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模具专业课教师运用SMART原则在企业顶岗锻炼的实践与心得

2015-09-09李坤淑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山东莱芜27110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5年9期

李坤淑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莱芜 271100

高职模具专业课教师运用SMART原则在企业顶岗锻炼的实践与心得

李坤淑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山东莱芜271100

本文通过考察部分高职院校顶岗锻炼的情况与效果发现了专业课教师顶岗锻炼环节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自己的所从事的高职模具专业为例,运用SMART原则拟定了使用的顶岗锻炼实施目标,可行的顶岗锻炼实施计划,展示了自己4个月的顶岗锻炼的实践收获与心得,有力地证明了SMART原则可解决专业课教师顶岗锻炼环节的几个主要问题。关键词:高职模具专业;企业顶岗锻炼实践;SMART原则;实践方案与心得

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我院在落实国发[2005]35号文件和2006年教高(2006)16号文件中的“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出台了《教师顶岗锻炼试行办法》,2012年又依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顶岗实习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又出台了《教师顶岗锻炼办法》,明确要求学院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师到与专业对口或相近的企业进行顶岗锻炼。自然,专业课教师既要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又要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胜任教学和生产实践双重职责提到了日程。

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已经成了制约高职人才培养的主要方面。师资队伍建设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的瓶颈。

我们调查了部分高职院校顶岗锻炼的情况与效果,结合我们自身顶岗锻炼的实践,专业课教师顶岗锻炼环节主要问题归纳如下。

(1)专业课教师下企业顶岗锻炼积极性不高,应付思想严重。

(2)专业课教师下企业顶岗锻炼的实效性不高。

(3)企业无偿接纳顶岗锻炼教师无奈又担心教师的安全。

(4)企业不愿意拿出精力培训和管理顶岗锻炼的教师。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模具教研室三位专业课教师按学院《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定要求,写出申请经系、院里审批同意后,在某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运用SMART原则完成了4个月的顶岗锻炼实践,收获大、实效性高,体会深。

运用目标管理中的SMART原则指导模具专业课教师企业顶岗锻炼实践,获得了一套可行的实施方案。

1 实践实施方案

1.1运用SMART原则制定了使用的顶岗锻炼实施目标

1.1.1SMART原则

源自目标管理,在外资企业运用的比较普遍,第一,目标必须是具体的或考核要切中的特定的工作指标,不是笼统的;第二,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或是数量化的,验证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第三,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或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的过高或过低;第四,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或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第五,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或注重完成绩效的特定期限。一般在员工的绩效考核目标时都必须符合上述五个原则,缺一不可。

1.1.2模具专业课教师企业顶岗锻炼实施目标

按照SMART原则的5条内容,我们3位模具专业课教师,在某模具制造有限公司顶岗锻炼之前,系领导告知我们写一份详细的实习计划,以便对我们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我们首先到网页上认真研究了该企业的规模、主要产品、生产设备、人员结构等资料,又到该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依据SMART原则内容我们制定了一份明确的实施目标:

学会润滑油棒(如图1所示)塑料模具(如图2所示)的设计与制造,学会润滑油棒固定推进装置里的Cr不锈钢绳盒(如图3所示)的拉伸、冲裁模具(如图4、图5所示)的设计与加工制造,分别做出一副合格的注塑、拉深和冲裁模具;每天网上交作业,最后交上实物大作业。这样的目标内容具体、实施的依据可靠、能在限定的企业顶岗锻炼期限内完成且又能量化考核。

1.2依据SMART原则制定了可行的顶岗锻炼实施计划

在去企业顶岗锻炼前,首先明确锻炼过程中如何一步一步地达到实施目标。为此,我们根据学院要求的顶岗锻炼任务,按照SMART原则要求,与所选择的顶岗企业沟通后制定了详细的、可行的顶岗锻炼实施计划。

1.2.1注塑模具的实施计划(1.5个月)

学会该模具制造有限公司的火车上用的润滑油棒(如图1所示)注塑模具(如图2所示)的设计与加工制造。

(1)第一阶段:能在企业设计师的指导下,熟练设计润滑油棒注塑模具,并使用Pro/e对各部分设计后装配仿真。具体的设计内容:

①会进行注塑模具工艺分析;②能设计浇注系统;③能设计排气及引气系统;④会确定分型面,能对型腔进行布置;⑤会进行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尺寸计算等;⑥会选择推出机构类型,进行脱模力计算,进行推出机构结构设计;⑦会斜导柱侧抽芯机构设计;⑧会选择模架并进行导向机构设计;⑨会设计冷却系统等;⑩会选择注射成型设备。

(2)第二阶段:能在企业施工技术员工的指导下,将设计的尺寸参数具体加工装配出可靠的注塑模具:

①能根据塑料产品润滑油棒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塑料原料;②会使用线切割进行下料和加工侧抽机构里面的滑块;③会编制成型零件加工工艺,且会使用数控铣床进行型腔加工;④能使用电火花进行刻字和商标加工;⑤能使用磨床进行动静模板结合面处的磨削加工;⑥会使用油石进行型腔抛光;⑦会使用钻床加工连接孔及导套、导柱安装孔;⑧会钳工装配模具等。

(3)第三阶段:能试模及修配:

①能在注塑机上安装模具;②能试模且能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1.2.2拉伸、冲裁模具的实施计划(2.5个月)

与注塑模具的实施计划一样,在三个阶段里,学会该模具制造有限公司的火车上用的润滑油棒固定推进装置里的Cr不锈钢绳盒(如图3所示)的拉伸、冲裁模具(如图4、图5所示)的设计与加工制造。

图3 固定推进装置中Cr不锈钢绳盒

图4 润滑油棒装置中的绳索盒拉深模具

图5 润滑油棒装置中的绳索盒冲裁模具

1.3模具专业课教师企业顶岗锻炼实操训练

交上申请的第一时间我们就叮嘱自己:“要学就要学出个样来”。要想在实习岗位上学到实践中的真东西,需自己不断的努力和踏实肯干;顶岗期间我们做到与工人师傅一起上下班,遵守厂家的规章制度,放下教师的架子以一个实习学生的标准去对待实践学习的每一个环节。我们跟着企业给指定的各环节的师傅从设计到加工制造,一步一步地完成了计划中的三个阶段任务,具体的实施流程是:产品模型→模具CAD设计→模具制图(总装配图及总装配的技术要求)→模具零件(包括采购材料、粗加工、热处理、数控系、雕铣、线切割、钻削、磨削、抛光、强化处理等)→模具装配(包括磨安装基面、压入导柱导套、钻螺孔推杆孔、装推杆顶针、装配定模、装配动模、修正等)→试模与调整(包括装模前准备、装模及空运转、试模等)。如此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能设计模具了,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搞懂了,能编写数控加工程序了,能设定数控机床操作中的参数了,能使用普通铣床铣削平面了,能用线切割加工滑块了,能用电火花刻字及产品标识符了,能钻孔、铰孔了,能磨削动静模板结合面了,会选择模架了,能进行钳工装配了……天天的实操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勤能补拙是良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些名言的魅力。也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知识的片面性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死板性,一旦接触到实践,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真正含义。体会到了工作中对理论知识的运用是立体的、综合的,平日授课应该对学生进行横向的、纵向的知识的综合性处理及补充与梳理……最终我们都圆满完成了实施目标计划,做出了合格的模具。

企业顶岗锻炼实践学习是很忙碌的,很辛苦的,很充实的,更是收获的,体会也是很深刻的,从笔者个人这次企业顶岗锻炼的经历,总结了以下三方面的心得体会。

2 实践心得

2.1专业课教师下企业顶岗锻炼深度转变观念很重要

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90%左右是搞理论教学的,重理论轻实践,通过近年来的各种方式的学习和国培、省培培训计划学习,教师的观念意识实现了否定实践—肯定实践—积极认同的转变,教师参加企业顶岗锻炼,加强了与企业间的沟通,拉近了与企业之间联系的距离,为校企合作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很多教师依然观念转变幅度小,究其原因:教师不很愿意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尤其不愿意与工人师傅一同做一同学,总认为自己是大学毕业的,比工厂里的师傅层次高。且很多教师却抱怨“企业不欢迎教师”,是打着去企业学习的幌子却不把自己作为一名学生虚心学习造成的结果,因此,教师从根本上深度转变观念是很重要的,转变的载体需要有一个原则性的东西做杠杆——我们模具专业课教师企业顶岗锻炼使用的是“SMART原则”。该原则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专业课教师下企业顶岗锻炼积极性不高,应付思想严重,实效性不高的”问题。

2.2运用SMART原则制定一份详细的企业顶岗锻炼计划很重要

教师在到企业顶岗锻炼之前,根据自己的专业需要,选择合适的顶岗单位及了解要顶岗单位的情况。依据SMART这个科学的原则,与企业沟通后,针对性的拟定一份可行的、实用的、可考核量化的企业顶岗锻炼计划是非常的重要,这样可具体安排日常工作内容、阶段性工作内容,且能每天网上交相应的高质量的作业。企业顶岗锻炼计划的落实无疑利于教师想尽办法与企业的师傅沟通,脚踏实地地去做、去学,避免了教师天天盲目的学,天天在企业混的现状,这些用心用力、认真、肯吃苦、做学生的学习势头自然会感染企业的师傅,赢得企业师傅的认可。反之,企业的师傅也想跟着教师学点理论知识,解决些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教师的主动性与企业师傅的需求之间的纽带作用自然解决了“企业不愿意拿出精力培训和管理顶岗锻炼的教师”的问题。

这次企业顶岗锻炼实践学习结束后,我们展示了我们的作品——润滑油棒注塑模具、Cr不锈钢绳盒的拉深、冲裁模具,写了总结报告并为其他专业课教师做了演讲。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学院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教学观念的深度转变,学院组织人事部门也进一步修改了“教师企业顶岗锻炼细则及考核办法”。我们根据在企业学到的真枪实炮,开展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实施项目化教学,并对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进行了调整,删减了与应用无关的理论,加强了应用技术,把一些新的知识和企业产品、项目融入到了课程体系中。我院2011级模具班就是在这一改革后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学生,19位学生除一位专升本外,其余都工作在注塑模具、冲压模具、制板模具行业中。目前的月工资都在4 000元左右,看到我们顶岗锻炼实践学习带来的教学改革成果,尤其是看到践行后的这届学生的今天,我们由衷的高兴和自豪

[1] 王珊.SMART原则在教师顶岗实践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3):9-10.

[2] 方振邦.绩效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 刘红委.高职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现状与改进措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0(10):87-89.

[4] 周衍安.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8):68-70.

[5] 周德生.模具专业教师参加实践锻炼方式的研究与实践[J].模具制造,2012(8):87-89.

[6] 郑春贤.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的思考[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8(4):48-50.

Mould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Use SMART Principle in the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Enterprises Practice Exercise

Li Kunshu
Lai Wu Vacation and Technology College, Laiwu, 271100, China

This paper found some problems teachers post exercise links courses 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situation and effect of post exercise some vocational colleges, aiming at these problems from their own in die specialty as an example using SMART principle to the use of post exercise goal, feasible post exercise plan, showing the harvest and experience the practice of their own 4months post exercise, proof that the severalmain problems of SMART principle can solve the professional teacher post exercise link.

Die specialty; Enterprise post exercise practice; SMART principle;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2014-11-16

李坤淑,硕士,副教授。

课题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顶岗锻炼环节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3GG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