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开通地铁城市①特指已开通(试)运营载客时间5年以下(含5年)的城市。乘客安全知识认知度调研

2015-09-05贾天要孙幼波张文德

都市快轨交通 2015年6期
关键词:乘车突发事件乘客

贾天要 孙幼波 张文德

(浙江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杭州 310012)

新开通地铁城市①特指已开通(试)运营载客时间5年以下(含5年)的城市。乘客安全知识认知度调研

贾天要 孙幼波 张文德

(浙江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杭州 310012)

为了解和掌握杭州等新开通地铁城市的乘客乘坐地铁出行所具备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水平,利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乘客基本安全知识的认知程度、安全意识、安全行为和突发事件的反应进行初步调查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63%的乘客对于安全标识的含义、紧急报警装置等了解程度不高;87.88%的乘客表示没有接受过相关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68.19%的乘客对于地铁这种特殊的公共交通工具的安全性表现出主动关心;90%以上的乘客未携带危险品进站乘车、未在站内/车厢内吸烟,安全行为较好;同时当地铁站内发生突发事件(如火灾、爆炸、停电、恐怖袭击等)时,57.58%的受访者表示在面临危险的情况下可以保持镇定的态度并能听从指挥。

新开通地铁城市;安全知识认知程度;安全意识;乘车安全;调查问卷

1 研究背景及目的

近些年,随着城镇化的逐步发展,城区人口逐步增多,中国各城市对地铁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2000年以前,中国只有北京、天津、香港、上海、广州5个城市拥有地铁,但2000年之后,中国掀起了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热潮,至2014年底,仅15年间,就另有18座城市相继建有了地铁,而在未来4年,中国预计将有16座城市新开通地铁[1]。由于我国城市地铁发展历史较短,但建设速度却较快,建成后运营管理经验相对不足[2]。且在大部分城市中,地铁对于市民来说仍然属于新兴事物,人们对于地铁安全设施、地铁逃生知识等认知不足。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人们常因不了解或不熟悉地铁安全设施的设置情况,在慌乱情况下不能利用上述设施进行自救或实施他救,如北京地铁安全门夹人事件[3];或者在出于逃生的本能而选择逃离危险境地时,常因“慌不择路”导致人群在站内密集、混乱、拥挤,容易引发踩踏事故的发生[4-5]。若在混乱的人群中有熟悉地铁安全基本知识、安全设施位置和了解地铁逃生知识的人员时,能在混乱的状态下安抚并组织和指挥人群快速疏散,从而扭转局面,避免更严重的事故发生[6]。

目前,已有学者对京、沪两地地铁乘客的安全意识现状、疏散行为等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7-8],但未对乘客安全行为和突发事件的反应等方面进行研究,且在两地开展研究之时,地铁在两地运营均已超过15年的时间,其市民对于地铁已非常熟知(北京地铁首条线路建成于1969年,试运营于1971年[9],上海首条地铁也于1993年开始试运营[10]),而关于新开通地铁城市市民的乘车安全知识认知,尚未有相关研究。

笔者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新开通运营的杭州市地铁1号线乘客的基本安全知识认知、安全意识、安全行为和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进行了调查分析与研究,为地铁运营管理单位研究和制定合理有效的地铁乘客安全知识宣传教育计划提供依据,并为如何有针对性地在乘客中培育在突发事件下具有较高安全知识的、可以临时担任指挥人群疏散的“志愿者”提供借鉴。

2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资料来源

杭州市位于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运河南端,为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市区常住人口708.17万,2014年经济总量全国第10[11]。杭州自1984年着手研究轨道交通规划,于2003年12月26日开工建设地铁1号线,目前已有3条线路开通运营,其中1号线于2012年11月24日开通试运营,2号线东南段于2014年11月25日开通试运营,4号线于2015年2月2日开通试运营[12]。

2014年79月,笔者在杭州地铁1号线的典型大客流站点(湘湖站、下沙站、武林广场站等)、随机挑选的其他站点地铁列车车厢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330份。

在330份有效调查问卷中,60.61%的乘客年龄在18~35岁之间,63.64%的乘客受过良好的教育。这表明,杭州市地铁乘客的整体素质较高,且大部分为年轻人;其反应速度、对周边事物的感知及观察能力较强,能在突发事件下做出较快的反应。在杭州居住时间5年以上的占53.03%,在杭州居住/逗留时间1~5年的占25.76%,上述人群对于杭州地铁从建设到开通试运营等阶段有较充分的感受和认识。

2.2 研究方法

根据人员安全行为理论及杭州地铁的实际特点,将本次地铁乘车安全调查表分解为4个一级指标和23个二级指标,从而形成杭州市民地铁乘车安全知识认知程度调查问卷结构体系(见图1)。

图1 杭州市民地铁乘车安全知识认知程度调查问卷结构体系

3 调查问卷结果评估

3.1 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3.1.1 基本安全知识认知程度分析

1)调查问卷数据显示,63%的乘客对于车站内/列车内安全标志的含义以及紧急报警装置情况的了解程度为“知道部分”,有9.09%的乘客“完全不了解”,仅有27.77%的乘客“非常了解”。这表明,市民对于地铁安全标志、紧急报警装置的认知程度不高。

2)图2表明,有87.88%的乘客表示“没有接受过”相关安全知识的宣传,只有12.12%的乘客表示“接受过”相关安全知识的宣传。这说明,在杭州地铁1号线试运营的1年多时间中,对乘客地铁安全知识方面的宣传教育力度尚有一定欠缺。

3.1.2 安全意识分析

1)图3表明,68.19%的乘客会主动关心地铁这种特殊公共交通工具的安全。

2)90.91%的乘客在候车时会“有意识地站在黄线以内”,表明乘客对该项安全标志具有较好的认知。

3)被调查的乘客中,仅有45.45%的人表示“主动关注地铁安全出口的设置情况”,即一旦有突发事件的发生,将有一半以上的人员因为对于安全出口的设置情况不知道或了解程度不够而可能发生慌乱逃生的情况。

图2 是否接受过有关地铁安全知识的宣传

图3 地铁安全关心程度

4)地铁站内消防设施一般设置在站台/站厅的端头位置,且大多为嵌入式设置,但仍有43.94%的人群表现出了对于消防设施位置的关注倾向。这表明,对消防设施所在位置设置显著的标志,有助于提高乘客的关注度和了解度。

5)对于地铁站内及列车所设置的安全标志,有53%的人员“较为关注”,仍有约30%的人员对此“漠不关心”,需结合文字说明等对安全标志含义进行解释,以提高乘客的了解程度。

6)对于是否了解紧急事件下闸机、边门将全部打开供乘客疏散方面,有59.09%的乘客表示“对于此项内容并不了解”。提高乘客对于此项的认识,可以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防止乘客在疏散过程中慌乱、拥挤,增强乘客有序疏散的信心。

3.1.3 安全行为分析

1)对于是否有过在站台/站厅/车厢内吸烟的问题,96.97%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上述行为”;在发现其他人吸烟的反应上,仅有22.33%的被调查者表示可能会“上前进行阻止或提醒”,这反映了乘客在维护地铁安全方面缺少一定的主动性。

2)90%以上的乘客未携带过油料、油漆、液化气等危险品以及自行车、大件玻璃制品等物品乘车,但也有少部分乘客表示曾经携带过以上物品乘车。虽然上述被调查者所占比例较少,但因地铁是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一旦有危险品存在,其扩散带来的安全风险将非常严重;而携带大件物品乘车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可能对人群疏散路径形成障碍,羁绊人流而形成拥挤点,易导致踩踏事件发生。因此,对乘客携带危险化学品风险的意识教育和大件物品的引导教育仍不可忽视。

3)94%以上的被调查者均“主动将所携带的物品进行安检”,同时对设置安检的必要性也表现了很高的认可。这反映了乘客对于乘坐地铁进行安检这一环节已经接纳和认可。

3.1.4 对突发事件的反应分析

1)地铁站内发生突发事件(如火灾、爆炸、停电、恐怖袭击等)时,57.58%的受访者心理素质较高,在面临危险的情况下可以保持镇定的态度并听从指挥,也有部分乘客不知所措或盲目逃跑(见图4),可能错过最佳逃生时间,导致事故发生。

图4 地铁站内发生突发事件时的反应

2)当被告知在地铁站内发生突发事件、自动扶梯可能因断电而停止运行时,78.03%的受访者会选择楼梯进行撤离,同时也有17.42%的乘客选择以最快撤离为准。说明乘客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在疏散路径的选择上,大部分能够做出较为明智的判断。对于自动扶梯、步行楼梯已经出现较大的拥堵时,有62.12%的受访者会选择另一端的扶梯/楼梯进行撤离,仅有4.55%的被调查者会尾随人流。说明大部分的乘客在面临危险时,仍保持一定的镇定,并不盲目加入拥挤人流。在疏散过程中,当被调查对象发现前面有乘客摔倒时,仅有39.39%的乘客选择了上前救助,而有60%的乘客选择了尽量避让或直接跃过。应加强对乘客人道主义救助精神的宣传教育。

3)当物品掉落到站台下面时,76.52%的受访者会选择寻找站台工作人员帮忙;2.27%的乘客存有侥幸心理,马上跳下站台捡拾;同时有19.7%的乘客表示掉落的物品不要了,他们并未意识到物品掉落至轨行区不进行处理可能会影响地铁行车安全。

4)86.36%的乘客不会在紧急疏散过程中翻越闸机,但也有约14%的人员未意识到在翻越闸机时可能会跌倒而导致被踩踏的危险性。

5)在着火6 min后仍未能疏散出来的问题上,54.55%的受访者表现比较镇定,但有7.58%的人已经惊慌失措而产生推搡行为,并有37.88%的人员盲目自行寻找出口,这样可能导致更严重的事故发生。

6)有59.09%的乘客在地铁站内人群密度已经较大的情况下仍选择购票乘车,仅有24.24%的乘客选择换乘其他交通工具。说明大部分市民更倾向于乘坐地铁出行,但未能意识到大客流情况下乘车的风险。

3.2 调查问卷综合评估

综合以上4方面的分析,从发现问题和有利于改进的角度,对杭州市地铁乘客乘车安全知识认知调查评估有以下结论:

1)60%以上的乘客年龄在35岁以下并有较好的教育背景,其反应速度、对周边事物的感知及观察能力较强,能在突发事件下做出较快的反应,且更容易接受安全知识的宣传。加之地铁的平民性、流动性和恒久性的特点,可以为地铁乘车安全意识的泛化提供良好的条件。

2)63%的乘客对于安全标志的含义、紧急报警装置情况等了解程度为“知道部分”,有87.88%的乘客表示“没有接受过”相关安全知识的宣传。表明市民对于地铁安全标志、紧急报警装置、紧急疏散路径的了解程度不高,对于地铁乘车安全基本知识存在一定的“短板”,需要地铁运营管理单位及政府、媒体等进一步加强有关地铁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宣传。

3)90.91%的乘客在候车时会有意识地站在黄线以内,45%受访者表示会关注站内安全出口、消防设施的设置情况,68.19%的乘客对于地铁安全表现出主动关心倾向。这说明,乘客乘坐地铁这种特殊交通方式出行时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但限于部分内容。

4)96.97%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在站台/站厅/车厢吸烟的经历,90%以上的乘客没有携带过危险品、玻璃物品、自行车等大件物品去乘车,同时94%以上的乘客会主动将所携带物品进行安检。这表明,乘客具有较好的安全行为。

5)当自身携带的物品掉落到站台下面时,有76.52%的受访者会将寻找站台工作人员帮忙作为处理该情况的第一选择;地铁站内发生突发事件时,57.58%的受访者心理素质较高,在面临危险的情况下可以保持镇定的态度并听从指挥。这说明,有一半以上的乘客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较为理性。

4 结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对杭州市民乘车安全知识认知问卷调查的综合评估结果,对于新开通地铁运营的杭州市,市民在乘坐地铁出行时,对地铁安全基本知识掌握不足,虽然有多数人具有较好的安全行为并会主动关注地铁安全,但仍有50%左右乘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不够理性,且大多数受访者表示未接受过相关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建议:

1)强化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根据主流乘客特征,将地铁安全基本知识及应急知识以简单、易记、幽默风趣的形式编写,除了利用车站电子显示屏、车厢电视、宣传手册等现有途径外,还应积极采用网站、二维扫码、微信、手机APP等新媒体的力量拓宽宣传途径,着力培育公众的乘车安全意识。

2)借鉴香港地铁的管理经验[13],进一步完善导向标志系统;避免安全装置、安全设施、消防设施的位置、装修风格与周围墙壁一致,确保站内消防设施不被广告设置、杂物堆放遮挡。

3)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适时邀请普通市民参与火灾、断电、大客流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并将演练过程录制为宣传教育视频,在站内候车区电视、车厢电视、网站等滚动播放,以便在乘客中培育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组织人群疏散的“指挥者”。

4)建立地铁运营管理方与乘客交流的互动平台,就地铁服务质量及安全管理与乘客交流,积极采纳乘客根据乘车直观感受所提出的合理建议,体现地铁运营持续改进的服务意识和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

5)以杭州市为例,对乘客地铁安全知识认知程度进行了调查研究,获取了乘客安全基本知识及安全意识水平,为地铁运营单位改进现有安全标志/设施设置情况以及制订有针对性的安全知识宣传教育计划提供依据,同时本研究结果对于国内其他新开通地铁运营的城市进行市民乘车安全管理也具有较高的参考意义。

6)本次调查研究的问卷样本较少,且调研时杭州仅有1条地铁线路,被调查人员限于线路沿线区域。下阶段除采用传统纸制形式调查问卷外,将辅以网络、微信、APP等新媒体加大问卷调查数量,以获取更真实的研究结果。

[1]21世纪网.中国各大城市地铁运营数量及供应商大分析[EB/OL].(2014-10-22) [2015-03-20].http://jingji21cbh.com/2014/10 22/wMMDA2NjFfMTMyNTAwMg.html

[2]郭零,何理,肖国清,等.地铁不同人群疏散行为特征调查问卷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8):-183188.

[3]李宁,林野.5号线地铁门夹死人[EB/OL].新京报新媒体.(2014-11-6)[2015 320].http://www.bjnews.com.cn/news/2014/11/06/340466.htm

[4]BURTLES J, KLJ, CMLJ.Emergency Evacuation Planningfor Your Workplace:From ChaostoLife Saving Solutions[M].Rothstein AssociatesInc.,2013:1-3.

[5]张培红,陈宝智.火灾时人员疏散的行为规律[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2(1):5456.

[6]谷岳飞,崔木杨.“后退哥”吴登民:后退的声音是一笔财富[EB/OL].(201513)[2015320].20].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501/03/content_555495.htm?div=1

[7]徐国祥,王芳.上海市民地铁安全意识与安全评价调研报告[J].科学发展,2011(5):101107.

[8]刘克会.北京市地铁乘客安全意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07.

[9]北京地铁官网.地铁大事记[EB/OL].[2015-3-20].http://www.bjsubway.com/corporate/dtdsj/#

[10]维基百科.上海地铁[EB/OL].(2015-3-13)[2015-3-20].http://zh.wikipedia.org/wiki/% E4% B8%8A%E6%B5%B7%E5%9C%B0%E9%93%81

[11]维基百科.杭州市[EB/OL].(2015-3-6) [2015-3-20].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D%AD%E5%B7%9E%E5%B8%82

[12]杭州地铁官网.地铁大事记[EB/OL].[2015-3-20].http://www.hzmetro.com/about_3_2.aspx#midc

[13]陈依新.香港地铁的经营与管理[J].城市公共交通,2000(3):2325.

(编辑:曹雪明)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on CognitiveLevel of PassengersSafety Know ledgeina City with Newly Built Metr

Jia Tianyao SunYoubo Zhang Wende
(Institute of Safety Scienceand Technology of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310012)

In order to know well about the level of basic safety knowledge,safety consciousness,safety behavior and emergency response of passengers who come from cities such as Hangzhou with newly built metro transportation,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arried out.The study found that about 63%passengers know little about safety indicator and emergency facilities,87.88%passengers said they had never

safety-related information,neither education nor training,and about 68.19%passengers showedtheir initiative attention to the safety on this underground transport system due to its particular features.Most of the passengers behaved well during their journey.More than 90%passengers said they never take dangerous goods on board,or smoke on the train and in the station.57.58%of the interviewees said they could stay calm and follow the orders under emergency circumstances like fire, explosion,electricity fails,and terrorist attacks.

city with newly built metro;cognitive level of safety knowledge;safety consciousness;passenger safety when taking metros;questionnaire

U 231;U 298;C 811

A

16726073(2015)06003005

10.3969/j.issnn.16726073.2015.06.007

2015-03-25

2015-03-31

贾天要,男,硕士,注册安全工程师,主要从事轨道交通/铁路安全评价、地铁工程防灾安全等技术服务与研究工作,jty091@126.com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 F10041)

猜你喜欢

乘车突发事件乘客
嫦娥五号带回的“乘客”
这一次优步乘车,让我感动了
汽车顶层上的乘客
最牛乘客
乘车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高铁丢票乘客索退款被驳回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突发事件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