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陵戏进入地方高校传承的探究和思考

2015-09-06王桂芹

戏剧之家 2015年15期

【摘 要】巴陵戏是我国第一批入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其当下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新的传承方式和传播场域的寻找成为必然。而地方高校本土化教育尤为强调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为包括巴陵戏在内的我国地方戏曲进入高校传承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巴陵戏;传承方式;高校传承

中图分类号:J80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8-0032-02

巴陵戏曾是流行于湘、鄂、赣三省交汇处的38个县市的地方大戏,目前是湘东北地区戏剧的代表,也是湖南省重要的戏曲剧种之一。历史上,她以丰富众多的剧目、完整独特的声腔体系、性格鲜明的舞台语言、鲜活灵动的表演赢得当地人民群众的广泛喜爱。作为我国戏曲音乐艺术的优秀遗存,巴陵戏于2006年顺利入选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1世纪之初,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迅速展开,逐渐形成由政府主导、各级政府文化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模式,在完善立法、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确定传承人、组织各类宣传和演出活动的同时,不断尝试多种方法和形式,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有效途径。巴陵戏也在这种保护发展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中得以复苏,但是否能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力还需时间的检验。

一、巴陵戏现状不容乐观

据巴陵戏艺人相传,明末时期岳阳洪胜班的生角大王洪玉良是巴陵戏的创始人。巴陵戏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亦经历了“昆腔-诸腔杂调并存-以弹腔为主,兼唱昆腔、杂腔、小调”的发展过程。虽然巴陵戏作为地方戏曲剧种,其影响和传播范围不及豫剧、评剧、黄梅戏等其他地方剧种广泛,但因其有着较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唱腔,是我国戏曲大家庭中重要的成员之一,其声腔的演变过程既镌刻着时代的印记,也标记出其在我国戏曲发展史上的位置。

巴陵戏兴盛时期著名的专业班社有“巴湘十八班”“巴湘十三块牌”等,从业人员达八百余人,业余科班和班社更是遍及城乡、茶楼酒肆,受到当地群众的极大厚爱。但上世纪社会的动荡使巴陵戏剧团班社骤减,有代表性的新、老岳舞台也退居湘西,活动区域受到限制,成员纷纷加入到抗日救亡的斗争中去。新中国成立后,巴陵戏设有两个专业剧团,1977年以后仅存岳阳市巴陵戏剧团。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巴陵戏的代表性剧目有1986年的《血沃秦川》、1992年的《胡马啸》、1996年的《弃花翎》,这些剧目分别获得多项大奖,也为巴陵戏剧团赢得“天下第一团”的美誉。但随着社会的经济改革和发展趋势,巴陵戏亦同我国众多的地方剧种一样遭遇了后继无人的发展危机。巴陵戏被列入我国第一批非遗名录,不仅因为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更因为它已处于濒临灭绝状态,“天下第一团”的美誉和无奈并存!如何在国家政策扶持下让其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展露其鲜活的生命力,这是一个紧迫的问题。

2011年底,岳阳市以整合资源、集中打造文化品牌为目的,将原岳阳市巴陵戏剧团、岳阳市花鼓戏剧团以及歌舞团进行资源重组,成立“岳阳市巴陵戏传承研究院”。三个单位组合而成的巴陵戏研究院对巴陵戏的当下发展具体起到哪些作用?其班社、人员、演出的实际情况如何?

首先,剧团演出人员青黄不接。其中剧团的骨干力量是1979年湖南省艺术学校增设的巴陵戏剧科培养的学员,年龄多在45岁左右,之后的25年未再开班,直到2004年才招收了十几名小学员。但就目前的演出来看,这些已经成长起来的年轻演员基本功尚浅,音乐唱腔和表演水平和中年演员差距较大。其次,舞台演出不活跃,常演剧目不多。再者,演出定位未能考虑市场。目前巴陵戏演员的演出活动多以行政性任务演出为主,例如迎春联欢晚会、旅游点戏台的宣传性演出等,演唱的多是为古诗词创编的戏歌,从韵味和咬字发声上已和巴陵戏相去甚远。

除此之外,由于剧团编制所限,人员配置不健全的矛盾也成为困扰剧团发展的核心问题。鉴于以上种种,巴陵戏当下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

二、地方高校为巴陵戏的传承开辟了新场域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已进入学校教育惠及全民的时代,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普及,为我国非遗代表作的继承和发展开辟了新的场域。

(一)戏曲类非遗项目在高校传承传播的需要。戏曲是集多种艺术手段于一身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巴陵戏凝结着所在地域的民风习俗和当地的传统音乐特点,以其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在我国戏剧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其加以传承和发展是保有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构筑多元文化价值理念的有效方式。巴陵戏的传承目前仅局限于巴陵戏传承院团的传承,其系统性和延续性的缺失抑制了自身的传承和发展,而高校的教育和传承方式为戏曲类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开拓了新场域。

(二)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本土化办学特色的需要。我国音乐教育制度在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中,将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弘扬并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作为重要内容,指出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地方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项目)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

在我国实现本土化特色办学的过程中,地方高校成为了主力军。地缘优势为高校民族民间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基础,包括巴陵戏在内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自身的多重文化价值,成为地方高校本土化办学实践的重要内容。

(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实践平台。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专业于2012年被确定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以培养区域应用型音乐人才为目标,实践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本土化办学理念。其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成为课程体系改革中的重要任务。针对民族民间音乐课程而言,之前的教学内容主要沿袭我国专业音乐院校或师范类院校的模式,尽管戏曲艺术的综合性远远高于民歌、说唱、器乐等,但对其内容的学习多为简单的唱腔和剧种介绍,所占比重甚微,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求知渴望,因此对本地区的代表剧种巴陵戏的开发和利用存在较大的空间,巴陵戏的引入和实践将大大丰富教学资源,以学生直观和亲身的感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上可知,将巴陵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纳入高校教育体系,不仅使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保有本土化办学的特色,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提升校园文化意蕴,同时为巴陵戏等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拓宽了传播传承途径,达到高校教育传承和传统文化传播的双赢!

三、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契机

对巴陵戏这一非遗项目来说,传承方式的选择是其当下是否能得到合理传承、关系其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巴陵戏作为湖南省的重要戏曲剧种之一,是本区域地方戏曲的代表,其原有传承方式的选取和沿袭以及衍变,都将成为新时期传承方式选择的借鉴和依据,但如果仅停留在以前原有的传承方式上显然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如何让这一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在新时期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是巴陵戏从业人员和音乐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的选择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每一项非遗项目都有自身的生存小环境,其传承过程的特征和制度都会在大同下存在小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小差异才铸就了它们属于自己的特性;而这些小差异,也许就是寻找和解决传承问题的突破口。

21世纪之初,我国教育制度改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开展,不仅为传统音乐的保护,更为地方高校传承发展传统音乐文化提供了重要保证,包括巴陵戏在内的传统音乐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慢慢迎来了新世纪的曙光。而2014年4月1日教育部发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更提出了“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旨,这为包括巴陵戏在内的我国戏曲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作者简介:

王桂芹,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

课题项目:2012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非遗视域下巴陵戏的保护和传承研究”(批准号:12YBA156);

2014年湖南理工学院教研教改项目:“基于‘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民族民间音乐课程资源开发和实践”(批准号:2014B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