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萧光远年谱

2015-09-06龙先绪

贵州文史丛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道光

龙先绪

摘 要:萧光远(1804~1885),贵州遵义人,清道光至光绪时期比较重要的教育家、学者、诗人。著《周易属辞》十二卷,《周易通例》五卷,《周易通说》二卷,《易字便蒙韵语》一卷,《禹贡拣注》二卷,《毛诗异同》四卷,《汉书汇钞》二卷,《六行家谱》三卷,《鹿山杂著续编》一卷,《鹿山诗草》四卷,但学术界对他关注甚少。本文根据所搜集的相关资料,对他的生平事迹进行钩稽,并扼要介绍其交游情况。

关键词:萧光远 年谱

中图分类号:K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5)01-103-112

嘉庆九年甲子(1804年) 一岁

十月初七日,生于遵义县北乡北隅里毛氏龛鹿屯山下台上住宅。后取字吉堂,别号鹿山野人。

五月十二日,父正坤三十岁。光远曰:“先君字至元,状貌魁伟,秉性慈祥,任事果确,孝亲信友,轻财好义。孜孜教子读书,饔飱不继,亦不少辍。酷好儒术,若天性然。”

十二月初一日,祖父玺五十四岁,光远曰:“先王父字廷员,行五。幼学,壮游滇蜀,年五十,家事付先君,优游自适。为人品貌端方,从容有度,性嗜酒,少饮辄醉,清谈娓娓。善忍让,常因事,酒间笑语曰:‘他强由他强,我弱仅我弱。我弱比唇存,他强同齿落。自谓平生未打人一掌,骂人一语,故乡里咸称长者。”

六月十九日,妻徐氏生。

是年:六月,河南郾城进士赵遵律任遵义知府。遵义府登贤书者七人:王文凤、张书绅(更名晋阳)、李作梅、王簵(后官江西知县)、唐源阳、颜廷彦(后官甘肃知州)、曾正纲(后官铜仁训导)。

嘉庆十年乙丑(1805) 二岁

是年:贵筑进士周际岐任遵义府学教授。河南夏邑廪贡胡德英任遵义县知县。

嘉庆十一年丙寅(1806年) 三岁

是年:三月初十日,郑珍生于遵义县西乡天旺里河梁庄玉罄山下大田坎草屋中。

嘉庆十二年丁卯(1807年) 四岁

是年:遵义府登贤书者二人:马蕃书、陈嘉谟(后官清平教谕)。

嘉庆十三年戊辰(1808年) 五岁

是年:正白旗满洲福宁阿任遵义知府。遵义府登贤书者三人:蹇章、宦廷铨、杨之愉(后官福建知县,改官郎岱厅训导)。

嘉庆十四年己巳(1809年) 六岁

十一月二十三日,祖母徐太孺人卒,年六十四。

是年:瓮安举人文思湛署遵义府学教授。

嘉慶十五年庚午(1810年) 七岁

是年:镇远举人鄢国株任遵义府学教授。遵义府登贤书者二人:曾广涵(后官山西山阳知县)、黎恂(后成进士)。

嘉庆十六年辛未(1811年) 八岁

是年:五月初三日,莫友芝生于独山州兔场。

嘉庆十七年壬申(1812年) 九岁

九月二十日,二弟仪远生。光远曰:“二弟字象堂,卒咸丰甲寅十月十三日,时因齐团堵贼阵亡,与伯兄合墓,入祀义民祠。”

十月初七日,生母李孺人卒,年三十三,葬庙林乳。

嘉庆十八年癸酉(1813年) 十岁

是年:遵义府登贤书者三人:张书岩、金正钿、何杰。

嘉庆十九年甲戌(1814年) 十一岁

是年:赵遵律复任遵义知府。

嘉庆二十年乙亥(1815年) 十二岁

三月二十五日,三弟馨远(字德堂)生。

冬月二十九日,继配马氏生。

嘉庆二十一年丙子(1816年) 十三岁

是年:十月,云南大姚进士刘荣黼任遵义知府。铜仁孝廉方正万世超署遵义府学教授。遵义府登贤书十一人:萧韶鸣(后成进士)、吴瑞征(后官安化教谕)、余芝(官广东知县,改开泰教谕)、赵国銮(后官贵筑训导)、张廷杰(后成进士)、张元弼(后官安平教谕)、周文言、张元勋(后官务川教谕)、龚璁(后成进士)、吴德征(后官广西知县)、唐树义(后官甘肃兰州知府)。

嘉庆二十二年丁丑(1817年) 十四岁

正月初五日,四弟英远(粲堂)生。

是年:安化县举人符克闾任遵义府学教授。

嘉庆二十三年戊寅(1818年) 十五岁

是年:遵义府登贤书者五人:孙士鹏、熊秉金、陈在元(后成进士)、杨动勋、张应远(后官都匀府学训导)。

嘉庆二十四年己卯(1819) 十六岁

是年:吴书成任遵义知府。遵义府登贤书者四人:杨元怀(后官直隶知县)、吴凤鸣(后官安南县教谕)、吴朝东(后官平越州教谕)、王照久。

嘉庆二十五年庚辰(1820年) 十七岁

从李宝堂(字森斋)先生学。李先生年已逾六十矣,授课外,终日静坐案,惟《性理》、《素问》两篇,俯而就,仰而思,时或手记,未以示人。

道光元年辛巳(1821年) 十八岁

是年:杜友李任遵义知府。遵义府登贤书者九人:王正联、梁宗鲁、夏国琦(后成进士)、李耀邦(改名萼辉,后官镇宁州教谕)、温纶沛(后官独山州训导)、王廷荫(后官浙江盐大使)、刘廷皋(后官福建知县)、张廷椿、任清臣。

道光二年壬午(1822年) 十九岁

是年:正红旗汉军人于国珍任遵义知府。普定拔贡陈云龙署遵义府学教授。郑珍补县学弟子员,旋食廪饩。遵义府登贤书者六人:祝文震、张晋涵、赵鸣枝、令狐朝重、丁一德、杜芳翰。

道光三年癸未(1823年) 二十岁

岁试,入遵义县学。

是年:十月,独山州进士莫与俦任遵义府学教授。

道光四年甲申(1824年) 二十一岁

是年:陕西三原监生武占熊任遵义知府。八月十一日,蹇谔生于郡城。

道光五年乙酉(1825年) 二十二岁

贵州乡试,中试第三十五名举人。

是年:郑珍选拔贡。遵义府中举者还有:杨连汉、李蹇臣(栖凤)、皮文炳(后官郎岱厅训导)、赵鸣语、杨培国、陈汝骥、洪应奎、黎恺(后官开州教谕)、任之棨、王廷蔼(青藜)。

道光六年丙戌(1826年) 二十三岁

七月二十四,父卒,年五十二,葬鹿山。

秋,偕李蹇臣赴京应试,在京城初识唐树义。

十二月十三日,长子永京生。改字景东,一字子祁。

道光七年丁亥(1827年) 二十四岁

春闱落第,归里。

是年:湖北安陆贡生张光郢任遵义知府。十月初三,黎庶焘生。

道光八年戊子(1828年) 二十五岁

授徒天坐山。

是年:于国琇任遵义知府。八月十七日,蹇訚生于郡城。

道光九年己丑(1829年) 二十六岁

授徒天坐山。

是年:湖北金溪举人邓应台署遵义县知县。三月二十一日,唐炯(字鄂生)生于湖北天门县岳家口,其父树义知天门县事。

道光十年庚寅(1830年) 二十七岁

授徒天坐山。

是年:唐子英(敏)中举。

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 二十八岁

馆郡城唐源涚(和之)家。

是年:莫友芝中举。

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年) 二十九岁

馆郡城唐源涚(和之)家。

是年:镶红旗满洲人文明任遵义府知府。冯正杰(子玉)中举。

道光十三年癸巳(1833年) 三十岁

馆郡城唐源涚(和之)家。

道光十四年甲午(1834年) 三十一岁

授徒唐氏姻亲梁听松塾。晤唐子英(敏)于梁塾。

是年:湖北黄陂刘绍琯任遵义知府。

道光十五年乙未(1835年) 三十二岁

授徒唐姻梁听松塾。

是年:文明复任遵义知府。唐子英(敏)大挑分得蜀省。

道光十六年丙申(1836年) 三十三岁

授徒唐姻梁听松塾。

是年:正黄旗汉军人存杰任遵义知府。十一月,浙江山阴监生平翰任知府。

道光十七年丁酉(1837年) 三十四岁

授徒唐姻梁听松塾。

是年:郑珍、杨蔚本中举。八月十五日,黎庶昌生。后黎庶昌撰《萧吉堂先生墓志铭》。

道光十八年戊戌(1838年) 三十五岁

唐子固(树干)、唐子英(敏)兄弟延课其子侄。在郡城西南石家堡,原郑氏营基处。子英以其不饮酒,颜曰“醉经”。光远因其名斋:曰扩、曰谦、曰复、曰讷、曰活。继增二斋:曰恒、曰孚,并各作铭。

因答诸子问《易》,欲拣众说,手辑一编以便讲习,旋抛弃旧说,专取经文研读,将同句、同字、同旁、同音及不同字,分类抄集,又把全《易》一千三百三十六字,根据《说文》逐一比勘,编成《易例注》若干卷。用十六年功夫,成《周易属辞》十二卷、《周易通说》五卷、《周易通例》二卷。

重五,自郡城归乡省墓,偕梅溪从叔游鹿屯山,萧氏祖墓在东麓间。于族邻饮蒲萄酒,醉醺醺出游,循东冈而上,循西山而下。

中秋,作《醉经山房述怀诗并示诸子》,有句云:“良宵月皎皎,四顾天宇廓。生徒环侍坐,同结读书乐。对月复有怀,仰愧而俯怍”。

知府平翰设修志局,广延邑之贤士,光远寂不闻声息。

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 三十六岁

唐氏课子。复增三斋:曰敬、曰恕、曰三益。

某日,游城外白田归,偶迟,城门闭,偕莫友芝同坐门下,纵言及汉宋两家之学,友芝笑谓曰:“自有此门,曾有人深夜讲学否?”劝著书,谓吾辈不偶于时,著述立言,庶几不朽。时方注《易》,就宿唐塾,出稿商量。此为订交之始。友芝旋卜居碧云峰下,望衡相对,往来遂密,《易》注偏旁、谐声,补救实多。

是年:八月,广东顺德拔贡黄乐之任遵义知府。

道光二十年庚子(1840年) 三十七岁

唐氏课子。

是年:安徽桐城举人潘光泰任遵义县知县,与郑珍、莫友芝交好。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1841年) 三十八岁

唐氏课子。

二月十一日,次子永佑(助之)生。

道光二十二年壬寅(1842年) 三十九岁

唐氏课子。

五月十九日,妻徐氏卒,殯北门外大石堡,卜地久不就。甲辰冬月二十一日归葬鹿山二世祖墓之左。

晚秋,偕季弟馨远及潘、杨二生小饮桃溪寺中。

道光二十三年癸卯(1843年) 四十岁

唐氏课子。增一斋曰新。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1844年) 四十一岁

唐氏课子。唐子英(敏)官蜀之冕宁知县,作《送唐子英敏孝廉官蜀序》。

八月十五日,祖父卒,年九十四,葬鹿山。

是年:杨裕本、宋魁廷中举。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1845年) 四十二岁

唐氏课子。

钟蔚轩(秀灵)副贡遣子鸣岐、侄鸣峰来学。

是年:李蹇臣(仪轩)选务川教谕,冬履任。

道光二十六年丙午(1846年) 四十三岁

唐氏课子。

二月初八日,继母田孺人卒,年七十二,葬大溪里六甲地名干湿溪交几山。

荷月,遵义知县山东登州举人杨兆奎(云浦)为《周易属辞》作序;门人马宗周、唐起蔚、刘兆彭书。

是年:蹇谔中举。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1847年) 四十四岁

唐氏课子。增二斋:曰惕、曰含。

孟秋,提学使昆陵丁虚园(嘉保),见所著《周易属辞》,因以焦氏《易林》句为赞,题其简端。

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年) 四十五岁

唐氏课子。唐子英丁忧归里,草堂五间为外戚夏氏居。

十二月初五日,伯兄卒,年五十四。光远曰:“伯兄,字春堂,初业儒,应童子试不就,改习医,岐黄诸书靡不殚究。为人刚方,治家勤俭有父风。命蹇,生数子皆夭,予劝娶妾,遭继母丧而止。兄旋殁,予议将来兄弟中多子者为之嗣。”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1849年) 四十六岁

唐氏课子。

春,移讲堂山麓,更题曰“畲经”。新旧数十间,与前相仿,士之来游者如故。

八月十七日,胡长新、王子觐,夜坐莫友芝影山草堂,乘月相访,时沉阴者三夕矣。

是年:唐炯(鄂生)中举。门生刘兆彭成拔贡,朝考,官江苏知县。

道光三十年庚戌(1850年) 四十七岁

唐氏课子。唐树义来遵义省墓建祠时,不时晋谒,以所编易注请正,树义极赞赏,许必传,语人曰:“吾乡留心学问者,质朴乃尔”。

咸丰元年辛亥(1851年) 四十八岁

唐氏课子。

仲春,受业唐起蔚作《周易属辞》书后。

长子永京,岁试入遵义县学。

夏,门人力请付梓《周易属辞》。冬,装订竣。

七月初五日,东汉经学大师郑玄一千七百二十四年诞辰,受莫友芝招邀,与郑珍、宋魁廷、杨开秀等共祭祀于湘川讲舍。

九月,莫友芝为《周易属辞》作序。

是年:黎庶焘中举。门人马宗周中举。即选知县,遇缺先选知州,赏戴蓝翎。

咸丰二年壬子(1852年) 四十九岁

唐氏课子。

是年:浙江觐县举人楼一枝任遵义县知县。

咸丰三年癸丑(1853年) 五十岁

唐氏课子。

阳月,李蹇臣(仪轩)为《周易属辞》作序。

阴生月,受业马宗周作《读〈周易属辞〉书后》。

满月望二日,自序《周易属辞》。

撰《醉经山房记》云:“其地高旷,郭外红花、湘山、桃源、凤岭、龙山皆日在目中,斋外浓阴生香不断,飞花常错落几案。好鸟侵晨唤起,寒来啄冬青子,啾啾有声。最上层,子英先于树下置石桌一,凳二,支竹棚其上,时招宾客游饮。予暑日读书其间,与学子讲论,竹阴满地,清风徐来,飘飘盖欲仙也。斋前古株,鹊巢层叠,新雏数飞,相与状时习之学焉。有蜂飞住,子英戏作《蜂王赞》祝之,延分十数桶,午衙遍闹,时触纸窗,采香酿蜜,有蛾子时术之趣焉。远近来游,祁祁济济,一时讲席称盛。或谓子英隆造学士,此其见端也。”

是年:莫友芝主湘川书院讲席。

咸丰四年甲寅(1854年) 五十一岁

八月,桐梓杨龙喜起义,旋攻占遵义雷台山。遵义县北乡大溪里李七王、舒犬附之。毛氏龛逼近其地,有先通领札者,人心皇皇。光远授徒郡城,闻警还乡。本里武生陈绍升,先同生员苟炳文、向宠光、杨蔚林,监生李久寿,武生刘秉忠、孙应奎及乡人能事者,树帜当场,声威颇壮。李、舒乘间张诏“先驱过市供酒食以顺我者保家”为辞,人多附之。光远愤然曰:“此大义不明也”。

八月十八日,集团首告之曰:“人各顺贼,将人人为贼矣。此亡身灭宗之道,而谓可保家乎?乌合之众,大兵至必鸟兽散。纵使陷城,乡团尚足自保,退缩观看决非长策,愿诸君各释嫌疑,戮力同心。吾乡有从贼者众,擒杀之,团首徇贼亦然。”

九月初一暮,李、舒队宿场,光远飞书欲歼之,谋泄,阵斩四人,生擒十余人,讯实杀四人。抄团规数十条,在萧公庙竖“和气团”旗,会者万余人,北通永安,西接沙溪,横亘百里,隔绝雷台山消息。李、舒队愤且畏,多方约义划界,不相侵犯。而“和气团”方捕杀甚急,李舒队益生心。请弁弹压,当事者迟疑不决,雷台起义军乘官军休暇,调六七千人分九路进攻,“和气团”不能自守,各隘告急。

十月初一后,连日交锋,团勇竭力难支,起义军破疏篱丫,进三叉坝,破滥泥丫,烧底水,围鹿屯山,烧芭蕉水,破沙树湾,窜芝麻坪,购捕团首,远方戚友同姓,皆以私通毛氏龕为罪名,团丁各窜。光远弟仪远等二十多人死难,子永京、门人宋瑸等星夜奔赴忠庄铺赵军门营,光远走西乡花苗田王安国团守求援,旋入郡城。

是年:江苏金匮吏员顾昆扬任遵义县知县,乱定北巡,毛氏龛民以死伤烧毁状上,顾泫然曰:“吾知毛石龛团练最为出力,罹祸最惨,其免一岁粮,阵亡者建祠祀之,以慰忠魂。”正月,唐树义在湖北與太平军作战死。十一月初十日,蹇谔战死于桐梓柿冈。

咸丰五年乙卯(1855年) 五十二岁

正月初七日,长孙男萧斯绳生。

长子永京,以团练功保举府经历县丞,归部即选。

乱后,郡城湘川、培英、育才三书院聚府北龙楼山下玉皇观内。偕李蹇臣(仪轩)、莫友芝等倡诗会,未尝一日离,朋友之乐,于斯为甚。

是年:贵阳举人翟德观任遵义府学教授。刘从矩任府学训导。

咸丰六年丙辰(1856年) 五十三岁

湘川、培英、育才合并一堂,偕莫友芝、李蹇臣(仪轩)主讲其间。

初夏五日,偕陈雨亭作霖教谕、李蹇臣及诸同好雨集莫友芝影山草堂,约自今日始,越十日一阄题分韵。光远诗云:“讲习藉元室,衡宇连山堂。更有素心侣,两家同绿杨。相过略形迹,来学通门墙。重为十日约,诗酒增乐方。忆昔辛壬岁,浮浮一肴香。良朋遽悠邈(辛亥、壬子与郘亭及宋鳌峰、杨文香三山长为一肴会,食具止粉蒸一事,今鳌峰、文香睽别久矣),戎马还苍黄。四民尽失业,忽忽几经霜。今春理横舍,院席亦再张。滥竽愧蒙拙,旧学重商量。四邻未休兵,我邑幸小康。积雨众山绿,当时皆战场。珍重今日欢,临风生慨慷。”

仲夏,翟宣三德观、刘心斋从矩,顾黻堂廷纶、陈雨亭诸学博、李仪轩蹇臣、莫子偲友芝、唐子固树干、周敬之纯熙、蔡念皇继序诸友集云麓精舍饮芦酒,作七言古风一首。

某日,饮酒陈雨亭作霖学博寓斋,醉歌。是日邑令顾昆扬赋亭送诸生于馆,以湘川、培英两书院燹毁未复,育才虽仅存,又倾隘,乃请三山长集学试棚成礼。李蹇臣、莫友芝亦有诗。

六月六日,招众人饮于云麓精舍,分体咏诗,莫友芝成《芦酒》三首,又附考于后。

秋热,集同人云麓精舍,作七言古风一首,有句云:“碧云峰下有精庐,与君同此避秋虎。”

八月中,观南城获,和陶《丙辰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韵。

是年:顾廷纶任遵义府学教授。陈作霖任遵义县学教谕。

撰《北乡毛氏龛义民祠记》。

咸丰七年丁巳(1857年) 五十四岁

主郡城讲院。

夏,萧氏族谱定稿。光远穷年舌耕,惟腊杪正初及祖父生忌日,操管追述先世,并列条规,为家居日用之便览,随命三弟馨远、子永京分部录出,藏箧多年,弟促定稿以完先志,乃芟繁就简成三编:一世系,类族也;二家言,垂训也;三家志,记事也。取《周官》孝友、睦姻、任恤之教,题曰《六行谱》。

闰五月初三日,偕李蹇臣送莫友芝入贵阳刘书年仙石守幕。

三弟馨远由郡归理农,造屋五间。

咸丰八年戊午(1858年) 五十五岁

主郡城讲院。

是年:十二月初一日,莫友芝北上,从此不复相见。

咸丰九年己未(1859年) 五十六岁

主郡城讲院。

夏,故居培本堂落成。是堂也,前人冡墓日在目中,诸父兄弟衡宇相接,笑语之声相闻,将仁人孝子之心,有感发于不自知,流露于不容已者。

十月,郑珍为《周易属辞》作序。

冬,为泗渡门生陈睎九《陈氏族谱》作序,其中云:“收亲族,厚风俗,在是矣。”

是年:蒋霨远以各属军务吃紧,奏请展缓己未恩科文武乡试。

咸丰十年庚申(1860年) 五十七岁

主郡城讲院。

季夏望九日,长子永京作《六行谱》跋,其中云:“前明之季,而豫章一支分于古播焉。自始祖天露公来,世有吉德,乡称著姓。始通儒籍于蜀都,继登贤书于黔省。惟是赡族无田,常有挈孥去国。家父谓枝叶多零,则本根莫庇也;谷陵递变,则支派难寻也,爰著斯谱,勖六行,图五服,联九族,笃一本,世系兼述高曾矩矱,家言首务孝弟力田。”

黎庶焘作《过萧吉堂光远年丈城东书屋赋呈诗》云:“精力曾消注易年,而今诗酒剧陶然。青鞋入市原相左,白发盈簪只自怜。尘外高风希五柳,堂中长物集三鳣。经过除却侯芭辈,门巷萧萧一榻悬。”

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年) 五十八岁

主郡城讲院。郑珍亦同席,始与之乐数晨夕。

春,为蹇谔《秦晋游草》作序,其中云:“其眷恋庭闱,时有唐卫《陟岵》《鸨羽》之孝思;而慷慨激昂,宛然与秦风《驷驖》《小戎》《无衣》诸篇相仿佛,则投笔立功,殆生性使然耶?抑以身报国,是诗其几之先见耶?平时经义、古文暨书画余技,吾见多矣,今皆无存,是岂非文豹之一斑耶?虽然忠孝节义本也,文章末也。读其诗,想见其人,吾所重一土者,仍在彼不在此。”

十月初七生日,守程朱教谢客,次日有文酒之会。郑珍携句见赠:“我思北山恨生迟,生见酉阳还幼时。力学清修数时辈,杜陵男子心所思(其一)。说者谁尽羲文意,吾知必传大有图。区舫老人倘得见,应道自来谈《易》无(其二)。百年未满不得死,韩子此语真奇诙。我道百年亦易满,烦君并数瓮齑来(其三)。摇笔冥冥寒雨中,纸方过半意无穷。五百年后作跋语,留与何人思兩翁(其四)。”

李蹇臣和道:“五年君较我生迟,相对均非少壮时。我已退堂如老衲,君犹设帐作经师(其一)。齐名萧李亦何忝,输与君家演《易》图。为问称觞诸弟子,先生能饮一斤无(其二)。近者词人工祝嘏,不涉夸张即诡诙。我独登堂无一语,但记年年此日来(其三)。共在兵戈扰攘中,残年枨触思无穷。据鞭顾盼真豪甚,我慕当时矍铄翁(其四)。”

光远酬道:“虚掷韶华悔已迟,关心更是我生时。黄花又过三秋节,白首空惭一字师(其一)。人生不满百年算,世事如观万变图。不学老陶频责子,弄孙聊喜识之无(其二)。小酌山堂非贺寿,同人相对且谈诙。多情怪是刘棻辈,问字纷纷载酒来(其三)。精力徒消故纸中,韶华有限学无穷。而今得失忘怀处,问我何如塞上翁(其四)。”

孟冬廿六日,李蹇臣招饮,逾日挈眷避难北行入蜀,赴其仲子蹇訚彭山任所。次日北郊董公寺送别,与郑珍步雪至所寓宦氏山庄,醉归。

是年:邑西隅里门人刘光麟父太学明轩,时号军猖獗,避团首某楼上,火焚及楼,有识者请下,保无虞,责以大义,自投火。明轩喜为诗,常于本里文昌宫同姚藻章京运明经结社,倡导后进。刘际升(子遇)中举。

同治元年壬戌(1862年) 五十九岁

偕郑珍主讲湘川书院。

元旦,作五言古风一首,有句云:“物大萌蘖伏,瑛粤祸始连。抢攘弥一纪,率土半戈鋋。小丑亦奚为,涂炭实堪怜。”希望“光华旦复旦,九有净风烟。”

正月四日,邑侯于伯英东乡平乱,喜而作诗。

郑珍借育才书院居,仲春释菜日,次少陵《题衡山新学堂韵》,依韵和之。

夏,偕杨益庵裕本孝廉督北团御太平军。按:太平军赖文光部涪州败,回遵义,趋泸州。

中秋夜,同郑珍步月,过李云卿锦枝学博,邀冯子玉登东城,小饮鹿山草堂。

偕郑珍游桃源山,山经甲寅兵燹,亭观荡然无存,郑诗有:“苍苔细径无人行,两翁洞口如鹤清。树荫萍合白日静,怪鸟苍岩时一鸣”句。

郑珍读其《鹿山诗草》,题赠诗句有:“晨起读君诗,一二心已讶。再进眼忽开,益读益予吓。世久少此声,今乃遇之乍。”“此气韩之气,此话杜之话。君胡不早出,令我得避舍。交米三十年,始知真可诧。”

作《纪乱诗》五言古风九首。

同治二年癸亥(1863年) 六十岁

偕郑珍、黎庶焘(筱亭)三人株守三书院,月再课士,犹饩羊之仅存。

秋,黎庶焘归乡后,有《书怀寄吉堂光远年丈、冯子玉、杨文山两君》诗,有句云:“自我归竹溪,延缘秋已半。西望感停云,相思易昏旦。”

同治三年甲子(1864年) 六十一岁

仲春,于鹿山书屋识《汉书汇钞》。

六月初十日,号军元帅杨四忽夜行百里攻海龙囤砦而居之,扼要害以窥郡城为割据之图。地方官以光远总本乡团务,不招外练,不请官兵,以本乡之财力,为本乡之防剿。光远奉知府张日仑札。同邑绅冯震九鉦,七月初四日于北兴砦会刘世官、刘秉忠等十七个团首。初六日夜开队袭囤,约定十四日会前后关,辰刻入境,团众大集,贼宵遁去,北乡平。

督团攻海龙囤,住天坐山,作诗云:“冒雨登高阜,禅堂已二更。破残古庙貌,零落旧书生。佛力难逃劫,僧徒颇习兵。乱中眠睡少,倚枕到天明。”

六月,金陵光复,杨文山培昌学博七十寿,悲乱感怀,赋诗八章见示,光远次其韵。刘子遇际升学博招饮,即席口占云:“见说山中酒,呼朋快举卮。不须千日醉,已到太平时。”

地方动乱,生存难保,唐炯署四川定远府事,自绥定遗书延教读成都,并谓:“不为斯道计,独不为遗种计乎?”为之感动。

是年:二月,湖北晃州厅拔贡张日仑任遵义知府。九月十七日,郑珍去世。

同治四年乙丑(1865年) 六十二岁

二月,作《请川兵状》,其中云:“自甲寅杨逆始乱,围城数月,藉川帅之力,方克歼除,余党未靖,边警日闻。”“仁怀无官,正安失守,桐梓虽复,反侧尚多,绥阳受困。”“贫寡交患,邻邑已无声援,省垣又隔文报,川军不出,遵郡不守。”“士民等哀告蜀省,比哭秦庭。”

三月,作《或问语》二篇,《招安语》一篇。张日仑知府留别湘川,赋诗以赠。

四月,作《黎筱亭孝廉事略》一文。

仲秋,于郡城鹿山书屋作《鹿山杂著》自序。

应唐炯之邀,“冒险出黔疆,长歌游蜀道。纡回数千里,锦江托鸿爪。”大儿永京以军功,由秀才保举县丞,指分川省,挈眷随后。

成都开始授徒日,湖南邓湘皋夫子侄邓瑶(字伯昭,号小耘)同席,一见如故,久益莫逆。次年春奉上谕,敕赴陕西听用,濒行,唐炯设饯,酒间论文,夜分揖别,彼此怆然。行至湖北东湖县之黄牛峡,遭风破舟,溺于水。作《邓小耘徵君诔》。

十一月初四日夜,号军入郡城,巷战,门人冯谦(湛溪)死之,季父冯子玉孝廉以诗哭之,同人属和。谦兄子和震九寓书成都哀告,太息而作《冯茂才殉节事》一文。

同治五年丙寅(1866年) 六十三岁

成都授徒。

大儿永京病故成都,光远有诗云:“不德致余殃,怆恻心如捣。延陵与西河,理数未易晓。浩然决归计,巢父已头掉。岂知輶轩使,过访缘特巧。入幕共论文,徐毕成都考。感嗟儿榇久,携持孙辈小。白首作旅人,家山魂梦绕。不复见季弟,不及事寡嫂。平生彝伦歉,艰哉如集蓼。几行儿女债,婚嫁及时了。”

读黄彭年(子寿)书其父辅辰公行状,书后。

十一月冬日,为友人杨子元学博《杨氏族谱》作序。

同治六年丁卯(1867年) 六十四岁

成都授徒。

阴月丙午,杜大令瑞征熙甫自少孤苦,未及禄养,事死如生,为二亲双寿,征诗同人,为图之,序之,咏歌之,士夫相属和者已数十人,光远作《书杜封翁生辰诗册》一文。

成都桂王桥作《毛诗异同》自识。

成都学使杨秉璋为《周易属辞》作序。

同治七年戊辰(1868年) 六十五歲

由川归里,倪应复守遵义,方试士,因延看卷,乐数晨夕,聘主湘川书院讲席。

门人黄灿章(凌云)捷南宫,分礼部,充精膳主事,怜其贫,为改教职,选清溪县教谕,未赴任。

同治八年己巳(1869年) 六十六岁

主讲湘川书院。

十二月十八日,李蹇臣病逝,其子分类抄存手泽,手札最多,光远谓此虽家信,先人忠国爱人之切,性心仁术之存,往往流露行间,应付行状后以传。作《李蹇公墓志铭》。

同治九年庚午(1870年) 六十七岁

主讲郡城书院。

门人黄灿章(凌云)由礼部暂归省亲,还部供职,临别请教,光远告之曰:“吾黔僻处,去京师八千里,举人试礼部得京官,不能耐苦,遂有不愿内升而图外放者矣。凌云将遗内而徇外乎?抑内重而外轻乎?天之于人也,将成就之,必先量才而授以职,如权衡之不爽。使凌云而登木天,寒士出身,势必告贷,官方之坏,恒由债累之。迫使榜下分省,书生遽膺民社,未能操刀而使割其伤,实多仪曹清品。本职应得之奉,应分之印,结淡泊自持,可免求人,膳司简暇,即读未见书。久留部曹,愈清苦愈淡定,德业愈可久可大,此皆天假壮盛之岁月,俾从究圣贤之全学以为强仕,后数十年之设施。由是以思凌云其肯徇外忘内乎?虽然非有二理也,古人入则喉舌,出则赋政,内外一以贯之。夫学未有积于中而不发于外者,即仕未有优于外而不本乎内者,汝往敬哉。”

同治十年辛亥(1871年) 六十八岁

主讲郡城书院。

季冬,蹇訚作《鹿山杂著续篇》序,其中云:“年丈之为学也醇,故立言正;宅心厚,故持论平,而乡人遭贼之惨,死事之烈,尤反复言之,倘所谓仁义之人,其如蔼言者非欤?”“杂文特其余事,然实大声宏,言皆有物,此不当与世之古文家较工拙,亦安用去取为也。后之读是编者,即丈之言以知丈之德,法丈之行,而不徒工于格调字句间,其为学术人心之事,不尤巨哉?”

为门人刘光麟(少书)《紫泉诗草》作序云:“光麟少书,丁卯举人,一日持所作《屏山》《紫泉》《北征》各诗草求正,披《紫泉》开卷,《哭亲》《述哀》二篇,累千余言,声泪俱下。其他赠答长篇,豪气逼人,亦皆见志”。

是年:九月十四日,莫友芝病逝。北乡杨兆麟生。民国七年(1918年)兆麟为编《鹿山先生全集》,计有:《周易属辞》十二卷、《周易通例》五卷、《周易通说》二卷、《易字便蒙韵语》一卷、《禹贡拣注》二卷、《毛诗异同》四卷附《郑氏改字》一卷、《汉书汇钞》二卷、《鹿山杂著》二卷、《续著》一卷、《诗草》一卷,附李宝堂《格致编》二卷。

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年) 六十九岁

仲春,识《禹贡拣注》于湘川讲舍。

门人马宗周父例晋奉直大夫马如龙(字云仙)卒,寿七十五。为撰墓志铭。按:光远子永京娶其弟女。

是年:三月,湖北晃州厅拔贡张日仑复任遵义知府。

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年) 七十岁

主讲郡城书院。

门人周之桢中举,官开州学正。光远为其撰《周母刘孺人墓志铭》。门人兼婿王文均成拔贡,以教谕注铨。

是年:十二月六日,蹇訚卒于巴县旅次。

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年) 七十一岁

主讲郡城书院。

十月初七生日,作诗遣怀示孙萧斯绳,并辞诸友祝。经乱,失配丧子,诗皆及之。门人赵怡、赵懿兄弟均有祝寿诗。赵怡依韵步和,有句云:“群经有家法,纷纶大春抱。羲文理元颐,识恶醯鸡小。艰辛半生力,厥绩视薅蓼。风雨几韦绝,鬼神会冥杳。奇哉大有图,独立九师表。余益为诗文,唾咳尽瑶草。”赵懿诗云:“先生七十老不惧,眉鬓皓首颜童如。目光烂烂大如电,灯下犹能看细书。沧桑世变固多感,灵光岿然嗟劫余。”

光绪元年乙亥(1875年) 七十二岁

主讲郡城书院。

孟夏,鹿山草堂刻《禹贡拣注》二卷。

是年:门人唐树本中举。

光绪二年丙子(1876年) 七十三岁

主讲郡城书院。

是年:门人赵懿中举。倪应复重任遵义知府。

光绪三年丁丑(1877年) 七十四岁

主讲郡城书院。

是年:罗廷棻兼署遵义府学训导。

光绪四年戊寅(1878年) 七十五岁

主讲郡城书院。

五月望二日,于鹿山书屋作《易字便蒙韵语》自序。

光绪五年己卯(1879年) 七十六岁

主讲郡城书院。

三月三日,倪应复作《易字便蒙韵语》序云:“余旋调署黎平篆,别十年,吉堂读易未倦。新著有《易字便蒙韵语》一卷,取《易》中不同之字,类分十条,编成韵语,以便初学诵习,而易理仍融贯其中,嘱余为文弁其首,辞不获。”

光绪六年庚辰(1880年) 七十七岁

主讲郡城书院。

是年:谭元绍任遵义府学教授。戴文翰任府学训导。

光绪七年辛巳(1881年) 七十八岁

主讲郡城书院。

是年:陕西进士余上华任遵义知府。

光绪八年壬午(1882年) 七十九岁

主讲郡城书院。

是年:四川綦江优贡张济辉任遵义县知县。

光绪九年癸未(1883年) 八十岁

主讲郡城书院。

是年:贵筑司濂署遵义府学教授。

光绪十年甲申(1884年) 八十一岁

主讲郡城书院。

是年:江苏监生严隽熙任遵义知府。思南府黎同安任府学教授。

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年) 八十二岁

某月某日卒,葬遵义北乡七十里原出生地。

是年:浙江龙游翰林余撰任遵义知府。广西举人李兆梅任遵义县知县。

资料来源:

1、杨兆麟编《鹿山先生全集》

2、萧光远编《六行谱》

3、李蹇臣著《守拙斋诗钞》

4、郑珍著《巢经巢遗诗》

5、莫友芝著《郘亭诗钞》、《郘亭遗诗》

6、郑珍、莫友芝编纂《遵义府志》

7、赵恺、杨恩元纂《续遵义府志》

Xiaoguangyuans Yearbook

Abstract: Xiao Guangyuan(1804-1885),Guizhou Zunyi people, Qing Daoguang , Xianfengs, Tongzhis and Guangxus more important educationalist, scholar, and poet. But he is seldom to have paid some attention by the academic field. The thesis briefly introduces and has some comment on his life time deeds or his traveling situation.

Key words:Xiaoguangyuan, yearbook

責任编辑:王尧礼

猜你喜欢

道光
一道光
道光玩弹弓
情怀:照亮忧伤的一道光
龙猫,你爱的那道光是爱情
Qinghu: Glorious Trade Town on Silk Road
极光——不只是极美的一道光
瘦身TIPS,在夏天瘦成一道光
白成一道光
道光《浒山志》及其版本
前后三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