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战役遗址:莫忘烈士鲜血满地
2015-09-08黄豁
黄豁
一
1944年8月20日,云南雨季的一个普通清晨,滇西高黎贡山中段的天空突然放晴,怒江峡谷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更加险峻。中日双方已血战两个半月的松山战场,此时却出奇的宁静。主峰子高地日军地堡正下方的,中国军队用半个多月时间秘密挖掘的坑道中,150箱炸药静静的等待着属于它们的时刻。
9点16分,大地突然颤动起来,松山主峰子高地一股烟尘腾空而起,足足上升到一两百米高,紧接传来沉闷的爆炸声,如同远方云层中的惊雷。“日本鬼子被炸上天了!”呐喊声中,中国远征军冲上主峰,与日军展开血战……
70多年后,我登上海拔2000多米的松山主峰,当年被炮火反复耕犁,被鲜血染红的土地已然山峦苍翠,松涛阵阵。但遍布松山的各种战场遗迹,仍不难想象当年战争的惨烈:日军主地堡被爆破后形成的巨大弹坑仍触目惊心,保存完好的日军战壕、掩体如同迷宫,一些被鲜血浸透的洼地至今无法耕种,当地村民经常挖到子弹、弹片,甚至还有已失效的炮弹……
松山,云南省龙陵县腊勐乡境内的一个普通山峰,因高踞于怒江峡谷西岸,形如一座天然的桥头堡,扼守通往滇西腾冲、龙陵等地的咽喉要道,既俯瞰横跨怒江的惠通桥,滇缅公路又从脚下蜿蜒而过,战略地位十分险要,因此被称为“东方直布罗陀”。1942年,日军由缅甸攻占龙陵、腾冲等滇西大片国土,中国军队撤守怒江东岸,中日两军遂沿怒江两岸布防对峙。日军将松山作为永久性防御要塞苦心经营,使之成为龙陵、腾冲之间的战略支点。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反攻滇西前夕,日军已在松山构筑起完整的要塞式堡垒防御阵地体系,每个防守据点以地下母堡为核心,四周有数个子堡拱卫,辅以战壕、机枪掩体和暗堡,形成密集的交叉火力网,守备日军供电、供水设施齐备,并有随军“慰安妇”。
从1944年6月4日至9月7月,中国远征军先后投入2万多人仰攻松山,苦战95天,发起10次总攻击,以伤亡7000多人(其中牺牲4000多人)的巨大代价,全歼日本守军1000余人,拔除了这颗盘踞在滇缅路上的“硬钉子”,成为滇西大反攻的转折点,失去松山拱卫的腾冲、龙陵日军独木难支,最终被歼灭。
二
为实地踏访战场,笔者出腾冲县往高黎贡山区车行百余公里,从腊勐乡大垭口——当年日军的“中间阵地”,一路向上,登上松山主峰。
虽然在脑海中想象过无数次,但真正登上松山之巅,还是让人感到震撼——这恐怕是中国目前留存最完好的抗日战场遗址。因地处偏远的高黎贡山区,人烟稀少,加之长期被淡忘,松山战场的山形地貌基本保持了70年前的原状,没有遭到人为的破坏与开发。唯一显著不同的是,当年成为一片焦土、光秃秃的山峰如今郁郁葱葱,松树成林。
通往主峰的缓坡上,“陆军第八军第一百零三师抗战阵亡将士公墓”伫立眼前,墓碑上刻着攻克松山部分阵亡将士的姓名,并有第103师师长熊授春1944年12月撰写的墓志铭。白色、黄色的菊花散落在墓碑前,伴有酒香扑鼻,那是前来凭吊的游人给英雄的献花、敬酒。随着近年来反映滇缅抗战和远征军的影视文学作品热播,全国各地来松山凭吊怀古的游客和历史爱好者越来越多,每天差不多有上百人。让记者感到十分惊讶的是,给我带路的村民是个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村妇女,但却对松山战役的各个阶段、双方部队番号以及将领了如指掌。原来她家老屋是过去日军卫生队所在地,近年来经常接待前来田野考察的专家学者和军迷,给他们带路,耳濡目染,她也成半个松山战史专家了,没事就翻翻学者送的相关书籍,利用自己地形熟的优势,给游客当导游,“生怕讲错了,对不起先人啊……”她的话让人肃然起敬。
沿着林间小路向主峰子高地前进,林间的交通壕、机枪掩体、暗堡等遗迹随处可见。当年攻克松山后,美军顾问团拍摄了大量现场照片,如今在同一地点,都悬挂着与现存遗迹相对应的老照片,并配有文字说明,让人如同穿越了时空,身临其境。穿行于日军交通壕与工事遗迹中,感觉如蜘蛛网般精密与复杂,任何方向的进攻都会招来密集的弹雨。当年战斗的惨烈程度也许无法体会,但仅从地名也可见一斑:马槽洼头,主峰子高地附近的一个小山头,中国远征军成功爆破子高地日军主堡后,日军组织敢死队疯狂反扑,双方在此近战肉搏。过后清理战场,敌我双方缠斗撕咬,死在一起的士兵就有62对,阵地上被咬掉的耳朵、被抠出的眼珠和被扯出的肠子随处可见,后人将此山头改名为“肉搏山”。
虽然过去了70年,但松山仍然遍布着各种锈迹斑斑的弹片,村民经常发现散落在泥土中的各种子弹,有时还有炮弹,可见当年战斗之激烈。记者发现,当地村民收集的枪弹品种齐全,有美制汤姆逊冲锋枪的11.43毫米子弹,也有日军三八式步枪的6.5毫米子弹,还有美国M2迫击炮弹……“我小时候,这些东西多得很,经常一脚就踢出几个子弹壳,有一次种地还挖到日本人的尸骨……”带路的村民说。
主峰子高地上,日军主地堡被爆破后形成的巨大弹坑长满碗口粗的松树。当年,日军的主地堡异常坚固,在飞机、大炮密集轰击和敢死队抵近爆破均不奏效的情况下,远征军工兵改用坑道作业的方式,悄悄在地堡下方开挖两条坑道,用3吨TNT炸药将日军送上西天。
三
事非经过不知难,纸上谈兵总是浅。过去看书始终无法理解:在兵力10倍于日军的绝对优势的情况下,飞机、大炮轮番轰击,两个军围攻一个10平方公里的地域,却伤亡7000多人,几乎每个山头都被鲜血染红,小小松山为何如此难攻?
实地走访松山战场遗址,才深刻体会到当年作战的艰险。日军占尽天时地利,并花两年时间打造立体防御工事,而中国军队由于情报失误,最初对松山日军的人数、火力和防御工事都严重低估。从天时来看,松山之战正逢云南的雨季,每天大雨滂沱,高山峡谷中,进攻方的行军、后勤运输都相当困难,空中支援也很难奏效,气候对日军很有利。
从地利看,松山居高临下,怒江峡谷尽收眼底,滇缅公路咽喉——横跨怒江的惠通桥在目视距离内,怒江东岸的滇缅公路清晰可见,日军的火炮可以轻松地覆盖这些区域,而中国军队是从峡谷底部迎着五六十度的陡坡一路仰攻,行进困难,既看不见敌人,火力也很难展开。此外,日军还修筑了近乎“变态”的地堡工事,一般分三层构筑,大致相当于三层楼房埋于山体中,即使重炮和重磅炸弹直接命中,其内部也安然无恙。日军内部报告曾称:“松山工事的坚固性足以抵御任何强度的猛烈攻击,并可坚守8个月以上。”
从武器装备和战斗力来看,国内的远征军也并不占优势。受影视文学作品的影响,不少人以为中国远征军都是全副美式装备,似乎个个都是头戴M1钢盔,手持加蓝德自动步枪、M1卡宾枪或汤普森冲锋,嘴里嚼着口香糖,随时可以召唤火力支援的“美国大兵”。真实历史是,除驻印度的远征军全副美式军械外,反攻滇西的国内远征军装备简陋,从美军顾问团当年拍摄的大量照片可见:中国士兵一身灰布军服,普遍没有钢盔,不少人脚上穿的是草鞋。
但是,中国军人的勇气与热血最终撼动了松山,使松山成为中国军队首次歼灭一个日军成建制联队(团)的战役,也是日军在亚洲战场的第一个所谓“玉碎”战。
大国之魂,浩气长存。在松山主峰子高地南侧几百米的地方,一片松林环绕的山坡上,402名中国远征军将士,面朝主峰方向,分列为12个方阵巍然站立。这组气势恢弘的雕塑群是2013年由雕塑家李春华创作并捐赠的。雕塑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以28名在世老兵为原型的方阵,他们略带悲戚的面容,佝偻的身躯,似乎在诉说那些被遗忘的岁月。
高原灿烂的阳光下,我站在雕塑群中,凝望这些面孔,平凡而普通。对于历史长河而言,他们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颗沙粒,但正是这些无数颗沙粒,在民族危亡时凝聚迸发而出的撼人力量,让我们今天能站在松山之巅,看着他们一一不朽。
但愿朝阳常照我土,莫忘烈士鲜血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