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目标的落实自然无痕
2015-09-08符礼科
符礼科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教学实录:
一位教师执教《在沙漠中心》,经过激情导入、研读感知、揣摩作者心理和实现学生情感升华的教学环节后,教师提出问题:向课文中的“我”学习什么?有学生说学习他的坚强,有学生说学习他的勇敢和乐观。教师点拨:能不能回答得再深入一些?有学生说学习他坚强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有学生说学习他热爱自己的飞行工作,我们也要热爱自己的学习。教师评价:好极了,能从“我”的职业角度分析,还能联系我们的学习。有学生继续发言:遇到困难要想办法克服,遇到不幸要积极面对。还有学生说我们要像他一样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不屈服于死神……教师小结:看来,大家已经真正学懂了课文,从课文中受到了教育,获得了启迪。最后,我们来看文章揭示的新的“冒险”意义是什么。
在课后研讨时,授课教师介绍自己的教学设想,他把“培养学生有追求、有责任感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不幸与挫折”作为本课的两个教学重点,所以他设计了“向课文中的‘我学习什么”这一问题,从教学实际来看,学生的回答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大部分评课教师也认为,执教者很好地落实了德育目标,让学生从课文学习中受到了德育,三维教学目标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教学本课,看来执教者似乎落实了德育目标,完成了德育任务,但笔者总感觉其中有问题。
认真思考之后,笔者终于有了答案:语文教学的使命之一,的确应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但在这节课中,教师为了德育而进行了德育,把德育和语文教学割裂开来,多了说教的成分,少了语文味儿。
教学实录中学生的回答,表面上看起来都对,其实这些答案很多是套话。只要学生以前了解过一些名人、伟人的事迹,再结合一下课文,完全可以说出那些是优秀品质,这些是优秀人物的共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多处提到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一些关键词:渗透、熏陶和感染。因而,德育目标的落实应该和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完美融合,这样才能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接受德育,让学生对德育不再厌恶而乐于接受,真正体现语文味。
回头再来看这节教学实录。我认为,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最受感动或者写得精彩的语句或语段,如“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有“我”的镇定乐观;“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有“我” 对自己的追求的自豪……然后,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读、品味和鉴赏,从中受到教益。这样也许能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紧密结合“语言文字”的德育,自然无痕,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受到熏陶和感染,收到启蒙学生思想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