过常被误诊为中耳炎或是其他疾病。

◎耳鸣或听力减退:即耳朵嗡嗡叫,或耳聋,听力较以前差。

◎头痛:一般为单侧性,呈间歇性或持续性,进行性加重。

◎面部麻木:为肿瘤侵犯三叉神经所致,可以引起感觉减退、痛觉过敏或者痛觉缺失。

◎复视:看东西时不清楚,有重影。

◎伸舌偏斜:舌头伸出时偏向一侧,为支配的舌下神经受侵犯。

◎张口困难。

◎突眼:眼球突出,可能为肿瘤侵犯眼球后面所致。

如果出现以上任一种症状,都建议及时到医院行相关检查,以排除患鼻咽癌的可能。

确诊鼻咽癌后不应害怕,更不应放弃治疗。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疗法,它以外照射为主,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为辅,鼻咽癌的放射治疗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早期鼻咽癌经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80%~90%。即使是晚期鼻咽癌患者,只要经过积极的治疗,仍有可能获得5年以上的生存率。

猜你喜欢

咸鱼鼻塞中耳炎
鼻塞不通食辛夷花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对症灸治,中耳炎不再犯
测测你是小仙女还是小咸鱼
冻咸鱼之梦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鼻内窥镜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作用
婴儿中耳炎与喂奶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