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如何促进教学生成
2015-09-06王子英
王子英
摘 要:生成性教学强调课堂教学的自然而然状态,强调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与思维积极性的基础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此生成有效的教学。小学数学生成性教学主要应从巧预设引生成、善捕捉促生成、重策略保生成等几方面入手。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成教学;策略
新课程的实施是伴随着不断出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而逐渐走向成熟的,其中,为了解决有些教师片面追求教学气氛而出现的为了提问而提问等等的形式主义倾向,提出了教学有效性的建议,并得到了广泛认同。但是,在具体实施有效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往往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片面追求教学效果。笔者认为,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情感与思维积极性,让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外化,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巧妙引导,通过师生、生生互动自然而然地生成课堂教学。只有这样的教学才会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探究的快乐,培养起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良好情感,形成新课程所期待的态度与价值观,这是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素质的应有之道。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采取怎样的策略实施生成性教学呢?
一、巧预设引生成
1.以恰当的教学目标引领生成。作为对教学活动最终结果的预期,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每个知识点与每个教学环节的统领,从始至终对教学过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课堂上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等,都是在一定的教学目标下的自然结果。看一节课是否成功也主要要以教学目标作为标准进行检验。正是基于此种认识,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把握好“全”与“精”的辩证关系。即目标概括的知识点要全,这是基础,但是,又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重点,体现出目标的精准性,体现出多元性与对学生差异性的尊重,要体现出目标的多维性,要力图通过目标引领动态生成。
2.以精致的教学环节引导生成。例如,在教完“分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后,可以这样设计练习:出示挂图,挂图上有6束鲜花,每束3朵,请同学们先确定单位1,再根据自己的喜好涂上颜色,表示三分之二,然后再说出意义。由于教师在课前进行了精心预设,教师随机引导效果很好,教学生成质量很高,学生产生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学生1:把6束鲜花看作单位1,如果把它们平均分成3份,那么,它的三分之二就是4束鲜花;学生2:如果把3束鲜花看作单位1,并且平均分成3份,那么它的三分之二就是2束鲜花;学生3:如果我们把1束鲜花看作单位1,把它们平均分成3份,那么它的三分之二就是2朵鲜花。到这里,学生的思维彻底活跃起来了,为了引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根据课前预设,可以进一步提问:刚才大家说的都没有离开1、2、3这三个数,能不能再进一步呢?说说4不可以吗?如果我们以4束鲜花为单位,应该怎样表示它的三分之二呢?这个问题对于小学生而言比较困难,可以发动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再进行分组讨论,最后要汇报成果。教师可以用课件把学生的成果展示出来:把4束鲜花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都是4朵鲜花,它的三分之二是8朵鲜花。学生们的热情完全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又发现了两种情况:即以2束鲜花为单位1,其三分之二是4朵鲜花,以5束鲜花为单位1,其三分之二是10朵鲜花。
二、善捕捉促生成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中指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这些在教学活动前不能预设的、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就是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在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所体现出的亮点不再是教师课前设计的教学计划完成情况,而是教师要学会倾听,捕捉学生个性化思维的价值,在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成为生成性资源的发现者和重组者,让师生的活动直接融入学生的生活经历中,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引发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让教学活动充满生命的活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应当树立开放的教学资源观,善于通过偶发和意外事件,捕捉学生的一些奇思妙想,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生成性的课程资源,以提高数学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
按照预先的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活动固然令人欣慰,而课堂上偶发的意外、失误、冲突其实更应弥足珍惜,这些都是促进教学生成的最佳时机,很容易让学生兴奋起来,达到教学的高潮,令学生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时机稍纵即逝,需要教师有敏锐的目光,善于捕捉。
1.善用错误。例如,在进行“按比例分配”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设计了练习:有一个长方体,它的棱长之和是120cm,长、宽、高之比是3:2:1,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要求学生独自解答,然后找学生汇报,汇报时发现,竟有如下解答:120×3/6=60cm,120×2/6=40cm,120×1/6=20cm,60×40×10=24000立方米,很显然,这是错误的。这时,简单的纠正错误就会失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良机,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针对学生错误的根源进一步提出问题:大家想一想,按比例分配的关键是什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后学生总结:比要与总量相对应,而在3:2:1中,120根本不是对应的量,对应的量应该是120÷4=30,再让学生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分析,学生恍然大悟。这时,教师进一步扩大战果:鼓励学生总结类似的问题,于是又出现了很多富有创意的新想法。
2.引导思维。例如,在进行“商是两位数除法”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可以这样引导思维:某水果超市七月份共出售苹果620千克,平均每天出售苹果多少千克?学生通过列式计算得出了解答,教师提问:你们怎样想的呢?学生:620÷31=20千克,这个结果是先计算62÷31=2,然后写在被除数的十位上,再把0落下来得到的。从整个计算过程看,反映了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
3.注重方法。例如,在进行“一个数除以小数”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可以先给学生出示问题:0.075 ÷0.05=?这个问题不需要计算,而是通过猜想解决。学生1:先算出75 ÷5=15,然后算出15×0.05=0.75,这样就可以猜到问题的结果是1.5;学生2:把被除数做为标准,向右移动同时被除数、除数小数点,移动3位,同样得到1.5这个结果。教师肯定了学生们的探究积极性,继续引导学生:7.5 ÷0.05=?75 ÷0. 5=?让学生的思维深入发展,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方法,即应以除数为标准,被除数是随着除数同时扩大倍数的,应该把除数转化为整数来计算。
需要指出的是,预设性与生成性作为一对矛盾统一体,共同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所以,我们要正确把握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在致力倡导有效的动态生成的同时,进行科学的课前预设,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而是要“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设计弹性方案,拓展自主空间,同时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教学情境,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促使学生以真实的情感去思考研究,从而形成课堂生成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