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英雄
2015-09-06马骏杰
马骏杰
在北洋海军中,邓世昌是最为大众所熟知的一位管带。他在黄海大战中的壮烈牺牲举国震动,成为中日甲午海战中为数不多的正面形象。1962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电影叫《甲午风云》。在这部电影当中,邓世昌身材高大伟岸,一身正气,忧国忧民,誓死报国。拿今天的话来说,是一个有血性、有担当的民族英雄。2012年,我们国家又上映了一部新的历史影片,叫《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这部影片的男主角也是邓世昌,虽然这个邓世昌也是按照民族英雄来塑造的,但却有着与《甲午风云》的邓世昌完全不同的性格。这部影片中的邓世昌就不是一个纯粹硬汉的形象了,他正义、血性、英俊、潇洒,而且富有感情,是一个侠骨柔情的才子。
邓世昌是北洋海军“致远”巡洋舰的管带,他是广东番禺人,19岁考入福州船政学堂,从此加入了海军。北洋海军成军的时候,邓世昌在北洋海军中是一个普通的舰长,他的名气开始并不大,甚至还超不过在战场上临阵脱逃的方伯谦,因为邓世昌没有方伯谦那样有到西方留学的经历。可是后来,邓世昌却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
同时,《甲午风云》也误解了另一位管带刘步蟾,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刘步蟾成了人人唾弃的民族败类。
刘步蟾在北洋海军中担任右翼总兵兼“定远”舰管带,职位很高,是仅次于提督丁汝昌和左翼总兵兼“镇远”舰管带林泰曾而排在第三号的人物。他的家乡在福建省福州府闽侯县,16岁加入海军,考入了福州船政学堂。
在《甲午风云》和《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这两部电影中,都有刘步蟾的形象。但是,两个刘步蟾的形象却有着天壤之别。《甲午风云》中的刘步蟾是一个反面人物,他阴险狡诈,贪生怕死,他最严重的罪责,是在海战中为了自保,故意耍诡计,有意挂错信号,擅自改变北洋海军的接战队形,导致了北洋海军在作战中的混乱。但在《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中,刘步蟾却是另一个形象,他相貌堂堂,博学多才,意志坚定,海战中指挥果断,不怕牺牲,最后兵败自杀殉国,完全是一个民族英雄的形象。
我们不禁要问,两部影片的拍摄时间正好相隔50年,在这50年中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两部影片塑造的刘步蟾有如此大的不同呢?真实生活中的刘步蟾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现在我就来解开这个历史之谜。
要解开刘步蟾之谜,我们依然要从档案史料和史家的研究入手,去梳理刘步蟾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我认为,真实的刘步蟾身上有三大特点:
第一,勤奋。
刘步蟾自小勤奋好学,他考入福州船政学堂的时候成绩非常优异,有人评价他“勤勉精进,试迭冠曹偶”。从学堂毕业的时候,他的成绩是整个年级的第一名。由于成绩突出,被清政府选派出国留学,是前往欧洲的第一批留学生。在英国留学期间,他认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特别是在英国的地中海舰队实习期间,学习了英国海军很多好的东西,比如绘制海图、防守港口、布设水雷等。他管带军舰的水平,已经与英国舰长不相上下了。英国海军中将斐利曼特曾经评价刘步蟾:“涉猎西学,功深伏案。”就是说刘步蟾对西方海军的技术,他的功底已经达到很深的程度。
第二,敢为。
敢为,就是敢作敢为。首先,刘步蟾敢于仗义执言。这一点在北洋海军高级将领当中表现得非常突出。有一次,刘步蟾去进见李鸿章,建议李鸿章尽快购买铁甲舰。此时,李鸿章正为购买铁甲舰耗费太多而苦恼,就对刘步蟾说,你这个建议很好,但是如果我不采纳你这个建议你会怎么样呢?刘步蟾一听这话就急了,说,您身居其位,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如果我们平时不注意做好战争准备,一旦战争爆发,国家遭遇危难,这个责任应该由谁来负呢?意思就是说,你能负起国家危难这个责任吗?这话说完之后,让在场的人都是大吃一惊。刘步蟾仅仅是一个舰长,而李鸿章却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刘步蟾用这样的口吻说话,这可有点冒犯的意思。大家都为他捏了一把汗。然而李鸿章也感到刘步蟾说得有道理,听完了这话之后,不但没有生气,而且被刘步蟾的勇气所感动。
其次,刘步蟾敢于坚持原则。李鸿章聘请了很多外国人担任北洋海军的教习,这些外国人中,有些来北洋海军是别有用心的。英国人泰莱就是这样的人。他在北洋海军中的职位是总教习、德国人汉纳根的顾问兼秘书,他总想寻找机会掌握北洋海军的控制权。有一次,他给提督丁汝昌提了一个建议,他说,现在智利这个国家生产的舰艇质量非常好,中国能不能从智利买八艘军舰,然后组成一个舰队,这个舰队与北洋舰队相互配合,其战斗力会大大增强。为保障这个由八艘军舰组成的舰队的管理和训练,我来担任舰队的提督。这就暴露了他控制这支舰队的野心。刘步蟾看到了这一点,就坚决反对,使得泰莱企图没有得逞。
还有一件事,泰莱是汉纳根的秘书,与汉纳根关系很好。眼看汉纳根的总教习职位就要到期,到期之后由谁来接替他,丁汝昌正在考虑这个问题,但是犹豫不决。汉纳根就悄悄地告诉泰莱,他说我这个总教习职位到期后,我就推荐你来接替总教习职务,这正是泰莱期待已久的。关于这一点,又被刘步蟾发现了。刘步蟾赶紧找到丁汝昌,说泰莱这个人不可用,他有野心,将来总教习的职务可千万不能交给他。丁汝昌听了这话,下定决心,坚决不用泰莱。这样一来,泰莱更加对刘步蟾耿耿于怀了。这件事说明,刘步蟾在事关国家利益的问题上,是毫不让步的,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和原则性。
第三,忠勇。
刘步蟾在几十年的海军生涯中,始终忠诚于国家,他无论是赴欧洲督造舰船,还是率舰执行重大任务,均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己任。在黄海海战中,他督率“定远”舰,誓死抗敌;在威海保卫战中,他协助丁汝昌,坚守威海基地,在目睹败局无可挽回的时候,毅然仰药自杀。
这就是一个真实的刘步蟾。
既然刘步蟾是一个勤奋、敢为、忠勇之人,那么为什么电影《甲午风云》把他作为一个反面人物来塑造呢?这其中到底有什么隐情呢?
这件事情与刚才我提到的那个英国人泰莱有直接关系。
泰莱是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保卫战的亲历者。战争结束以后,他回到中国海关,继续供职,一直到1920年才回到英国。就在他回英国的前后,泰莱开始撰写回忆录,回忆录的名字叫《在中国前线》。在他这部回忆录中,泰莱详细地描述了他在北洋海军中的经历,特别是他描述的一些战争的细节,颇引人关注。我在研究泰莱回忆录的时候发现了两个明显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在回忆录中,泰莱丝毫不提“定远”舰的战功。“定远”舰在海战中立下的战功,是有目共睹的,在很多史料中都有大篇幅的记载。而泰莱却只字不提,显然他是有意的。
第二个问题,泰莱在叙述海战的经过时,给刘步蟾编织制了一顶大“帽子”,说刘步蟾在战争中贪生怕死,在北洋海军接敌的过程中故意挂错信号,故意改变战斗队形,导致了黄海海战的失败,把战败的责任直接推给了刘步蟾。
那么,泰莱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认为,泰莱这样做,是对30多年以前刘步蟾阻挠他控制北洋海军权力的报复。
泰莱的回忆录于1929年在英国出版,并在欧洲广泛发行。后来又流传到了世界各地,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1931年,中国有一个历史学家叫张荫麟,到美国学习,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了泰莱的回忆录,当他看到与甲午战争有关的若干细节时,感到作为战争亲历者的叙述,这些资料有很大的史料价值,应该把它翻译到中国来,供历史学家研究甲午战争时加以参考。于是在回国以后,张荫麟就把泰莱回忆录中有关甲午战争部分翻译成中文,在国内一家非常有名的杂志上发表了,这个杂志就是《东方杂志》。
泰莱回忆录在国内的发表,在历史学界产生很大的反响。为什么?因为当时在国内有关甲午战争、甲午海战的史料非常缺乏,不像今天这样丰富。而泰莱呢,又是战争的亲历者。所以,人们对泰莱的叙述是非常相信的,甚至把它作为信史在国内广泛传播,就这样,刘步蟾的反面形象就在人们的思想中逐渐形成了,所以也就有了电影《甲午风云》对于刘步蟾反面人物的塑造。
可是,改革开放以后,历史学界的思想空前解放。随着大量史料的不断出现,很多历史学家开始对历史上的遗留问题重新进行研究,刘步蟾的问题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史学家的视野。一些史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泰莱在回忆录中对刘步蟾的描述和评价,是不真实的,是别有用心的。比如黄海海战中故意挂错旗帜,故意改变战斗队形,都是不存在的。无论是升旗发令,还是选择战斗队形,都是丁汝昌做出的慎重决策,绝不是刘步蟾的擅自所为。再比如,说刘步蟾在黄海海战中贪生怕死,也是不实之词,相反,史料记载,海战中刘步蟾面对五艘日舰的环攻,“率队猛战”,几乎将日舰“松岛”号击沉。有鉴于此,史学界对刘步蟾进行了重新评价,将刘步蟾的冤案彻底翻了过来,也就有了《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中刘步蟾英雄形象的塑造。
(选自《甲午!甲午!》,中华书局2015年6月出版。标题为编者所拟,有删节。作者现为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军事历史与军事思想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