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辽宁舰到弹道导弹

2015-09-09张艺翔

齐鲁周刊 2015年35期
关键词:阅兵式方队航母

张艺翔

几乎每一次大阅兵,都会为国人带来惊喜,从侧面反映出这些年我国军力的发展史。阅兵不仅仅能够展现当代军人的风貌,也是一个国家新式武器装备亮相的绝好机会。梳理这些年中国军力的发展情况,一个崛起中的大国正在走向世界。

新装备:中国式尖端科技

阅兵是一个国家军队装备和士气的充分展示。

1949年10月1日,出现在开国大典阅兵式上的装备来自十几个国家,多是别国淘汰的旧品。当时通过天安门广场的“功臣号”坦克就是1945年缴获的日式坦克。

不只是陆军,在历次阅兵式上亮相的其他军种的装备,也逐渐更新换代。开国大典时,海军尚未成为一个独立军种。因此海军仅象征性地组建了1个方队,海军受阅装备是零。

1984年,海军导弹方队首次受阅;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海军的导弹方队扩展到3个,分别是舰空导弹、反舰导弹和岸舰导弹方队。

本次阅兵式上,27个装备方队,按照作战体系要求编组,包括地面突击、防空反导、海上攻击、战略打击、信息支援、后装保障等模块,由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武警部队和四总部直属部队联合编成,展示的武器装备均为国产主战装备,84%是首次亮相。

这次阅兵是第二炮兵在历次阅兵中展示型号最多、枚数最多的一次,表明二炮全时全域慑战、精确实施打击、连续火力突击等核心军事能力正在不断提升。

常规导弹方面,受检阅的包括东风15B、东风16、东风21D、长剑10A巡航导弹。核常兼备导弹——东风26,是我军核常通用、全域慑战的新型“杀手锏”武器。东风31A固体洲际弹道导弹,火力射程远、机动能力强、信息化程度高,能够有效遂行核威慑与核反击作战任务。战略打击模块的“压轴”方队,是东风5B分导式多弹头洲际战略核导弹。

空中梯队共有18型近200架飞机参阅,规模和机型数量创历史之最。一些老旧机型没有了,增加了不少引人瞩目的新装备,新一代预警机、轰炸机、歼击机、舰载机、直升机等多型飞机均为列装后首次参阅。

只有伟大的文明才能保有一支远洋舰队

“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这是毛泽东在195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庄严宣布。

随后的1964年,在经历了不知多少人为之付出了很大代价的艰苦卓绝的研制之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从那一天起,中华民族拥有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核盾牌”,次年,第二炮兵番号被正式确立。

此后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第二炮兵已成为核常兼备、固液并存、射程衔接、战斗部种类配套的武器装备体系,装备各种型号的核导弹和常规导弹的现代化部队。

习近平主席曾指出:“第二炮兵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我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从长远来看,中国在未来需要足够强大的远洋舰队来拓展西太平洋的防御纵深,以保证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海上贸易的安全。通过以往的历史经验教训来看,中国吃尽了“没有航母的苦”。

2012年9月,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在青岛基地正式交付海军。这也标志着中华民族自民国以来的“航母梦”终于实现。此前由于受到技术制约,“辽宁号”自重建之后就面临着航舰搭载飞机的问题。

由于不愿受制于人,海军最终决定在苏27基础上自行研制一款舰载机,2009年8月,由沈阳飞机工业公司从事研发的歼15单座原型机首飞成功。后又经过几次关键节点的试飞成功,歼15终于成型,并且“在亚洲范围内优势尤为明显”。

“辽宁舰”交付使用两个月后,便完成了起降测试。截止到2013年底,歼15已经启动了批量生产。在经历过此前困难重重的“航母梦”之后,中国航母事业终于步入了“快车道”。

在本次阅兵中,尽管“辽宁号”不会出现在阅兵场之上,但是该舰首任舰长李晓岩少将作为两栖突击车方队的队长出现在阅兵式上。不久前,第一艘纯中国血统的航母也已经确认在大连开工,刘华清将军的“航母梦”将一以贯之的延续下去。

逐渐常态化的护航行动,使海军承担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责任,得以和其他国家的海上力量共同行动,甚至扮演指导者的角色,从而印证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的国际定位。

2012年,美国海军上校卡尔·奥蒂斯·舒斯特评价中国海军的进步时说:“几乎每个国家都有一支陆军,但只有那些伟大的文明才能保有一支远洋舰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已不再仅仅是一支第三世界军队。”波士顿学院政治学中国问题专家罗斯在谈到解放军的战斗力时这样说道。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进入上世纪50年代,我军的武器装备逐渐从“万国造”更换为苏制武器,这不仅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也使得后勤保障更为便捷。

1951年9月,中国开始从苏联进口步兵师战车装备,在随后的几年里,中国源源不断的进口了来自于苏联战车装备,这其中既有T34-85中型坦克,也有IS-2重型坦克以及SU-76自行火炮,自此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们都是国庆阅兵的“主力”。

依靠着苏式武器和战略学说为中心,解放军建立起相对比较完善的国防体系。然而在1959年中苏交恶时期,中国逐渐失去了新武器和国防科技的稳定来源。

自此中国开始在苏制武器的基础上自行研制武器,1984年阅兵式,邓小平以一种独特的方式阐明了他对于借鉴、合作、国产来发展中国军工产业的态度——乘坐国产红旗C770TJ敞篷汽车检阅部队,此后,中国军工科技始终坚持“自主之上”的态度。

近些年,中国军工自主产业发展迅速,尽管面临各方面的压力,却依然阻挡不住中国武器开始树立在世界军火市场的地位。

即使瞄准的是较为低端的客户群,中制武器的海外评价还是相当可观的。从80年代的J7MG、FP122到现在的FC-1、98式坦克、C系列反舰导弹,中制武器正在一步步向高端市场进军。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的全球第三大武器出口国,在全球武器出口市场份额达到5%。

70多年前,淞沪战场上,70万全中国装备最好的部队面对拥有制空和制海权的30万日军束手无策。今天,中国空军已经能够在第一岛链之外的1000多公里处开展训练,中国一步步拥有了像“全世界仅有五个拥有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战略导弹国家之一”、“三个完成第四代战斗机试飞国家之一”……这样的标签。

在可见的将来,立足周边、保卫海洋利益不受侵犯将是解放军的主要战略重心。与此同时,中国也将进一步发展用于区域外非传统安全行动、低烈度冲突和“军事劝服”的全球活动能力,例如打击海盗、撤侨、人道主义救援和救灾等。不过,要培养出真正的区域外作战能力,解放军还应在卫星导航、C4ISR、反潜战、远程空中力量、作战敏捷度以及海外基地方面作进一步努力。

猜你喜欢

阅兵式方队航母
国庆70周年阅兵式空中梯队解读
航母召唤,舰载机返航
共和国阅兵中的女兵方队
盛世庆典谱写壮丽华章
——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国成立70周年阅兵精彩回顾(二)
2009 国庆60周年阅兵
航母爱出糗
我爱航母
在航母上起飞
一场关于Couple们的时髦阅兵式
胜利日大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