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2015-09-08翁雨舟孙文建副教授南京工业大学南京211816
■ 翁雨舟 孙文建 副教授(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 211816)
上海市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翁雨舟 孙文建 副教授(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 211816)
本文建立了2000-2012年间影响上海市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模型,并通过对影响上海市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多个因素的分析,构建了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等10个指标的指标体系,并利用SPSS20.0软件对上海市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上海市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城镇化 可持续发展 影响因素
城镇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最显著的特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城镇化是随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人口构成、地域景观、生活方式等诸方面向具有城市特点而变迁的系统过程。本文以上海市为例来研究影响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对之进行分析,以促进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不同学者所总结的城镇化内涵,可总结概括出其内涵为:农村人口向城镇汇集、农村向城镇转变,促使城镇及其人口数量增加,非农业经济取得了进一步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向城市靠近。笔者认为,城镇化的过程是人口的集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保障等多方面的变化,促进城市性的生活方式的不断渗透和发展。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城镇化过程中必须有效的利用资源,正确对待可再生资源、可循环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并且在城镇化的道路上协调人口、经济、资源等多方面的发展。
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原则
为了能够客观、全面、科学地衡量不同复合体系下的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状况,在符合统计学规范的基础上,还要遵循以下原则:
1.综合性原则。任何整体都是由一些要素为特定目的综合而成的,城镇化的进程作为系统性、综合性极强的工作,城镇化的指标都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综合体,这些要素是多种结构联系、领域交叉综合的。因此在构建城镇化的指标体系时,应综合平衡各要素,要考虑周全、统筹兼顾,通过多参数、多标准、多尺度分析、衡量,从整体的联系出发,注重多因素的综合性分析,求得最佳的综合效果,构建一个能够全方位反映上海市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
2.科学性原则。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标规范的一致性,必须以科学性原则为根基。确保指标选取与客观事实相符,还能真实的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经济规律是本次研究所设计指标体系必须遵循的规律,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确保指标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多个方面,能够综合考量上海市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水平。指标的选取在把握科学发展规律的同时,还要避免个人对指标存在的主观偏好,构建一个客观公正的指标体系,才可以作出一个真实有效的分析与评价。
3.可比性原则。入选指标体系的每一个指标,其时间跨度、变量类型等都应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不同指标之间能够进行相关关系分析。同时,为了得到有效的结论,就需要各个指标的信息是真实可靠的并且具有可比性,以便进行数据分析。
4.可操作原则。在确定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指标时,选取的指标应有相应的数据资料作为支撑。在选取指标体系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好该指标的相关数据的来源、是否能够获取,数据的来源是否真实合理、安全可靠,只有指标数据可获得且可操作,才能保证数据分析的顺利开展。
5.可持续发展原则。本研究目的在于创立一个评估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不但要满足指标设计的一般原则,所建立的指标体系还要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影响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应该纳入到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中,确保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镇化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城镇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如下两大类:单一指标法和复合指标体系法。单一指标法是把城镇化看作人口城镇化,指标的选择过于单一化,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城镇化的真实水平。因此国内外学者在发现这一缺陷后,在研究城镇化时,提出了更加全面的城镇化水平的测度指标。经合组织(OECD)以三类指标来评价城市发展的状况,分别为:状态指标、压力指标和对策指标。
表1 KMO和Bartlett检验
表2 解释的总方差
表3 因素分析结果
表4 动力指标相关性
表5 保障指标相关性
表6 动力和保障指标相关性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吸取他们的有用之处并且结合实际情况,选取非农业人口百分比(%)、人均GDP(元)、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居住面积(平方米)、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平方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万人)、城镇职工失业保险(万人)、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这10个指标来进行研究。鉴于数据的连续性和可得性,也为了尽可能地增加时间跨度并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故决定选用2000-2012年的数据来进行实证分析,所有数据主要来源于《上海市统计年鉴》。
(三)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在获得相应数据的基础上,首先应该对数据的KMO值和Bartlett球形度进行检验,然后在此基础上使用SPSS20.0对因素进行探索性分析。Kaiser(1974)建议,KMO值愈大,愈适合做因素分析,0.9以上表示非常适合,0.8-0.9表示适合,0.7-0.8表示还算适合;同时Bartlett球形度检验应该达到显著。KMO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值如表1所示。
KMO值为0.768,说明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达到显著,该数据可以进行因素分析。根据Kolar的建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必须符合特征值不小于1、因子负荷量不小于0.6、交叉负荷量不大于0.4的题项,还有提取出的共同因子应该包含不少于3个题项这些条件。采用SPSS20.0进行因素分析,最终得到两个清晰的因素,共解释了95.702%的变异,满足提取出的因素的解释能力至少要大于0.5的要求。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见表2、表3。从旋转后的成分矩阵看,所有的因素负荷量都达到了0.6以上,且第一类因素包含了6个指标,第二类因素包含了4个指标,结果比较理想。
因素分析共提取出两类因素,第一类因素由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拥有道路面积、非农业人口百分比、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居住面积、人均GDP共6个指标组成,它们分别反映了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经济、人民生活状况,是促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素,因此统一命名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指标;第二个因素由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失业保险、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共4个指标组成。其中前三项属于社会保障体系,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社会保障体系对于促进人民生活的和谐稳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产业是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能够保障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这四个因素统一命名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指标。
(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间关系检验
本节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双侧检验的方法,探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到的相关系数如表4、5、6所示。可以看出,动力指标之间、保障指标之间、动力指标和保障指标之间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除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余各指标间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结论与建议
经过分析,可以得出上海要想保持连贯的发展势头,一方面是提高人口的素质。人力资源是在城镇化发展需要的所有资源中最关键的资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将会有更多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伴随着进城农村人口的转移,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都需要转变,如果农民工不能很好的适应城镇工作和生活,就会产生一些社会问题,例如就业难、治安不稳定等,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上海市如果把城镇吸纳的农村人口转化为自身的人力资源优势,不仅能为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提供保障,还解决了城镇化带来的人口问题。另一方面,必须提升城市的综合影响力,才可以更有效的吸引投资,为城市添加新的活力。
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还必须有强有力的保障,这就要求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加强城镇的基础建设,从而提高城镇承载能力,为人口和产业的导入提供更加优质的发展环境。所以第一,需要完善城镇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因为一个城镇现代化水平与综合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就是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因此上海市政府应加快城镇在交通、信息、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有效的提高城镇承载能力。第二,要提高城镇管理水平,通过管理方式的法制化建设来树立和加强城镇管理方面的权威性;要想提高城镇的管理水平,必须让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水平得到进步;在城镇的各个领域协作方面也需要加强,明确各自的管理职责,从而降低或消除体制所存在的障碍,达到高效管理的目的。第三,伴随着上海市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建设,将会对公共服务体系的覆盖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不断拓展和深入公共服务均等化覆盖的深度和广度。
1.程军.发展生态农业对城镇生态环境改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12)
2.陈军.生态文明融入新型城镇化过程的实现形式和长效机制[J].经济研究参考,2014(8)
3.张倩,张善元.非线性经济动力学及混沌经济特征[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4)
4.Kaiser M O.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for identity correlation matrix[J].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1974(52)
5.Tomaz Kolar,Verna Zabkar.A consumer-based model of authenticity:An oxymoron or the found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marketing[J].Tourism Management,2010(31)
F291.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