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姥爷

2015-09-08蒋雯丽

绿色中国 2015年8期
关键词:盆景枸杞鱼缸

蒋雯丽,著名女演员。1969年出生于安徽蚌埠,获得众多专业奖项。参演过多部电视剧、电影及话剧,代表作有电视剧《金婚》、《幸福来敲门》、《中国式离婚》等;电影《霸王别姬》、《立春》、《最爱》等,广受好评。曾在2010年自编自导第一部自传式电影《我们天上见》,获得诸多奖项。

蒋雯丽的首部随笔散文集《姥爷》,记录了她内心深处的童年故事。全书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上个世纪70年代,蒋雯丽与自己的姥爷相依为命的童年生活,从出生、成长到成熟,生命在亲情中传承,在温情中延续。

文中弥漫着浓厚的怀旧情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其中对于亲情的描写极具感染力,动人心扉。

○ 花季不再来

我们家住在津浦铁路边上,火车一开过,家里的窗户就哗哗地响,像发生了三四级地震一样。

那是一个铁路职工的大院,里面住着铁路机务段和工务段的职工。

清末民初铺设津浦铁路的时候,在铁路边为英国设计师修建了四排宿舍。后来,抗日战争爆发,这四排宿舍被日本人占用,里面铺上了榻榻米。再后来,先后归属于国民党、共产党。直到解放后,这四排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老房子,被分配给了火车司机和铁路高级工作人员,大家管它叫做“官房”。

我的妈妈1935年就出生在这里。

她住过英国人时期的建筑风格,也住过日本人时期的榻榻米,解放后,再搬回来,就住到了现在我们家的位置。

没房子住的铁路职工越来越多,很多人喜欢这四排高大的平顶建筑,但论资格又住不进去,就挨着官房建起了自家的房子——按照今天的说法,就是“违章建筑”。结果,把这个颇有气势的民国建筑围在了一堆形状各异的自建房子中间了,并形成了现在的大院。

我们家是第三排官房中的头两间。

从我记事的时候起,“家”的格局,就是厨房建在两排住房之间,隔断了来往的路,形成一个不小的院子。房子是灰砖建的,院里的地面上也铺着灰砖。长方形的院子,沿着墙边用灰砖架起了三层高低错落的台阶,姥爷那些修剪精美的盆景就整齐地摆放在台阶上。

姥爷的盆景,有假山,有树根,有植物;有小桥流水,也有渔翁垂钓;有仙鹤立于水上,也有小亭在青松旁。每一个盆景都是一幅山水画,而那些小桥、小人、小船也成了我的玩具。虽然那会儿的我,并不懂得中国文人所追求的诗情画意,对戴斗笠的老头还不如对亭子和桥感兴趣,但在物质贫乏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姥爷的这些小玩意对一个孩子来说,已经是很奢侈的物品了。

小院中央,屋子门口,有三个大鱼缸,里面养着颜色各异的金鱼,眼睛也都奇形怪状。

鱼缸的一半埋在土里。冬天,水面上结了厚厚一层冰,我怕鱼儿被冻住,或者被憋死,就用铁棍把冰面凿出个洞,却发现冰下的鱼儿依然自在地游来游去。

那会儿养鱼可没有如今的“水循环系统”,我就是我们家的“水循环系统”。每个星期,我都会给三个大鱼缸来一次大换水。

先准备好桶和塑料管子,把管子的一头放在鱼缸里,另一头含在嘴里用力吸气。眼看着鱼缸里的水顺着管子向自己这边流过来,快流到嘴里时,赶紧把管子放到桶里,这样鱼缸里的水就顺着管子源源不断地流出来了。

为了有效利用生态资源,我再把桶里的水倒进浇花的壶,用富含鱼儿粪便的水滋养院子里的植物。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姥爷的教导下锤炼出来的,姥爷也会在一旁观敌料阵,见我忙不过来的时候伸一把手。

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湿漉漉的院子里。鱼儿在清水里游,花儿在露珠下笑。姥爷坐在藤椅上,欣赏着他一院子的花。我坐在姥爷的腿上,欣赏着我的劳动成果。

这个画面在我儿时的照片上有记录,虽然是黑白照片,但那一院子整齐、美丽、郁郁葱葱的盆景、假山和植物,到现在看上去都是那么有质感,呼之欲出。

我最早学会的一首古诗,不记得它的名字了,只记得其中两句,特别像我家的小院: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拍摄《我们天上见》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对摄影师描述我想要的两个理想中的镜头。其中之一是:移动摄影机从大院门口,跟着一路蹦蹦跳跳的小兰,穿过曲曲折折的巷子,经过一片破旧的老房子,最后停在一扇红色的小门前。随着小兰伸手推开院门,一个美丽的,天堂一般的花园出现在镜头前。

后来,两个理想中的镜头都没有拍成。原因是我儿时的院子已经不复存在,而我们拍摄的外景地,也不具备这个环境,只能放弃了。

但是,那个巷子,那条曲径,那扇红门,那推开门时的惊心动魄的美丽,时常出现在我的白日梦里,就像美国电影《蝴蝶梦》中的开场白一样:

“昨天夜里,我又回到了我的曼德里……”

○ 枸杞是假的

姥爷好交朋友,九十岁的他有二十岁的朋友,也不知道他有什么魔力,总能把这些人聚拢在他的身边。

在我的印象里,我们家每天都是人。除了来院子里接水的邻居,就是姥爷的各方朋友。

每天的中饭、晚饭,姥爷都会多放一副碗筷,以备赶着饭点儿来的朋友之需。

记得有一位叔叔,家在外地,他常常跑到我们家来蹭饭,我对他很反感。

因为在那个年代,家家都不宽裕,能吃饱肚子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何况这么一个五大三粗的人,一顿得吃好几碗饭呢。我有时故意地指桑骂槐,可那位叔叔就好像没听见一样,从不为所动。

姥爷也跟这位叔叔一样,始终如一。好吃的决不藏起来,也从不给人家脸色看,热情待客,好酒好茶地侍候。

我心里实在不忿,觉得那个人太没脸没皮,就跟姥爷说,下次他再来,咱们也不吃饭,等他走了再吃。

姥爷笑笑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谁都有困难的时候,添双筷子,我们饿不死的。”

白天来家里的,多是姥爷的花友。

大家品茶谈花,交流各地盆景花卉的情况。也常有朋友端着盆景过来,或是送给姥爷,或是卖给姥爷,或是请姥爷帮着收拾收拾。

姥爷从来不白收东西。如果对方一定要送,姥爷会反过来回赠他更昂贵的东西,弄得人家反而不好意思送了。

姥爷经常跟我说:"人家敬你一尺,你要敬人家一丈"。

有一个冯叔叔,跟姥爷做花友已经很多年了,姥爷视他如同儿子一样亲,把自己的养花经验和对盆景的审美认识,全都毫无保留地教给他。

这个人会花言巧语,姥爷的许多朋友都不喜欢他。可是姥爷对朋友,那是百分之百信任,谁要是说他的朋友不好,他会非常生气。这样一来,弄得大家都不敢说了。

有一次,他偷走了姥爷放在假山上的小仙鹤和小亭子。姥爷发现时,他栽赃在我大姐身上,说是大姐拿去给小朋友们玩了。姥爷怎么问大姐,大姐都不承认,结果挨了姥爷的一顿打。

他知道姥爷不白收人家的礼,还偏要送给姥爷一盆枸杞。姥爷本来不想要,无奈他的热情,就给了他三十块钱,留下了枸杞。

三十块钱,在那个年代,能养活一家几口人了,那是姥爷一个月的工资啊!

姥爷把这盆枸杞放在了小院最醒目的位置,也可能是他花最多的钱买的花,不免有点儿心疼吧,他天天走过来看,走过去看。每个来家里的客人,他都要给人家介绍介绍这盆花了三十块钱买的盆景。

可是枸杞的叶子日渐枯萎,像害了病一样,没过几天,眼见着就要死了,可把姥爷急坏了。养了这么多年的花,还从没遇见过这种情况呢。

有一天,来了一位年岁较大的资深花友,一进门就大声嚷嚷:

“唐大爷,你那个枸杞是假的!”

姥爷瞪大了眼睛看着他,不明白他的意思。

他从容地走到枸杞跟前,一把将枸杞拔起来,底下哪里有根啊?

原来那是一盆无根的枸杞。

姥爷突然之间变成了“祥林嫂”,见谁跟谁描述自己受骗上当的经过,他更是心疼曾经因为这个骗子让大姐挨了一顿打。

姥爷一向是个不爱说话的人,平常来了客人,也是客人说得多,他说得少。自从枸杞事件之后,姥爷突然变了个人,成了一个喜剧演员,每天都要声情并茂地把这个受骗上当的过程演上好几遍,不仅演自己,还演那个骗子和揭穿骗子的伯伯。

一开始,我觉得很好玩,听姥爷讲受骗上当的故事;后来,老是听同样的内容,就觉得无聊了;再后来,就开始为姥爷担心了,姥爷会不会因为这件事情,被气成了神经病?

姥爷托人传话给那个姓冯的,让他来家里一趟,把这盆假枸杞拿走,省得天天看着心里不舒服,钱也不用他还了。

可是这个骗子,再也没敢露面,从此销声匿迹。

事情过去很久之后,几个老花友才告诉姥爷,早看出冯不是个好人,只因为姥爷那么器重他,谁也不敢跟姥爷说。

姥爷听后长叹一声:

“我活到九十岁了,还是第一次骗人,把个假的说成真的。”

(责编:张志国)

猜你喜欢

盆景枸杞鱼缸
是酸是碱?黑枸杞知道
清洗鱼缸
桌上盆景(外一幅)
采枸杞
五招挑出好枸杞
萝卜盆景
柚子,变变变
鱼与鱼缸
冰立方鱼缸
枸杞嚼着吃最补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