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次结果技术在日光温室延迟栽培红地球葡萄上的应用试验

2015-09-09汪永洋许尔文魏治国罗龙发武应鹏

河北林业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绿枝张掖市果枝

汪永洋,许尔文,魏治国,温 源,罗龙发,武应鹏

(张掖市林业科学技术推广站,甘肃 张掖 734000)

甘肃省张掖市葡萄设施延迟栽培发展速度较快,生产元旦至春节成熟上市的鲜食葡萄,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广阔。但生产中部分农户,由于休眠期温度调控不到位,造成日光温室内温度过早上升,葡萄萌芽期提前,不能达到延后成熟上市的目的。为了调节市场供应期,山东、河北、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葡萄产地,在露地鲜食葡萄生产上已开始应用一年二次结果技术[1]。在负载量一致的情况下,二次果的主要品质性状优于或接近于一次果[2-3]。广西灵川县示范推广露地葡萄二次结果技术,每公顷葡萄增产4.5t,新增效益3万多元[3]。葡萄二次果采收期正值一次果“落市”和旅游高峰期,其价格高于一次果,因此该项产期调节技术被广泛应用,但有关日光温室葡萄利用促冬芽二次结果技术鲜有报道。为此,2011~2012年我们通过对日光温室延迟栽培红地球葡萄采取多次重度摘心、绿枝嫁接等措施,促发冬芽形成二次果,以探索甘肃省张掖市荒漠地区日光温室葡萄产期调控技术,延迟葡萄成熟期。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甘肃省张掖市荒漠区设施葡萄园,海拔1500m,当地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年平均气温7.7℃,极端最低气温-29.1℃,极端最高气温45.0℃,≥10℃年活动积温3051℃,平均年降水量117.7mm,平均年日照时数3054h,无霜期165~179d,年平均风速为3.1m/s,最大冻土层深度123cm。日光温室为无立柱砖混结构,内径长70m、宽9m,中脊高3.8m,面积630m2。

试验葡萄品种为红地球,2009年定植1a生嫁接苗,砧木为贝达,试验地为非耕地,定植前开沟,沟长7.5m、宽0.8m、深约0.8m,施入腐熟农家肥3000kg、复合肥50kg。南北行向,定植行株距1.8m×0.8m,每行栽10株。架式为单壁篱架,采用有干双臂水平形整枝,中、短梢混合修剪。灌溉方式采用滴灌。5月中旬葡萄萌芽后揭开草帘见光升温,5月下旬除去棚膜进行露地栽培,9月中旬覆盖棚膜并加盖草帘升温。一次果主要管理技术:每年萌芽期(当地5月中旬)、开花期前(当地6月中旬)、幼果膨大期(当地7月上旬)各追施1次尿素,每次每株追肥量15g;7月下旬至9月中旬以追施磷、钾肥为主,间隔20d施用1次,每次每株追肥量30g,浅沟施入。及时松土除草,每次施肥后灌水。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5个处理,其中,多次重度摘心4个处理,绿枝嫁接1个处理。6月上旬当营养枝主梢长至50cm时留5片叶摘心,其最顶端1个一次夏芽副梢留3片叶反复摘心,其他夏芽副梢留1片叶反复摘心,以促进主梢尽快木质化且冬芽不萌发;6月26日在营养枝主梢初步木质化后,分别保留主梢基部3、4、5个冬芽进行摘心[4-5],以此时不摘心为对照。绿枝嫁接:6月26日选取主蔓上基部粗度达到0.7cm的营养枝,剪留长度为3~4cm,贴主蔓进行绿枝嫁接,接穗留单芽,嫁接口和接穗用塑料薄膜包扎。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单行为1个小区,重复5次,每处理共50株树。

1.3 数据调查与测定方法

7月10日调查不同处理萌芽率,7月26日调查二次果成枝率、果枝率,11月中旬调查一次果产量和品质,翌年1月中旬调查二次果产量和品质。果粒生长情况调查为每个小区处理随机抽取5个果穗(各处理最后定粒60个),每穗取5个果粒,测定其纵、横径,果实采收期测果粒单重;在果实采收期,每个小区处理随机抽取5个果穗,每穗取5个果粒,测定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果枝率(%)=结果枝数/成枝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成枝和成花结果的影响

红地球葡萄主梢摘心10d以后(7月上旬),剪口下冬芽全部萌发。由表1可以看出,成枝率、果枝率从留3个芽到留5个芽逐渐增高,这表明红地球葡萄结果母枝上结果枝50%以上分布在第3~5芽位上,且随着节位的增高,果枝率明显提高。因此,红地球葡萄主梢重度摘心宜在第5芽以上。6月下旬葡萄嫩枝嫁接,接后7~9d芽萌发,平均嫁接成活率69%,成枝率、果枝率都很高,嫁接成活的新梢86.7%形成了花序(表1)。

2.2 不同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不同处理单株产量情况见表2。各处理二次果单株产量均高于对照,留5个冬芽摘心的平均单株产量最高,为4.21kg;其次为留4个冬芽摘心和绿枝嫁接处理,分别为3.04、3.03kg;不摘心(对照)的最低,为0.75kg。各处理每公顷二次果平均产量由高到低是:留5个冬芽摘心为23091kg、留4个冬芽摘心为16687.5kg、绿枝嫁接为16586.3kg、留3个冬芽摘心为11871kg,分别是对照的564.9%、408.3%、405.8%、290.4%。每公顷一次果的平均产量为15450kg。

表1 各处理红地球葡萄的萌芽率、成枝率和果枝率

2.3 不同处理对物候期和品质的影响

由表3看出:红地球葡萄采取不同方法摘心,其剪口下冬芽在7月3~5日萌发,比一次果的萌芽期延迟59~61d,开花期推迟了41~45d,成熟期比一次果延迟58d以上。各处理二次果的果穗和果粒均大于对照,但均比一次果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对照低0.38个百分点至0.85个百分点,且比一次果低0.69个百分点至1.16个百分点。

3 小结与讨论

供试品种红地球一般不易形成二次花,重度摘心和嫩枝嫁接促花效果明显,并可大幅延迟红地球葡萄成熟期。在主梢第5冬芽以上重度摘心可大幅度增产。综合分析认为,嫩枝嫁接促花方式,对嫁接技术要求较高,且人工投入量明显加大,因此,人工促二次花延迟红地球葡萄成熟上市,最经济的方法为主梢第5冬芽以上重度摘心。本试验中二次果粒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小于一次果,生产上应加强二次果管理。该项技术值得在日光温室葡萄延迟栽培上推广应用。

表2 各处理红地球葡萄的产量情况

表3 不同处理红地球葡萄物候期及果实品质

[1]修德仁,高扬.巨峰冬芽一次副梢粗度与二次果重的相关性[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0,(5):45.

[2]房经贵,张虎军,章镇.不同处理对巨峰葡萄一、二次果品质的影响[J].江苏林业科技,2000,(1):38.

[3]李丁凤,刘建玉,冯江心,等.利用葡萄结果枝副梢实行二次结果试验[J].中国南方果树,2011,(3):79.

[4]晁无疾,张伟,姚林启.不同修剪方式对红地球葡萄成花效应的影响[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9,(1):31-33.

[5]苗卫东,王同福.红地球葡萄修剪粗度和留芽量与花穗数关系的研究[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2):36-37.

猜你喜欢

绿枝张掖市果枝
密植条件下陆地棉不同果枝铃重、衣分及纤维品质差异研究
南疆矮化密植骏枣建园前期空间结构及产量分布初探
海岛棉不同果枝类型杂交F2代产量品质性状分布规律
张掖市第四中学
张掖市举办特色林果技术骨干培训班
夏日
张掖市甜菜高产高糖栽培技术
开拓进取,服务项目建设——张掖市工程咨询中心发展纪实
库源比影响纽荷尔脐橙叶片光合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