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课标,取材生活,提高能力——以高三复习课“工业区位选择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为例谈教学设计
2015-09-07冯丽君
冯丽君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第一中学)
高三复习课的效率直接关系到高考成绩,一直是教师研究的重点。近年来,高考地理学科的试题在不断强化“能力立意”的基础上逐渐向“问题立意”转变,且试题情境的设置多源于生活实际,甚至是时事新闻、热点事件,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学科理念。因此,我在进行高三地理复习课的设计时,力求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从生活中提取素材,围绕课标来设计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业区位选择”部分的课标要求有两点:(1)分析工业区位因素;(2)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若想体现“分析”工业区位因素,教师就不能直接“告诉”学生,也不能让学生简单“说出”或“回忆出”,而是应该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为此,结合近年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我在学案上设计了下面两组问题:
(一)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1)(2)题。
材料一:蜗居秦巴山区30多年的东风汽车公司(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总部2003年9月28日正式从湖北十堰市迁到武汉(如图1所示)。
材料二: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其开始的背景是中苏交恶与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由于建设地点都太过偏僻,这种建设方式为后来的企业经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不便,但是三线建设也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重要助推器。1969年,我国在秦巴山区的十堰兴建了“二汽”。厂区分布在东西长32千米,南北宽8.5千米的二十多条山沟里。
(1)1969年,我国是出于何种考虑在秦巴山区的十堰兴建了“二汽”?
(2)结合图1,运用区位理论分析“东汽”从十堰搬迁到武汉的主要原因。
(二)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3)(4)题。
材料三:首钢1919年建厂,迄今已90年。2005年2月18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首钢实施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的方案,这标志着首钢将正式迁至新家“曹妃甸”(如图2所示)。
(3)分析首钢成为中国钢铁工业十强的优势区位条件。
(4)总结2005年首钢决定迁出北京市的原因。
问题抛出后,让各小组任选一题加以讨论,学生间互相补充完善,最后总结出“工业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土地、水源、矿产资源;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劳动力、社会协作、工农业基础;社会因素——政策、国防安全;环境因素等。并通过“首钢”和“东汽”搬迁的实例,使学生建立起“工业区位选择”是“因时而异”的,从而体现出地理学科的“时空视角”。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由学案上的两个问题体现。(1)1969年至2005年间,十堰由荆棘遍布的山沟摇身变成一个轻、化、重工业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城市,享有“车城”的美誉。分析十堰由山沟变成“车城”的原因。(2)预测首钢迁址对曹妃甸带来的影响。
在景观上,“车城”十堰远方是重峦叠嶂,近前则是高楼林立,一派现代化城市的姿态,这充分反映出工业生产会带动一个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促使相关产业的集聚,提供就业岗位,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通过北京奥运会前首钢的外迁,学生也敏感地体察到工业生产对区域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预计到曹妃甸在承接首钢搬迁后受到的影响将会有“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既顺利完成了“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课标要求,又培养了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人类的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利弊共存的,我们研究区位选择的目的就是尽可能使人类的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更多的有利影响,减少不利影响,即“趋利避害”,从而使学习本课的意义得以提升。
地理高考的能力要求为:“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掌握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在平时教学的每一节课中通过问题的设计有意识地培养,唯此,才能有望学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