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肝硬化并发胆囊结石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探索
2015-09-07母丹东罗磊杜文辉
母丹东 罗磊 杜文辉
【摘要】目的:对老年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手术临床治疗的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至2014年所接受治疗的8 5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共计55例,对照组选用开腹手术治疗,患者人数为3 0例。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均都顺利进行,没有出现死亡病例;两组病例的手术失血量、手术进行时间、患者住院时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照组高于观察组;观察组的并发症率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胆囊切除术,具有可行性;在一定的条件下腹腔镜切除手术由于开服切除手术,医师在手术选择上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适应情况。
【关键词】胆囊结石;腹腔镜切除术;肝硬化;开腹胆囊切除术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是为我院于2012年03月1日一2014年10月31日这近三年中所接收治疗的85例老年肝硬化及胆囊结石患者,其中男患者50例,女患者35例;年龄在55~82岁之间,平均(70.46±1.27)岁;各患者的住院时间持续15~45d,平均为(30.5±1.3)d。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对比之后,P>0.05差异并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方法。手术结束之后,对所有患者展开护肝、补液、预防其他并发症、抗感染等治疗,随时观察病人的肝功能变化、心率变化以及生命体征,防止患者出现肝功能衰竭,造成生命威胁;以及有胰腺炎、梗阻性黄疸、胆总管结石、胆管炎、反复发作的胆绞痛症状者,需要进行胆总管探查。
1.3 统计指标
具体的统计指标在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的出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资料记录方式采用卡方,计量资料用(x±s)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在住院时间、手术失血量、手术进行时间比观察组低,P<0.05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出现例数为3例,而对照组却有15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尿路感染、切口感染、肠梗、切口裂开、腹腔感染;观察组的并发症率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如表1。
3 讨论
由于我国目前处于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机体功能逐渐衰退,肝脏器官退化较为明显,因此老年肝硬化患者正逐年增加。主要的病理表现有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纤维隔形成、肝细胞坏死以及结缔组织增生,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与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异常变形发硬而发展为肝硬化。患病早期由于肝脏具有良好的代偿功能,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后期由于门脉高压以及肝功能损害的连带效应,对其他系统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晚期的临床表现为肝性脑病、腹水、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继发感染、癌变等合并症。致病原应多种多样,有病毒性肝炎引起门静脉性肝硬化,工业毒物或药物,营养不良导致肝细胞对有毒和传染因素的抵抗力差,长期大量酗酒,胆汁淤积,老年人的代谢障碍等原因。而任何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和造成胆汁淤滞的因素都能导致结石形成。个别地区和种族的居民、糖尿病、女性激素、妊娠、长期肠外营养、高脂血症、高脂肪饮食、肥胖、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手术后、回肠末段疾病和回肠切除术后、溶血性贫血以及肝硬化等原因都有可能引起胆囊结石。本实验对55例老年患者选择腹腔镜治疗与30例开腹治疗手段的研究与分析,得出在老年群体中,年龄与性别的对比对实验不具有实际性的帮助,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患者的手术失血量、住院时间、手术进行时间可以作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的参考指标,且实验组这些指标的数据远远小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率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表明,对老年肝硬化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要优于开腹手段,有效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率,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综上所述,对老年患者的肝硬化伴随胆囊结石的治疗,考虑患者的各项机体功能、既往史、身体承受能力等因素,在各因素满足的情况下,对患者采取腹腔镜治疗效果更好,可行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