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赫鲁晓夫笔下的老赫鲁晓夫

2015-09-09牧惠

领导文萃 2015年15期
关键词:列日涅夫主席团赫鲁晓夫

□牧惠

小赫鲁晓夫笔下的老赫鲁晓夫

□牧惠

好友袁兵同志把前苏共领导人赫鲁晓夫的儿子、已经移居美国的火箭引导系统工程专家谢尔盖·赫鲁晓夫写的一本书翻译过来。这本《小赫鲁晓夫写老赫鲁晓夫》,披露了有关赫鲁晓夫从1964年10月被赶下台到1971年去世前后的某些内幕。

波德戈尔内、勃列日涅夫、谢列平和波里扬斯基秘密串联倒赫鲁晓夫始于1964年春天。他们悄悄组成反对赫鲁晓夫的“统一战线”,当他的面却又在公开场合非常夸张地吹捧赫鲁晓夫。赫鲁晓夫曾在这年春天一次集会上谈到他老了,该让路给青年人了,表示到二十三大退休;这番话却引来同僚们一场“坚决反对”的风波。特别好看的是这年4月17日赫鲁晓夫70岁生日的场面。主席团成员和中央委员会书记等在九点钟前就到达寿星公家里了,不小的起居室里挤满了人,勃列日涅夫不停地吻赫鲁晓夫,然后宣读他们集体签名的把赫鲁晓夫说的好得不能再好的贺词,宣读中一次又一次地鼓掌。勃列日涅夫甚至流出了眼泪,然后又是热烈地拥抱。接着,还有克里姆林宫的正式祝贺和盛大的宴会。也是在这时,在密谋中担惊害怕的他们慌慌张张地设想过种种达到目的的方案:毒药,制造飞机失事,然后——否决了这些极不保险极不可取的做法。也许可以说,要不是有人泄漏了宫廷政变的阴谋,迫使勃列日涅夫匆匆忙忙从东德赶回来下决心行动,他们仍然被赫鲁晓夫这个名字吓得像没头苍蝇似地乱转。一直到最后五分钟才被拉进圈子里的人,头一个问题是“克格勃站在哪一边”。是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利与害。莫洛托夫“反党集团”的前车之鉴使他们完全了解如果不能扳倒赫鲁晓夫的后果将是怎样。

读着这本书,真难想象“公仆”们除了从事这些活动之外,究竟还有多少精力用于考虑国计民生。难怪费德林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谈到,勃列日涅夫在会见外国客人时,竟当着客人的面问他的秘书,该不该念完事前为他准备好答案的整个稿子的所有段落。

“他们不需要历史的真相”,赫鲁晓夫用于批评他的政敌的这句话,对他本人并不例外。可以说,一切政客都会有见不得人的历史或不想让人知道的历史(即江青的所谓“黑材料”)。众所周知,赫鲁晓夫当政的时候销毁掉一批他不喜欢保留下来的材料,包括上世纪30年代大清洗时他参与签字的处决“人民公敌”的文件。可是,历史真相却是不管任何人的需要与否而客观存在着,总有公布于众、真相大白的一天。值得一谈的倒是,由于地位不同,退休金领取者赫鲁晓夫有了知道真相即老百姓的知情权的要求并因此开始有了某种程度的反思:他开始抱怨报纸都是无聊的东西:“谁会相信?”他开始收听外国电台的俄语广播。他这时才有时间读完《日瓦戈医生》,于是明白“这本书的内容没有反苏的东西”,“不应该禁止它”。他开始知道执法者居然收取贿赂而且收到他的警卫头上因而感叹不已:“在这样的世间我们怎么能建设共产主义……”

这本书还有一些发人深思的情节。其中之一是,在赫鲁晓夫被勃列日涅夫等人揪到主席团猛轰的日子里,他回到家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老了,疲倦了……有哪一个人做梦敢对斯大林说,你不再适合我们了,你该退休了!现在一切都不同了,我们能够平等地谈话了。这就是我的贡献……”原以为这是小赫鲁晓夫替他父亲涂脂抹粉而加上这段阿Q式的内心独白,后来的材料证明,赫鲁晓夫确实在会上说过类似的话。这本书引用了谢列斯特文章中的有关材料:在10月的会议上,“赫鲁晓夫是沮丧和孤立的。他无法采取任何行动,但仍然强硬和勇敢地说:‘感谢你们对我的职责说了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我为主席团而高兴,高兴看到它明显的成熟。我高兴地认为,为了发展这种成熟我也做了一点点事情,。”……接着,他用自我批评的方式批评了主席团的其他人“从没有公开地诚实地对我说过我的缺点,总是对我唯唯诺诺,你们支持我的所有建议……”他列举出现在被指控的错误大都是当时他不同意而他们硬让他这样做或他的提议在他本人也认为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却在欢呼声中被无条件地一致通过了。小赫鲁晓夫还在别的地方谈到过类似的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的奉承吹捧和推波助澜地把赫鲁晓夫的错误当作英明伟大的决策而付诸行动的例子。徒有虚名的民主和一人说了算的 “集中”,把所谓集体领导搞得同金口玉牙的圣谕并无差别。因此,如果说赫鲁晓夫的垮台显示出民主的进一步发展,尽管民主的结果是让一位窝囊得卡冈诺维奇拍一声桌子就可以把他吓得昏死过去的勃列日涅夫代替了他,他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了贡献。发现这一点,可说是赫鲁晓夫的一个进步。可惜的是,从事件明显的阴谋性质看,它同真正的民主仍有质的差别。

也许这是民主被称为“痛苦的民主”的原因:学会民主,得交不轻的“学费”。

(摘自《书摘》)

猜你喜欢

列日涅夫主席团赫鲁晓夫
发挥乡镇人大主席团在闭会期间的作用
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第九次会议北京召开
预备会议、主席团会议
赫鲁晓夫访英“恶作剧”
内蒙古音协第七届主席团第四次(扩大)会议在呼召开
“我们都背叛了我们各自的阶级”
指责
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对华和解政策探析
勃列日涅夫时期政治体制倒退及其严重后果
对赫鲁晓夫军事改革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