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易效率视角下城乡商贸流通市场发展比较及一体化路径规划

2015-09-08侯晓倩齐鲁工业大学济南250353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工业品商贸流通

■ 侯晓倩(齐鲁工业大学 济南 250353)

交易效率视角下城乡商贸流通市场发展比较及一体化路径规划

■ 侯晓倩(齐鲁工业大学 济南 250353)

当前,我国城乡商贸流通市场发展较不平衡,分割现象突出。本文基于交易效率,借助模型分析了城乡市场分割现象的形成,认为交易效率是重要因素。文章通过比较我国城乡商贸流通市场的交易效率,厘清了我国城乡商贸流通市场分割的重要原因,然后针对城乡商贸流通市场一体化提出发展路径。

交易效率 城乡 商贸流通市场 一体化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也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在城镇方面,消费品市场、农副产品市场等商贸流通市场快速建立,不断发挥其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特殊作用。在农村方面,有不少农民尝试脱离土地,转向商贸流通,对农村产品市场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以来,我国各地区基本都创建了一系列种类和功能各不相同的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形成了较显著的商贸流通市场体系。

根据全球产品市场的发展特征,城镇商贸流通市场主要集中在工业品交易市场,而农村商贸流通市场主要集中在农产品交易市场。在西方市场经济较成熟的发达国家中,农产品市场的交易效率也往往低于工业品市场,但是它们的农产品市场大都实现了真正的市场化,市场商贸流通的组织形式、参与市场的流通主体等都相对完备。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市场发展较为滞后,交易成本相对较高,导致农产品市场的发展提升与工业品市场相脱离,形成了城乡商贸流通市场分割的局面。这种城乡商贸流通市场不均衡的情况,对我国商贸流通业的转型产生较大负面影响。为此,有必要摸清城乡商贸流通市场分割的根源,并找准切入点,各个击破,力争实现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

交易效率视角下城乡商贸流通市场的形成:理论模型

首先通过理论模型,抽象分析交易效率视角下城乡商贸流通市场的形成,为此假设仅有粮食和工业品两类产品。每一类产品的生产者都存在专业化经济,在交易活动中产生交易成本。于是,专业化经济与交易成本便成为商贸流通市场中的一对矛盾。假设有3人生产和消费三类产品,前两类为工业品(x1、x2),仅由C类人生产,后一类为粮食(x3),仅由R类人生产。设li表示为i类产品投入的专业化水平,x为产品的自有数量,xs表示产品供给量,xd表示产品需求量;a表示学习成本(固定值);K表示交易效率,其中C类人K=k,R类人K=r,C类人与R类人的交易效率K=s,显然有k>r>s。

每个生产-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条件如下:

(一)自给情况

x1=x2=x3=,最大效用

(二)局部分工情况

设工业品生产者自给x1(或x2),这样便有==l2=0,因此通过简化式(1)可解得:===,且仅当=时,取得最大效用

(三)完全分工情况

此时出现三种情况,但三种情况属于对称情况,不妨考虑一种:生产销售x1,消费x2、x3,于是x=x=x3=l2=l3=0,因此通过简化式(1)可解得最大效用

通过理论模型可得出结论:在交易效率达到一定程度之前,效率值的不断改进引发了城乡商贸流通市场分割的深化。反过来说,只有城乡商贸流通市场的交易效率趋同时,才能实现城乡商贸流通市场一体化发展。

我国城乡商贸流通市场的交易效率比较

(一)我国城乡商贸流通市场的发展现状与特征

表1给出了2012年我国城乡各类商贸流通市场的规模情况。自1985年以来,我国的农产品商贸流通制度开始全面启动改革,国内生产和商贸流通市场逐步放开。随之,国内农产品交易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种类也不断增多。如表1所示,2012年我国农产品综合市场数量达到715个,批发和零售市场成交额分别达到5234.56亿元和1778.31亿元,远高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水平。特别是2012年批发和零售市场成交额分别占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成交额的比重达到37%和46%,农产品综合市场份额非常高。

与此同时,我国的工业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增长,已基本摆脱了经济短缺的形势,工业品市场发展迅猛。2012年,我国工业品综合市场的数量为330个,总摊位49.5万个,成交额6464.4亿元,相比“十一五”末也有不小提升。总体而言,我国工业品综合市场在经济不断增长、投资不断提升等的驱动下,已大致形成了业态丰富、交易欣荣、设施完备、体系健全的新型局面。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农产品市场和工业品市场都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但当前仍呈现出农产品供过于求、工业品供不应求的情势,可见商贸流通市场不均衡现象普遍存在。前面的分析可知,交易效率的存在引起了城乡市场的分割,因此有必要比较我国城乡商贸流通市场的交易效率,即比较农产品市场和工业品市场的交易效率。

(二)我国城乡商贸流通市场交易效率比较

农产品市场的商贸流通行为具有自给经济和商品经济两重特性,鉴于我国的国情,农产品市场不断由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在此过程中农产品市场与工业品市场的交易效率存在较大差距,从而引发了城乡商贸流通市场分割。我国农产品市场和工业品市场的交易效率的差距主要体现了两个层面:

1.交易的主体与客体。交易主体:我国农产品市场的交易主体大多呈现规模小、形式多、群体大等特征,即参与商贸流通行为的主体较多,但规模相对偏小,层次较低,难以形成一定的交易组织。而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需经历生产者、批发商、市场中介、零售商、消费者等众多环节,由于农产品市场不完善、离散性强,必定加大了市场交易费用,降低交易效率。而工业品市场的交易主体相对完善,具有规模大、层次高、集聚性强等特点,部分交易主体更具有集团化、国际化等特性。在流通阶段,工业品市场一般实现了批发零售一体化,因此生产者可以直接通过商贸流通市场接触消费终端,能大幅降低交易费用,从而提高效率。交易客体:我国工业品市场已形成健全的体系,规模化、集聚化、标准化生产,流通加快推进,逐步形成了现代物流供应链,极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而农产品市场尚未形成规模体系,区域分割、城乡分割等问题普遍存在,增加了商贸流通过程中的障碍。

2.交易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我国农产品市场和工业品市场交易效率的差距还体现在交易的环境上,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

交易的硬环境:城乡商贸流通市场交易效率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交易载体两个方面,具体见表2。交易的软环境:城乡商贸流通市场交易效率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服务体系、制度体系、质量标准体系三个方面,具体见表3。

我国城乡商贸流通市场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一)提高农产品交易规模,建立农产品流通大网络

工业品市场能获得较高交易效率的重要原因在于交易规模庞大,而农村市场农产品交易规模化程度低也成为制约农村商贸流通市场效率提升的重要瓶颈。因此,我国各地区农村商贸流通市场改革过程中应着眼于提升交易规模。而游离态的农村市场不利于扩大交易规模,因此需建立农产品流通大网络。具体实施方案如下:积极培育壮大一批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农业经营组织,强化与农产品加工、流通等企业的协调,争取降低交易成本;积极培育壮大能引领城乡商贸一体化的商贸流通龙头企业,发挥企业主体的示范作用;积极创建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加快提升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流通便捷性、运输集中性和储藏安全性。

(二)各方协调合作,搭建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

能否搭建完善的商贸流通市场信息网络,也是衡量该市场交易效率的重要因素,而当前国内农产品市场尚未建立起这样的市场信息网络,因此搭建完善的商贸流通市场信息网络成为现阶段农村商贸流通市场改革的重要任务。

搭建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一方面能通过统一发布农产品相关信息,为农户调节产品生产交易规模提供充足信息,有效缓解农产品市场供求矛盾;另一方面能使农户通过信息网络了解国内外农产品市场运作动态,以此不断转变原有的经营理念。要搭建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政府部门需发挥重要的宣传和指导作用,相关企业应积极配合,共同推进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进程。

(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健全农产品市场制度体系

农产品市场制度体系不健全,必将导致农产品市场运作规范性大打折扣,进而降低市场交易效率。因此,要提高农产品市场交易效率,缩减城乡商贸流通市场差距,实现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就必须健全农产品市场制度体系,合理规范农村农产品市场运作,鼓励市场正当竞争,坚决取缔不正当行为,加强农产品市场的健康性。在通过制度体系对农产品市场干预的过程中,政府应积极履行自身职能,根据实际情况对农产品市场进行调控,重点规范农产品市场价格体系,切实保障经营农户权利,维护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有效性,为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1.高煜,曹大勇.统筹城乡商贸流通中农产品流通组织:失衡与纠偏[J].求索,2011(2)

2.刘徐方.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一体化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4(3)

3.孟雷.我国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的构建与运行机制探讨[J].中国流通经济,2013(6)

4.忻红,李欣钰.城乡一体化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环境分析[J].商业时代,2013(13)

F713

A

侯晓倩(1982.11-),女,汉,山东青岛人,齐鲁工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

猜你喜欢

工业品商贸流通
工业品市场营销模式创新思考分析
数字孪生与质量评价——基于工业品电商平台的创新与实践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工业品市场营销模式创新研究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流通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