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好家风”的渊源与崇高
2015-09-09张志初
张志初
在探究并弘扬“湖湘好家风”时,我们不妨从“风”切入,向“骨”与“情”递进,去探寻这一现象的渊源与崇高。
“风”,指风气、作风。而“湖湘好家风”,正是一种弥足珍贵的崇高风范。
湘籍老一辈革命家的好家风是有口皆碑的。新中国刚成立,毛岸英给表舅写的一封3000多字的长信中,就一亲属“希望在长沙有厅长方面位置”一事,表示“我非常替他惭愧”,“新的时代,这种思想已是极端落后”。他还说:“至于父亲,他是这种做法最坚决的反对者。”
钟伟将军严于律己,坚持党性原则。生活在老家平江县农村的长子钟赉良曾希望父亲帮助他“谋个好工作”,将军断然以“不要给政府添麻烦”拒绝。钟赉良一家7口有6个是农民,只有一人凭考试当上教师。
“骨”,主要指内在品质,也就是风骨。
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论述风骨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力”:风能动在其有力,故称风力;力生于骨,有骨才有力。从湖南日报最近报道的一系列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故事中,我们可以触摸到他们信仰至上、公而忘私、刚直挺拔的风骨。老一辈革命家的风骨,正如陶铸在《松树的风格》中描述青松时所写“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植根于泥土,顶风冒雪,依然挺拔、刚直、纯洁而豪迈。
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家风来自哪里?追根溯源,主要来自一个“情”字。
源于心忧天下的救国情。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从小就受“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理念的熏陶,始终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紧紧联系在一起,历经劫难而奋斗不息,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坚。他们从“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离家誓言,到“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征程,实现了人生的跨越和情感的升华。
源于痴心为党的革命情。1927年5月,年仅23岁的共青团湖南省委书记田波扬和他怀有身孕的22岁的妻子陈昌甫不幸被捕。敌人将陈昌甫左手5个指头钉上竹签,想让她用右手代替田波扬在自悔书上签字,陈昌甫在纸上毅然写下:“我宁可替丈夫死,但决不代替他叛党,共产党员是杀不绝的!”夫妻二人大义凛然,慷慨赴死。
源于竭诚为民的公仆情。毛泽东强调:“我们这个队伍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刘少奇握着掏粪工人时传祥的手说:“我做国家主席,你做掏粪工人,只是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都是人民的勤务员。”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胡耀邦书写过一副对联自勉:“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正因为心中满满地装着人民,老一辈革命家勇于为了人民利益奉献自己的一切。
正是这样的风、骨、情,融铸成了“湖湘好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