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游 师法自然
2015-09-08毛荣富
毛荣富
1910年,鲁迅先生在绍兴府中学堂担任学监,组织全校师生赴南京游览,并参观“南洋劝业会”,这在百年之前可谓壮举。有的学生家里缺钱,鲁迅就代为支付,并说“这一课不可少”。
古人是把“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相提并论的。我国最早的游记著作,大概可追溯到西晋咸宁太康年间在汲郡出土的竹书《周王游行记》。《论语》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讲的就是孔子和学生春游的事。《诗经》中也有许多出游的记载,有“泰山岩岩,鲁邦所瞻” “嵩高维岳,骏极于天”等名句。精晓传统文化的鲁迅先生除了带领学生去南京,每年春秋必带师生远足,去禹陵访“窆石”探“禹穴”,瞻仰大禹塑像,还先后去了东湖、兰亭、沈园,足迹遍布绍兴山水。校中同仁称:“豫才(鲁迅)是要寓教于游啊。”鲁迅接着说:“是啊,要让孩子们师法自然……”
在应试教育盛行的当下,讲寓教于游、师法自然,似乎有点不合时宜。但我要说的是,旅游可使学生多方获益,于应试也有利。有的学生就是因为旅游而写出了高考佳作。谓予不信,请看:
《 “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 》被称 “史上最难高考作文题”。我让学生试写,喜爱旅游的小丁却以游西湖的经历出了一篇佳作。他在文中说:到了杭州,要泛舟于湖上,游小瀛洲,登湖心亭,这叫“入乎其内”;还应去登宝石山,爬南、北高峰,这叫“出乎其外”。不入乎其内,不知西湖之妩媚;不出乎其外,难明西湖之大势。“入乎其内”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还要了解西湖的历史人文底蕴,“出乎其外”的另一层意思,就是要跳出来做横向比较。比如说,西湖不及太湖的浩瀚,却又比扬州瘦西湖秀美耐看。有了这样的 “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才算是真正读懂了西湖。
大家称这是一篇深入浅出、举重若轻的“奇文”。看来,旅游的意义,除了获得新知和审美愉悦,还能有思想上的收获。有位女生看完此文后感慨地说,暑期我去了英国游学,自以为游记就能写得高人一筹,其实,应让思想始终伴随旅行。
有一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是《我想握住你的手》,有学生找到我,颇为得意地说:“别人写的都是握住老师、妈妈、同学的手,而我写的是想握住黄山迎客松的‘手。”她两次登临黄山,尤爱屹立于文殊院旧址旁的那株挺拔潇洒的千年古松。她觉得,迎客松是黄山的魂,是大自然的杰出代表,是置身恶劣环境而坚强不屈的强者,是英雄!握住它的手,是要表达对它的敬意和仰慕之情,是要从它身上吸取一种精神力量,是要体现人与自然永远和谐相处的信念。她笑问:“如此写来,得分几何?”我说:“好啊,你胜定了!”她的语文果然获得了高分。
次年的作文题是《必须跨过这道坎》。高考一结束,就收到了小王发给我的邮件,他据回忆把自己的考场作文传给了我。他在文中写道:
攀爬名山,大都要经历一道“坎”,如黄山上风急云重的天门坎,泰山上号称“天门云梯”的“紧十八盘”,庐山上直上陡壁的好汉坡等。这些“坎” 陡峭高峻,或险或奇,对每个攀登者都是严峻的考验。但是,只有跨过天门坎,才能初识黄山面,才能“过此成仙侣”;只有攀越近两千级的“紧十八盘”,才可登临“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南天门……大自然似乎从来不愿意让人们轻而易举就抵达神奇美妙之胜境。而且,“坎”的出现,往往是在你体能将竭、心生倦怠之际,但是你却无法绕行……人生的道路又何尝不是如此?
我看后很是高兴,即刻回复:写得好!后来我问他,这几座名山的知识怎么记得这么牢?他说,这要归功于那本《旅游文集》。这本文集是我班的集体创作。平时我就让学生多写游记,并且每年总要把他们在“生活札记”中写得好的游记编印成《旅游文集》,这便成了我们班语文教学的一道风景。
这些作文都是有所醒悟而作,似信手拈来,却有自然之神韵,已不是那种外溢的主观情感及呼喊叫嚷式的议论,而是做到了知性和情感的融合,他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已与外物融为一体,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成为了富有灵性、能够交融互感的有生命感的物象。
有人曾以学生忙和高考作文不考游记为由,对我的上述做法颇不以为然。其实,我心里明白,缺少植根于生活的感受体验,仅讲方法技巧,作文教学是没有出路的。比起急功近利的做法来,这种“歪打正着”,其实是暗合了写作规律的。
中学语文课本入选了大量古今的游记作品,那些课文无不展示了鲜明个性并融入了深刻的人生感悟,散发着长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千古名句,不是出于鸿篇巨著,而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短文。最可贵的是这种高远的境界、博大沉雄的气魄又和“衔远山,吞长江”的广阔邈远之自然景致和谐统一起来。如此,使我们产生一种遐想,不知是作者赋予自然以高远境界,还是自然之博大唤醒了作者的沉雄气概?
我们即使没有听说过欧阳修其人其事,只要读完《醉翁亭记》,就不难看出他是个圆通练达、明于世故的人,而且研究过禅学并有所省悟。苏东坡的人格境界似乎更为旷达。《赤壁赋》是他遭贬谪时所作,但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他不仅得到慰藉,更感受到“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无比快乐。
柳宗元则念念不忘其仕途的坎坷,他为解愁而到自然中寻找山水之乐,笔下的山水不是清冽冷凛,就是寂寞凄寒。于是《永州八记》中,从“岈然” “洼然” “颓然”这类形容词的使用,到“悄怆幽邃”的竹林的描述,无处不是他人生境遇的写照、内心思绪的显现。
从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我们看到的不是欧阳修的机智世故,不是苏轼的豁达豪迈,也不是柳宗元的严肃孤寂,而是他所特有的冷静理智和坚忍。其文不仅逻辑严密,而且通过他对探险需要勇气、意志并辅之以物质条件的分析和不盲从别人而停止前进的发挥,隐约透示了以后他明知艰难险阻重重,却一心坚持变法改革的个性素质。
古人不是仅把名山大川当作观赏物,还认识到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内心省悟则不留痕迹地寄寓其中。一座小山、一洼石潭,在柳宗元的眼里也是一种生命的存在。苏轼更是感悟到自然之美无处不在,“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前赤壁赋》)。
可是,在应试教育之下,游记教学也只是为学点应试的东西,无法深入其中,体味其妙,总令人有买椟还珠之憾。我在这些课文的教学中,不但让学生接受自然美的熏陶,还引导他们去学习感悟自然、师法自然。我告诉他们,即使不去名山大川,在日常的自然现象中也能得到启悟,从而使我们的思想得以升华。请看以下这篇优美的学生作文。
城里的空气经过雨的冲洗,变得异常清新,连雨中的风景也如油画般美丽了。设若在这样的雨天里,擎一把布伞,选择一条人迹稀少的湿路漫步,将是何等的享受啊!然而,这不过是第一层的发现。若进一步去体味,又会有新的收获。是啊,恰恰是这雨中的环境,让你的心情变得异常沉静。或许这之前,你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常常处于某种烦躁的状态中。然而,当你走进雨界,心瞬间静下来了,这时候你方知道,胸膛里的这颗疲惫的心是多么需要这样的沉静。雨,有时候像是来自天庭的清脆的叩门声,这落珠般的节奏,让你不自觉地想起那些富有诗意的人生往事,或是某篇精美绝伦的诗章。
大自然是位哲学大师、艺术大师、魔幻大师,只要有一颗热忱之心、纯真之心、善悟之心,我们就能接受大自然无私的馈赠。教育,往往就在润物无声的过程中,像鲁迅先生所愿的那样实现了。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