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新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
2015-09-06王彬
王彬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着中华上下五千年不朽的精神。培育出符合21世纪的新青年成为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当今社会,父母外出务工的家庭较多,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也逐渐成为现今教育所面临的重点问题。
一、了解学生家庭状况,明确目标
新教育的模式是培养科学知识和道德素养于一体的教学模式。而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在于学生只接受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所薄弱。家庭中,父母在外地工作或忙于事业,对家庭兼顾较少;在家照看孩子的多数都是学生的爷爷奶奶,对孩子一味地溺爱,缺乏在社会历练的经验,造就了孩子任性、不懂得体谅别人的性格。面对这种严峻的考验,只有在摸清学生成长的生活环境,才能根据情况制订相应的策略。例如,课堂上,开展“小纸条活动”,学生写出自己的姓名,父母的职业及工作地区,在家生活情况如何。当教师把这些小纸条划分层次以后,可根据学生的家庭状况为学生制订合理的教育计划,放飞学生被束缚的
心灵。
二、制订计划,增进师生情感
感情是联系师生之间的纽带。当你付出足够的时间和感情来增进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那么你一定会有所收获。因此,教师可以制订一些游戏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比如:现在最流行的“对对碰”,由一个人发号施令,贴脸、靠背、拉手等可以靠近彼此的动作,其他人做出相应的动作,教师也参与其中,可以快速使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升温。当彼此关系融洽,教师就可以和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而做出对学生有利的教育。
三、用时间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
时间是世界上最好的抚痛剂,可以使人慢慢走出伤痛,迎向光明的未来。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教师运用恰当的方法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以此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正确把握人生的道路基石;要让学生学会尊敬师长、爱护同学、如何维系良好的社会关系。只有正确把握自己的人生观,才可以使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四、课堂上的德育培养
在学校里,在课堂上,这里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所。教师的言行在不知不觉中感染着身边的学生,影响着他们的日常行为。
注重学生的德育问题已经成为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将学生培养成科技知识和德育方面积极健康的方向成为品德教育的重中之重。只有学生德育方面有良好的素养,有积极向上的待人处事方式,才是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吴爱坤.关于中学德育教學的几点思考[J].科学大众,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