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教我们的作文三诀
2015-09-08苗维萍
苗维萍
夏丏尊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出版家和翻译家,也是和叶圣陶、朱自清等齐名的语文教育家。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很丰富,尤其是在作文方面的见解是深刻而实用的。
一、“作文是生活,不是生活的点缀”
这是夏丏尊先生在他的《文心》一书的“题目与内容”一节中,借王先生之口教导学生的一句话。它鲜明而准确地概括了作文与生活的正确关系。在他看来,写作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应付实际需要的一件事,犹如读书、学算一样”。
生活是博大的、鲜活的,然而有的学生写起作文、总是提笔头痛、乏善可陈。其实,家事、校事、身边事等都是作文的源头活水。“经验积聚得多,情感蕴蓄得深,思想钻研得精,才可以写成好文章。”所以,夏先生在作文教学中特别注重组织记日记、写信、向报刊投稿等写作活动,他认为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能力。
夏先生认为成功的作文训练是通过好的作文题目,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他们言泉流于唇齿,意脉贯通于笔端,写出感情真挚、个性鲜明的好文章来。如果老师能“先揣度练习的人对于什么是有话说的,说得来的,才把什么作为题目出给你”,那“这样的写作,与著作家、文学家的写作并无二致;不自然的便近于自然了”。任何一个中学生,都具有写好作文的内在动因和能力,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启发他们。
二、写作应“先有读者存在的预想”
夏丏尊先生在《关于国文学习》一文的“关于写作”一节中说:所谓好的文字,就是使读者容易领略、感动,乐于阅读的文字。诸君执笔为文的时候,不要忘记读者在你的文字中得到兴趣或愉悦,不要使读者得着厌倦。
朱自清先生说过“写作练习可以没有老师,不能没有假想的读者”。著名作家苏童把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比作英文字母“V”,“V”字顶端的两点分别代表读者与作者,而底部的结合点就是作品。作者与读者,由作品而心灵相通、精神契合,不能不说是一种写作的胜利。
透过有些学生厌写的现象,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心目中根本没有可倾心交流的“读者”,有的只是一个语文老师、一个评卷人。所以,他们写作文时“不免敷衍校章,潦草塞责”,套用老师认为好的语言结构,表达老师或明令或暗示的观点。由此,老师必须明白:自己的身份不是判官,而是倾听学生心声的读者。师者必须平视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学生心目中一旦有了平等的读者,自然会产生“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思路自然贯通,感情自然充沛。如此“入境”作文,不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吗?
三、“真的文字学习,须从为人着手”
夏丏尊在《关于国文的学习》讲稿的末尾,语重心长地说:“我愿诸君于学得了文字的法则以后,暂且抛了文字,多去读书,多去体验,努力于自己的修养,勿仅仅拘执了文字,在文字上用浅薄的功夫。”
“态度不对,无论加了什么修饰或技巧,文字也不能像样,反觉讨厌。好像五官不正的人擦上了许多脂粉似的。”然而大多数学生似乎更喜欢“浅薄的功夫”,他们常堆砌一些华词丽句,罗列一些名人典故,如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不羁,陶渊明“捧一把菊花走来”的不俗,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等,哪里需要贴哪里。乍一读,气势磅礴,细一看,文字背后却没有鲜活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虚伪功利的人,是不能写出真诚感人的好文章来的,态度就是行文的基调。
年轻的心灵是敏感的,喜悦和不安、成功与挫折都需要倾诉,只有倾诉才能使他审视自我、认识自我、提升自我。老师应该是责无旁贷的聆听者,使写作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一种渴望。这就是作文教学的过程,也是让学生学会做人的过程。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