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百家讲坛》的成功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2015-09-06李丽霞

教育界·上旬 2015年7期
关键词:百家讲坛学术

李丽霞

【摘 要】央视《百家讲坛》横空出世,以其准确的节目定位、主讲人机智幽默的演讲方式、贴近大众的选题,获得了空前成功,以相同的教学资源获得不一样的效果。《百家讲坛》虽与大学语文的课堂授课方式有所不同,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在保持学术品质和教学目的明确的前提下,借鉴《百家讲坛》的准确定位、认真选题,为我所用,可以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有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百家讲坛》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学术;

一、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大学语文作为非文学专业的公选课,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从实际授课效果来看,却并非尽如人意,处境非常尴尬。很多同学认为大学语文内容是千百年前就存在的文本资料,其中所涉及的人与事以及作者所使用的语言距离我们现在的生活都很遥远。学习这些对我们意义不大。他们觉得大学语文可有可无,学习兴趣日益低下,许多学生对其存在一些偏见,甚至把大学语文课堂作为专业和外语学习外的“休息”场所。

笔者为了配合学校項目化改革的需要,曾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对大学语文授课情况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之以访谈法,共抽取300名我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的是自制调查问卷、随机调查的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5份,有效率为91.7%。为使本次调查更具代表性,在学生抽样的选择上,力求覆盖我校开设大学语文的所有专业。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大学语文的地位、作用、最喜欢的授课方式及大学语文的建议与意见。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被调查学生68.8%认为大学语文的学习对专业学习无直接帮助;73%的学生希望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对自己所学专业有所帮助、能力有所提高;在授课方式上,89.6%的同学不满足于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授课方式,而是倾向于有自己更多参与的授课方式。

《百将讲坛》是央视十套于2001年开播的一档讲座式节目。栏目开播之初邀请了许多学术权威来进行课程的讲解,如杨振宁、叶嘉莹、周汝昌等,但节目收视率不甚理想。后经过新导演郭巧红大刀阔斧地改革后,重视文史类的节目讲解,特别是河南大学王立群老师讲授的《史记》、北师大康震老师讲授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苏轼》及“唐宋八大家”相关系列,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与大学语文相关授课效果形成了强烈反差。分析《百家讲坛》成功原因,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百将讲坛》成功原因

1.首先,主讲人的讲演风格大众化,诙谐幽默

通常在人们的印象中,文史哲类的学科是枯燥乏味的,学术研究更是抱着书本啃读,学术性极强,远离普通大众的生活需求。《百家讲坛》成功的要素之一就是贴近大众贴近生活,语言的大众化程度比较高。比如在易中天教授《品三国》的时候把刘备比作一名“民营企业家”,把诸葛亮比作是“职业经理人——CEO”,把公司运营的概念和理念融入文学讲演中,十分罕见,但是效果非常好,民众很快就对这一观点有了平民化的认识。主讲人语言风格幽默风趣、平易近人,拉近了观众与学术权威的距离,使得讲座取得的效果愈发明显,达到了知识的普及目的,也让民众对于学术神坛上的权威们有了较新的认识。

2.其次,讲座有目的性地选取讲座话题

在对《百家讲坛》开播以来做的调查发现,其中历史文学类题材的话题占45%左右,中外文学占了34%,其他占了22%。调查可以看出,《百家讲坛》栏目的篇幅多数都用在了历史文化和中外文学的讲座上,这里的原因是很明显的,因为历史文学类题材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观赏性和趣味性,适合作为讲座的内容进行讲演;而且在民众中具有极高的认知度,比如一些细说演义的历史故事,一些广为传颂的诗词歌赋和民间美德佳话等等,都为讲座题材的选取奠定了一些知识基础,使人们在听取讲座的同时可以联系到自己所了解的内容进行评论和探讨,具有极强的回味感觉,而且对于民众的知识构成要求也是不高,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结合电视媒体的现代化制作手段的应用,使观众愿意接触和乐于听取讲座,这就保证了节目的可持续性。

3.再次,学术“枯燥”与故事“生动有趣”之间的平衡

《百家讲坛》不是高深的学术讲座,也不是电视剧一类的泛娱乐化影视节目,它是通过较为平易近人的方式理解复杂的文学历史问题,以大众熟知的问题为讲座主线,并阐述了一般的学术观点和认识,使观众在嬉笑中了解学术发展的动态,并有兴趣进一步深入了解,可谓是引人入胜。融合了学术的权威性、知识性、严谨性,以及电视媒体的可视性、观赏性等特点,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正是有了这些专家学者以及节目组的努力,才有了这样一个成功的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的节目。

三、《百将讲坛》给大学语文改革的启示

1.首先,了解各专业职业能力,寻找大学语文与职业能力的“对接”

电视节目《百家讲坛》成功的因素之一就是节目制作方和推广单位对于市场的准确把握和熟知,对于观众的需求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为了提高授课效果,在大学语文的授课过程中,授课教师先要对各专业职业岗位所需能力进行分析,确定各专业的职业能力,寻找大学语文与专业能力的对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相对有个性和创意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他们是真正被理解的。教授给学生的知识不应该是理论和技巧,而应该是以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为基础的学习能力,注重学生对于文学理论的收集处理,随后是分析和论证的能力的培养教育,甚至是交际能力的培养也要好过纯知识的灌输。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是只是知道老师教的东西,而不去怀疑、不去论证教师的“克隆”。

2.其次,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兼容并包

《百家讲坛》通过各种观点的集合,把学术自由、百家争鸣之风重新带入了观众的视野。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中关于秦可卿的相关论述曾引起较大的争议,甚至有专家和学者认为,他们是在对观众进行误导。但是作为普通观众来说,学术观点固然重要,如果是正确的观点可以有理有据地进行解释和论证,我们是可以接受的。从这一点上看,国人对于学术观点的包容之心是出乎意料的,而在现实中的大学语文课程中论资排辈,对于已经进入教材的观点不容许质疑和评论,拒绝思考,盖棺定论的方式生硬地阻挠学生能力的发展,这对于学生学术研究能力是一种无形的损害。古代文学学科中更有“资质”一说,阻碍新学说的发展和应用,思想上教条化十分严重,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作品的选择上,当代学生喜欢的网络小说如悬疑类、盗墓类小说,很少出现在大学语文的教材中。基于学生的现实情况,在对课程教学体系进行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避免授课内容偏深、偏难,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和积极性。同时,通过分组学习、个别指导,利用分组学习中其他组员的示范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激励大家在竞争中提高学习能力、协作能力,通过由易到难的课程内容设计,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快乐学习,提高授课效果。

总之,《百家讲坛》的成功,让更多的国人产生了对文史哲的研究兴趣和参与热情;从侧面印证了不是我们传统文化没有魅力,而是我们的教育教学手段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百家讲坛》的成功中学习经验,准确定位,激发学生兴趣,使优秀的文学能够再次换发新的活力,切实提高大学语文授课效果,无疑是不错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杨荣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多学科渗透[J].文学教育(上),2009(01).

[2]邓莹辉.论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S2).

[3]孔艳梅.古代文学教学方法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02).

[4]肖扬碚.古代文学教学的传统模式与现代错位[J].柳州师专学报, 2008(05).

[5]孙小力.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设想[J].中国大学教学, 2007(06).

[6]袁国兴.现代文学教学中的“认知”和“能力”问题[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7(01).

[7]杨洪承.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如何适应大学教育改革的思考[J].江海学刊,2006(03).

[8]温儒敏.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如何适应时代变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5).

猜你喜欢

百家讲坛学术
学术动态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说 《百家讲坛》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百家讲坛”构建班级家庭教育共同体
语文也可以这样学——学生“百家讲坛”方案介绍
遏制学术造假需多管齐下
学术
百家讲坛主讲蒙曼签售新书
第二届“百家讲坛杯”全国历史文化大赛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