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要禁反式脂肪酸?
2015-09-08雪凝
雪凝
在通讯异常发达的今天,来自美国的一条与健康有关的消息被迅速传播,当然也传播到了中国,于是我们在各种媒体报道中看到了颇具眼球效应的文字:美国将在3年内禁止使用反式脂肪酸,以降低心脏疾病发病率。
美国要禁的是部分氢化植物油
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这个决定是2015年6月16日做出的:“通过全面及充分的科学研究分析,美国FDA今天宣布:美国将在三年后禁止食品商在产品中使用部分氢化油。部分氢化植物油,作为加工食品中人造反式脂肪的首要食物来源,已不被认为是安全的或者说已移除GRAS之列。(GRAS 是美国 FDA 评价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指标)
这其中的有句话需要咬文嚼字地说明一下,即“部分氢化植物油”是指“部分氢化”的油,而不是“部分的”氢化油。虽然拗口,但界定了两个食品概念。
当然,禁止部分氢化油的目的,还是要控制人们对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毕竟它对我们的心血管健康是有害的。“但不幸的是,这条消息到了媒体口中就成了禁止使用反式脂肪酸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韩军花说。
人造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
这段文字中还有一句话:“作为加工食品中人造反式脂肪的首要食物来源。”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人造反式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
日常生活中,反式脂肪酸的来源有两类:一是反刍动物的脂肪组织和乳中,鱼蛋、蔬菜中也有天然存在的;一是由于人为因素带来的,比如在油脂氢化(尤其是部分氢化)、精炼过程中产生的。
食品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天然存在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一般呈顺式结构,若要变成反式结构需要三种外力:采用加氢工艺,将流动状态下的植物油变成固态,如果氢化不完全就会生成反式脂肪酸;油脂在精炼的过程中要经过高温脱臭的工艺,温度升高中,顺式结构会发生改变;焙烤食物、油炸或高温烹调时,顺式结构同样会在发生扭转,从而产生反式脂肪酸。
由此可见,人造反式脂肪酸不等于反式脂肪酸。美国要禁止的恰恰是部分氢化油。科学家在氢化不完全的植物油中检测出了大量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之高可达到总脂肪酸的10%~60%。虽然反式脂肪酸在精炼植物油和食物烘焙油炸过程中也会产生,但那不过是沧海一粟,远没有部分氢化油的反式脂肪酸含量高。因此,人造的反式脂肪酸才是人们的心腹大患!
人造反式脂肪酸危害大
人造反式脂肪产生于上世纪初,当时是为替代动物脂肪应运而生,被广泛用于糕点、面包、饼干、速冻披萨、油炸食品等。但研究发现,反式脂肪会提高“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从而增加人们罹患心血管病的风险。此前,欧美国家只是提出对反式脂肪限制食用,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出了推荐量,即反式脂肪摄入所占的能量应小于摄入食物总能量的1%。
在美国,由于反式脂肪广泛且大量用于多种食品中,人们摄入反式脂肪的能量已远远超过1%,2002年为2.5%,近年已达到5%,每年至少有3000人因摄入过量的反式脂肪酸而造成脑卒中。因此,FDA才痛下决心,禁止人造反式脂肪。据FDA预计,如果这一禁令能执行,美国每年可减少一到两万次的心脏病发作,避免3000到7000人的死亡。
按照FDA的禁令,美国食品生产商必须在3年内调整产品配方,剔除部分氢化油成分,或向FDA申请在产品中添加部分氢化油的特别许可。2018年6月18日以后,除非获得批准,美国市场上的加工食品将不再允许添加部分氢化油。
我们该怎么做?
这条消息传到我国,除了被误读误传外,还引起了另一场争论:美国都禁止反式脂肪酸了,我们要不要禁?网络调查显示,“认为中国需要禁止反式脂肪”的占到62%。
专家指出,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只是营养问题,还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完全避免反式脂肪酸的摄入,不现实也没必要。何况,与美国相比,我国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并不像公众想象的那么多。美国是世界上人均反式脂肪摄入量最高的国家,禁止添加人造反式脂肪是出于现实考虑,而我们中国人的摄入量远远达不到限制或者做出警示的程度,因为我们的膳食结构和美国差别很大,饮食习惯也不一样。“我们的评估认为,反式脂肪给我们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0.42%,而美国人的摄入量是我们的10倍!”
事实上,针对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问题,我国已采取了措施,部分国家标准对反式脂肪的最高限量也做了规定,目的就是倒逼人们对反式脂肪酸予以重视。
2010年11月,针对媒体报道较多的反式脂肪酸问题,当时的卫生部正式做出回应:组织开展反式脂肪酸风险监测评估工作,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将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程序组织开展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2013年1月1日实施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如食品配料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必须在食品标签的营养成分表中标示反式脂肪酸含量。该标准还规定,如果100克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低于0.3克就可以标示为“0”。标准指出,每天摄入反式脂肪酸不应超过2.2克,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应少于每日总能量的1%,过多摄入有害健康。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冠生指出,尽管我国居民的反式脂肪摄入量低于欧美国家,但调查发现,约0.4%的城市居民摄入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值。
随着国人生活节奏加快,含有较多反式脂肪酸的快餐食品大范围兴起,因此消费者在选择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学会辨别配料表上的反式脂肪酸。也许配料表上没有“氢化植物油”的字样,但植物起酥油、人造奶油、黄奶油、酥皮油、麦淇淋等,都是反式脂肪酸的别称。
2.不要盲目迷信“零反式脂肪酸”。《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如果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0.3克/100克时,可以标示为“0”。因此,“0”不等于“无”。
3.改变生活习惯,烹饪中少用煎炸法,三餐中少吃油炸食品。
4.别被“无添加”忽悠。假如食品包装上有“无添加反式脂肪”的字样,要注意那并不代表“不含有反式脂肪”,“无添加”只可能是没有额外添加,但食物在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