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代羁旅诗研究
2015-09-09叶苏贤
叶苏贤
内容摘要:羁旅诗在苏教版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较大比重,对中小学生的教育意义不明而喻。本文从抒情内容、艺术特色、现实意义三个方面谈一谈对羁旅诗的一点感想,展现羁旅诗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关键词:古代羁旅诗 苏教版 中小学语文
羁旅诗又称为记行诗、行旅诗,是指诗人因各种原因远离家国,用诗歌的形式描写漂泊生活、抒发客居异乡的各种感慨的一类诗歌。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古代诗人创作了大量羁旅诗,在苏教版中小学教材中约有十首这类诗歌。①虽然它们的作者、生成背景与情感内涵等方面不可同日而语,但依然可以看出同属于羁旅诗的别样风情。本文从抒情内容、艺术特色、现实意义三个方面来简要分析这一问题。
一.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羁旅诗的具体内容
人生变幻无定,福祸莫测,谁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于是羁旅漂泊也成为了人生的一种常态,我们欣赏那种“慢慢走,欣赏啊”的从容心态。古代由于通信不便,游子在漂泊的路上无以为寄,便以沿途的山水风物为寄托抒发性灵。他们的步伐丈量过千山万水,心也跟着阅尽了人世沧桑。也因此,羁旅诗凝聚了诗人们较为真实的情感变化,彰显了他们鲜活的生命热情,体现了诗人们丰富的人生智慧。细细品味这十首羁旅诗,我们发现它们的抒情内容有以下几种:
1.客居他乡,漂泊天涯的艰难
离家在外往往多有不便,张继的《枫桥夜泊》(三年级上册),就充分反映了羁旅漂泊的艰难与苦涩。“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夜深了,气温骤降带来属于夜的清寒,空荡的客船上诗人辗转反侧,裹紧身上的单衣,望着江上零星的渔火,耳际是不远处寒山寺里传来的邈远的钟声……这使得张继的苦楚,更添一笔孤寒。再如杜甫的《登高》(高中必修三)“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更是直接道尽羁旅之苦,使人消瘦潦倒。因此,羁旅之苦,苦在风餐露宿,苦在寂寞空虚,苦在无处安定,不知归处何在。
2.渴望山河无缺,向往安定生活
人类归根到底是一种群居性动物,而漂泊在外的游子恰如离群的孤雁,始终存着重回集体的渴望。因此,饱受羁旅之苦的游子们对于安定生活的向往也就自然而然了。但同时,他们更希望自己对理想与抱负的不懈追求终有一天能实现,哪怕衣带渐宽也终不后悔,甘愿“为伊消得人憔悴”。无论是夏完淳还是文天祥,对于收拾旧山河,为国家誓死效忠的赤子之心始终不变。诗句“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是对理想信念执着追求的箴言。
3.思念亲友,眷恋故乡的温情
人在旅途,前路漫漫,不知方向地漂泊,给人一种虚空、寂寥之感。当风餐露宿、孤舟独眠时,更容易想起家中的粗茶淡饭,亲友的笑语和关爱;当仕途受挫、行走艰难时,更加希望有亲友在身后给予坚强的支持。诗句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七年级上册):“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杜甫《登岳阳楼》(七年级下册)“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夏完淳《别云间》(八年级上册):“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李白曾道:“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可见故乡、亲友,总是令游子们魂牵梦萦。
4.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
羁旅诗中此类悲愤之作有不少。例如文天祥《过零丁洋》(八年级上册):“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面对的就是家国覆灭、无力回天的苍凉以及对统治者用人不当的埋怨愤恨;杜甫的《登高》抒发的则是客居它乡、漂泊无依、无奈命运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杜牧的《泊秦淮》(八年级上册):“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发出的是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担忧以及对统治者不思进取、醉生梦死的不满。然而,最令诗人们悲痛的莫过于英雄末路,美人迟暮。抗清英雄夏完淳在《别云间》中这句“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的血泪质问,使少年人的沉痛悲叹更加震撼人心。可见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一直是历代诗人心头滚烫的一碗热血,掺杂了他们内心最深刻的执念与最动人的吟唱。
二.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羁旅诗的艺术特色
纵观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羁旅诗的一大特色,便是羁旅途中诗人所见所闻的任何一种景物,都有可能触发他的羁旅之思。诗人们十分善于将眼中景与心中情结合起来。正因如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征更容易地窥见并体味游子们的心绪。这十首羁旅诗常用的表现手法有以下几种:
1.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在羁旅诗中,有以下几种表现手法:
A.抒情为主,虚实结合
在古代羁旅诗中,哪怕是一枝一叶也总关情,诗人在诗歌中以抒发自己的情感为主,善于将眼中景与心中情有机结合,虚虚实实,加以联想想象,字字珠玑,催人断肠。例如夏完淳《别云间》“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一句,写自己甘愿为国捐躯,至死不悔,哪怕自己死后也想要看到祖国山河的收复, 希望回归美丽的家乡,拳拳家国之情跃然于纸。让人不禁想起了陆游《示儿》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同样是收复失地、保卫家园的爱国名句,至今读来荡气回肠,深入人心。
B.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这是古诗间接抒情中惯用的手法,往往为主观意志情感服务,即王国维先生所说的“有我之境”。②例如柳永《雨霖铃》(高中必修四)“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一句,借寒蝉凄凄哀哀的鸣叫、渲染离别时惨淡凄凉的氛围;又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借凄凉的猿啼、秋天肆虐的大风营造属于秋天的萧条肃杀,抒发心中的凄怆悲凉。还有一种独特的手法便是以乐写哀。典型的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最初以为是写旅途中壮丽开阔的风景,尤其是海日冲破残夜的阻力喷薄而出,春天最终摆脱旧年的束缚将希望带给人间这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图景,其实,只不过是想衬托自己苦苦思归的郁闷心情罢了。
C.白描、对比与反衬手法
白描的运用见于“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诗句。诗人对景物不加雕琢的描写,更添一番旅行途中朴素自然的真实感。对比手法则见于杜甫的《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就极力渲染了洞庭湖的雄壮开阔,从而反衬出个人的渺小,微不足道。人类的生命像是蜉蝣一般短暂,与天地永恒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诗人因而发出对生命与功名的慨叹。诗歌情感张弛有度,含蓄与直白相结合,更容易让我们体味诗人作诗时的情绪变化。
D.意象丰富独特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某些景物在羁旅诗中经常出现,是引导中小学生学习古代羁旅诗的重要参照。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八年级上册),运用枯藤、老树、古道、瘦马、夕阳这一系列意象的渲染叠加,营造出一幅羁旅客断肠天涯的凄凉图景,抒发深切的思乡之情,此情此景让人顿生共鸣,令人感伤。除此之外,还有月、水、鸿雁、落木、孤舟等,也是古代羁旅诗中常见的意象。
2.修辞手法
A.对偶与夸张
关于对偶,杜甫《登高》的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尤为精妙。句中“风”对“渚”,“天”对“沙”,“猿啸”对“鸟飞”,名词、动词、形容词对仗工整又贴切自然,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传神,达到了很高的审美境界。③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因此,沈德潜先生在《唐诗别裁》中就有“八句皆对,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的赞语。说起夸张的手法,当推杜甫的《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用夸张的手法写洞庭湖将吴楚分隔在东南两城,日月星辰、天地昼夜都浮于其上,极力渲染洞庭湖的浩大开阔,气势磅礴。
B.设问与叠字
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就是典型的设问句。鸿雁尚且可以归去,可怜自己何时能与家人团聚?这是在问自己,也是在问命运的安排,颇有无奈心酸之感。如此便将诗人乘舟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朱东润先生评价李清照的《声声慢》(高中必修四)“创造性地用上大量确切而生动的叠字,以加强感情的渲染,毫无斧凿之痕。”④这十四个字精炼概括,细腻地展示了经历过国破家亡夫死,长期的流亡生活后词人曲折的心理活动,生动地展现了复杂哀怨的内心世界。
3.语言与诗歌形式
A.语言:简洁自然,流畅婉转
这类诗歌的语言特征总体来说多简洁自然,流畅婉转。李白有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可用来说明羁旅诗不假雕饰、率真朴素的风格。这十首羁旅诗的共性是多用口语,注意炼字,读来平白如话却又自然生动,韵味无穷。前文所提到的诗作大多如此。这些诗句经过诗人们的千锤百炼,已经了达到质朴流畅、圆润婉转、意韵无穷的境界,足见匠心独到却丝毫没有斧凿之感的作诗功力,彰显了诗歌的自然之美。
B.形式:古体近体,平仄和谐
提起古代羁旅诗的诗歌形式,则古体近体皆有,平仄和谐。苏教版选取的这十首诗在形式上有古诗近体,也有七绝、五律、七律。诗歌注重音乐性,十分讲究平仄,押韵严格。例如五言律诗《次北固山下》,就属于仄起首句不入韵的格律。诗歌对仗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则,无论是平仄还是粘对,都循规蹈矩,严谨考究。吴小如先生在《唐宋词鉴赏辞典》中评价李清照的《声声慢》 “原来的《声声慢》的曲调,韵脚押平声字,调子相应地也比较徐缓。而这首词却改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这就变舒缓为急促,变哀婉为凄厉。”再如《雨铃霖》,龙榆生先生这样评价道:“一百三字,前后片各五仄韵,例用入声部韵。前片第二、五句是上一、下三,第八句是上一下四句式,第一字宜用去声。”⑤
三.研究中小学教材中古代羁旅诗的现代意义
1.现实意义
余光中的一首《乡愁》表现了诗人思想最执著的主导情感——家国意识。可见无论古今,乡愁总是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而当今社会通讯虽然越来越便利,人情却不如以前那般浓厚,不少青年将眼光一味地投向海外,却忘记了什么叫做春晖寸草,什么是莼羹鲈脍。羁旅诗中强烈的爱国思想意识和人伦情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人“记得住乡愁”。
2.教育意义
A.培养知识能力
苏教版所选取的这几首羁旅诗,有助于学生学会用简洁自然的语言来表达情感,做到干净利落,言简意赅。这就锻炼学生注意诗歌的炼字、炼句,物象描写中的动与静,声与寂,情与理等方面的相互映衬、烘托,修辞色彩等的能力,为学生学习诗歌,赏析诗歌打下良好的基础。
B.培养情感能力
客居他乡、漂泊天涯的艰难;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思念亲友、眷恋故乡的温情;渴望安定、追求理想的执着……当今处于温室的中小学生对羁旅诗中这些复杂的情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通过系统的归纳式分析,能使学生得到更好的理解。并且有些羁旅诗中哪怕是羁旅天涯也始终不变的爱国之心,在大力宣传爱国教育的今天,彰显出它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C.学习表现技巧
表现技巧一直是学习古诗中的重难点,古代羁旅诗因为有羁旅途中,情即所见的写作特点,而别具特色。因此,掌握了这些表达技巧,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学会自主学习,这对于分析类似诗歌如送别诗、贬谪诗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这些古代羁旅诗,如珍珠般散发着动人的光泽,闪烁着别样的诗歌风情。这些诗歌所蕴含的可贵的家国之思以及人伦情怀在当今社会仍然值得我们去深思,挖掘其中的闪光之处。
参考文献
①文中所选的所有羁旅诗均来自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出版。它们分别是三年级上册的《枫桥夜泊》,七年级上册的《次北固山下》,七年级下册的《登岳阳楼》,八年级上册的《泊秦淮》、《过零丁洋》、《别云间》,八年级下册的《天净沙》以及高中必修三的《登高》,必修四的《雨霖铃》、《声声慢》。
②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先生认为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原文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③傅德岷、卢晋:《唐诗宋词鉴赏辞典》,湖北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7页。
④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54页。
⑤龙榆生:《唐宋词格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38页。
(作者单位: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