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探究活动”,演绎精彩政治课堂
2015-09-06洪鸿文陈焕城
洪鸿文 陈焕城
自新课改后,一线教师从许多渠道探索让政治科课堂更鲜活、更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利用各种课外资料,丰富课堂教学素材,将网络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新”与“满”上做足文章。“新”即教学素材新颖、时政性强、生活化凸显;“满”即课堂容量丰盈、翔实,声、光、电、画全派上用场,个人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同步,课堂上每个学生似乎都“动”起来,没一点“多余”的时间,“满”得让人喘不过气。但是,教学效果如何呢?在与授课教师交谈中,我们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新课改后教师课前准备很累很累!课本中要求学生掌握的文字、文段因“少”而不得作补充,教师担心遗漏了什么,而学生则集体吐糟:多媒体教学声、光、电、画轮番“轰炸”,很少有独立思考余地。在应对中考“实践探究”题时显得束手无策……这些困惑与纠结其根源就是教师忽略了一个最本真的问题,即政治科课程资源编写意图及应用。
现行初中政治课程资源包括政治教材中必须掌握的粗体字部分、“活动探究”“相关链接”与“名言警句”四部分。粗体字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也是考试命题与答案的依据。而前面所说的问题症结在于政治课程中每一章节、每一框题“粗体字部分”很少,似乎是“减负”,而教师为应对考试一方面不遗余力从课外补充相关材料,让课堂有话可“说”;一方面尽最大可能从这些“粗体字部分”挖掘素材,咬文嚼字解读;自己组织“活动探究”参考答案让学生照搬照抄,而“相关链接”“名言警句”作为课外读物,让学生自行欣赏(甚至认为可有可无),这就是新课改后政治科课堂教学又一固定模式。通俗地说:那就是旧瓶装新酒。
一、解读新课改课程资源编写意图
教师必须在备课、教学过程中明了其编写意图,并依据实际(不同年级、地区)灵活操作,借助现代先进教学手段,激活政治课堂。学生掌握课内基础知识,并能将理论内化为行动。那么,新课改后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编写意图是什么呢?我个人的观点是:掌握课本中“粗体字”,运用“活动探究”栏目,理解“相关链接”,解读“名言警句”。后三部分有机融合,共同服务课本中粗体字部分的教学这一核心。简言之就是一核心、三驱并进。
二、巧用“活动探究”是领悟课程编写意图的关键
现行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本,每一框题设置“活动探究”三至五个,设置在课本开头的“活动探究”,作为新课的导入,如果框题内知识点多,那依次设置第二、三、四个“活动探究”。在框题结束前或后,作为框题知识点的小结归纳,或为进入下一框题埋下伏笔。而课程标准对完成每一个活动探究都作了“设计意图”“操作建议”“注意事项”的提示,教师要明了每个活动探究的设计意图及注意事项,灵活参考操作建议,有效开展探究。
三、在“活动探究”教学上做足文章
1.全方位解读“活动探究”的设置目的
第一个活动探究”以问题情景呈现,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教学过程是围绕解决基础知识(名词、政治概念等)。学生在交流、合作、探究中引发了思维的碰撞,探究结束后,我向学生展示正确的政治观点,并提出建议,引领学生重塑正确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2.组织、安排“活动探究”
我把新课改的理念与本人20多年一线教学的成功手法有机整合起来,在教案本上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彩排”,反复推敲每一环节,力求课堂上给学生营造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氛围,改变传统“注入式”教学,使学生脑、手、目、嘴、时、空“六大解放”。各类活动的探究形式灵活多样,特别是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活动探究的教学更直观形象,给学生打开了一扇扇知识窗口,使“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成为现实,教学实现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结合,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科的兴趣大大提高。
3.课改前的思想政治教材存在“繁、难、偏、旧”等弊端,而现行思想品德科“教材的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体现本地区发展水平和儿童身心发展,教材知识点精简了(学生“减负”)
但是,要使教材知识完整、学生实践探究能力提高,只有通过“活动探究”去扩充教材的内涵,让学生认识、理解、运用书本理论去分析解决问题。通过学生自身探究,比老师自导自演(或按书本讲授),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
总之,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以“活动探究”为平台,演绎精彩政治课堂,服务知识点的教学。这种研究性教学,正是陶行知老先生创造教育和生活教育的现代解读。师生共同探究活动、掌握知识点,教师从“教教材”转为“用教材”,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大大提升,思想得到升华、品德得到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