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舸争流,汇聚海丝中国能量

2015-09-06黎敏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海丝东盟国家博会

□ 文 / 黎敏

百舸争流,汇聚海丝中国能量

□ 文 / 黎敏

自2013年 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提出,至今已有一年。一路走来,我们听到了东盟国家的呼声,听到了来自世界的掌声。而面对其中夹杂的一些质疑声,作为海丝建设的倡导国,中国需要用自己的行动,汇聚海丝建设的中国能量,让世界看到中国的诚意,听到中国的心声。

描绘海丝蓝图,释放发展红利

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起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东盟期间,升华于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将海丝建设上升到了国家开放合作战略的层面。而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路径让海丝建设的蓝图更加清晰。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谋篇布局的一个宏观愿景,我们希望沿线国家在这样一个构想下,互利合作,谋求共赢。”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世界经济所副主任周密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海丝的建设得到了许多沿线国家的积极支持,而中国国内,各省市也应该积极地参与规划,在海丝建设的蓝图上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涉及产业转移、外向型经济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合作升级等多个方面,将成为中国深化改革,产业升级的强大驱动力。

建设新海丝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国国内也呈现出百舸千帆争上游的响应之势。沿海、内陆城市摩拳擦掌,港口、交通枢纽城市跃跃欲试,纷纷扬起自身优势的风帆,迎上海丝建设的东风,告诉世界:建设海丝,中国在行动。

广东:借力海丝,助推产业升级

广东以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以下简称海博会)为新平台,借力海丝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开拓外贸新兴市场。

广东作为一个经济总量和进出口双双突破万亿美元的省份,其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在中国占有重要的份额。仅2014 年 1-9月,广东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31个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额就达到了 1296.8 亿美元,占全国比重的 20%。其中广东与东盟各国的贸易总额也常年位列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首位。

良好的经济条件和优异的贸易表现是广东参与海丝建设的扎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广东积极发力,于2014年10月31日 -11月2日举办了首届海博会,短短 3 天,大会共达成签约项目451个,涉及签约资金1747亿元人民币,展示了广东参与海丝建设的巨大潜力。

通过海博会这一新的合作平台,广东希望企业将眼光投向消费市场大,资源丰富的东盟国家,在东盟地区广泛地开展基础设施、综合园区、大型旅游文化项目的投资活动,开拓新兴的外贸市场。另一方面,利用产业优势和海丝沿线国家产业转移的需求,实现自身产业升级的同时,让海丝沿线国家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加速经济的发展。

厦门:方案谋篇,蓝海弄潮

厦门自清朝“五口通商”时起,就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节点城市。其与中国台湾地区隔海相望,拥有独特而宝贵的华侨华人资源。目前厦门有近一半的外资项目是由华侨华人投资的,外资企业对经济贡献的比重不断增加,使得外向型经济成为了厦门又一大特点和优势。

为了更好地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厦门充分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出台了《厦门市关于贯彻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的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圈点重点合作领域,分解工作目标,为厦门参与海丝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执行思路和项目支持。中国—东盟海洋合作中心、邮轮东盟友好航线、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等项目的悉数纳入,也让《行动方案》的规划更切实可行、掷地有声。

而作为滨海城市,厦门要融入海丝的建设,必然绕不开海洋经济的蓝海。在《行动方案》的框架下,厦门计划利用厦门国际海洋周,打造中国—东盟海上合作中心,利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推动海洋渔业项目合作,整合南方海洋科技优势资源,加强与东盟国家在海洋渔业科技领域合作,开展合作示范项目,引导渔业企业参与海丝建设。打好海洋牌,将厦门建设成为中国—东盟海洋合作的中心。

广西:对接东盟,升级东博会

东盟国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站,重视与东盟国家间的联系与合作将有利于把握海丝建设的脉搏。广西作为中国—东盟合作的前沿阵地优势明显: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海陆相连的省区;与东盟国家人文交流历史悠久;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广西借助东博会的平台,在中国—东盟合作的“黄金十年”中打下了与东盟国家合作的良好基础。

在现有的区域经济开放条件和基础上,广西要在海丝建设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对接东盟,升级东博会将成为其重要的着力点。

目前,广西正紧密对接东盟,稳步推动海丝建设的各项工作:一是构建面向东盟的互联互通大通道,依托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形成海陆联动的新格局;二是构建海丝临港产业带;三是构建海丝的商贸物流基地,争取创建面向东盟的国家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四是构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推动人民币的区域化;五是推进与东盟人文领域的合作,构建海丝人文交流圈;六是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升级东博会等现有合作机制的功能,争取海丝的重要合作机制落户广西。

作为中国—东盟现有的合作机制,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双方政治、经贸、人文合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14年第11届东博会也顺应开放合作的国家战略,将“共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大会的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当“海风”席卷而来,东博会要继续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的平台,助力广西融入海丝建设,就必须进行换代升级。如加快建设东盟产品展示中心;拓展东博会会展功能,完善展会服务链等等,以丰富广西以东盟为重点的多形式合作,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提升广西对外贸易和外资利用的水平,增添广西融入海丝建设的信心。

兄弟齐心,传递中国能量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不仅会在中国国内释放发展的红利,对深化中国—东盟合作、促进亚太繁荣稳定、推动全球发展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海丝的建设实际上是双向的、互动式的。”周密说,“它不仅仅是中国的资金和产品的输出,东盟国家也可以通过海丝向中国,向海丝沿线的其他国家更快、更便捷地输出它们的商品及优势资源,因此海丝的建设对海丝沿线国家,特别是东盟国家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正是基于这样互利共赢的理念,在第 11 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 2014 年APEC 会议上,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带一路”都得到了各方的关注和积极响应。海丝的建设以东盟国家为重要支点,但不仅仅局限于东盟国家;建设海丝的倡议由中国提出,但更需要海丝沿线国家的支持。

在海丝建设浪潮中,中国各省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传递出中国的能量。但要真正推进海丝建设,中国需要的不是此起彼伏的能量更迭,而是协作并进的能量迸发。因此,各省市无论是深得改革风气之先,还是坐拥政策、区位优势,唯有兄弟齐心,才能将海丝的中国能量最大化,才能让尚在观望的各方,看到参与海丝建设的积极意义,感受到中国发展的诚意,接收到中国在海丝建设中努力传递的中国正能量。

猜你喜欢

海丝东盟国家博会
聚焦“丝博会”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首届海丝旗袍文化邀请赛流光溢彩
如何讲好“海丝”故事:关于“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展览叙事方法的研究——以“无界——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为例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东盟国家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与思考
阅读之美 摄于第29届书博会
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古沉船为例
2016CFB餐博会精彩瞬间
万盏蜡烛 祈福海丝申遗成功
合浦汉墓群 见证汉代的繁荣“海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