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毓昌之死(剧终)

2015-09-05陈忠国仓渭卿

预防职务犯罪专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特克老爷大人

文 / 陈忠国 仓渭卿

戏剧故事

李毓昌之死(剧终)

文 / 陈忠国 仓渭卿

【故事梗概】

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江苏山阳(今淮安市)遭受严重水灾,黄水横溢,饿殍遮道,古楚地沦为泽国。朝廷赈灾粮款,被污吏贪墨。饥民卖儿鬻女,几至易子相食。进士李毓昌奉命赴山阳查赈,不意一月余,这位钦命查赈大员竟在住所自缢身亡。案情相当复杂,官场上的斗争相当激烈。整整经过了半年之久,死者家属无数次上诉和抗辩,嘉庆皇帝也下了若干谕旨,几经审理,才终于得真相大白,冤案昭雪。凶手凌迟处死,与李毓昌之死有牵连的官员,都得到应有的惩处。此为清代十大奇案之一。

正当李毓昌欲拂袖而去时,王伸汉迫不及待地走出屏风,满脸堆笑:“李大人,贱内言语不周,望海涵。”一面力挽李毓昌,一面对太太使着颜色:“还不下去。”

“本县略备酒肴,为大人洗尘,聊尽地主之谊。”王伸汉笑着道。

“本官也借此机会拜访知县和知府大人,只是不敢打扰。”李毓昌也是以礼待人。

“哪里,还望李大人多多抬举。”王伸汉略显得谦虚。

“花厅摆宴!”王伸汉吩咐道。

只见满桌鸡鸭鱼肉,使人眼花缭乱。

“下官特为李大人洗尘,粗茶淡饭,不成敬意,李大人请。”王伸汉嘴上客气,心中得意。

“如此厚待,毓昌不敢消受。”

“李大人查赈山阳,为下官分忧,为饥民解难,受得的。”

李毓昌一时想不出更好的话来应对王伸汉。

就在此时,淮安知府牛毂踱步进了花厅。“来早了,不如来巧了,是李毓昌大人吧?”

“这位乃是淮安知府牛大人。”王伸汉急忙引见。

李毓昌见眼前的牛大人,已年过半百,胡须斑白,又粗又胖。

“卑职奉上宪之命,查赈山阳,还蒙知府大人多多教诲。”

“李大人,你过谦了。”牛毂挥手招呼李毓昌落座。

“开席吧,请动筷!”王伸汉顺手端起眼前的酒杯。

李毓昌稍微迟顿了一会儿,并未端杯,而是突然发问:“牛大人,卑职查赈山阳,仅西陈庄赈册……”

没等李毓昌说完,牛毂忙接过话头:“以后再说不行吗?”

王伸汉心里明白接下来李毓昌要说什么,忙道:“今日设宴,不谈公事。”

“江南饥民,延颈待哺。牛大人,我等不及啊!据卑职详细对查,仅西陈庄一处,赈银与账册不符。”

王伸汉不禁打了个寒战。牛毂不置可否地说道:“竟有这等事?前不久朝廷也曾派大员来山阳查赈,本府怎么毫无所闻呢?”

“确凿无疑,仅是西陈庄陈玉兴一家……”

“那是个无赖之徒,李大人为其所惑了。”王伸汉连忙辩解。

牛毂忙说:“是啊,王县令为官多年,他是懂得朝廷王法的。”

王伸汉像是捞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李大人,切莫轻信那些刁民啊!”

“李大人,侵吞赈银一事嘛,你该明白,这可非同小可呀!里面或有讹错,你还是再勘再查。”牛毂为王伸汉的辩白,很露骨。

王伸汉心存侥幸,自我吹嘘:“前九位已返江宁的查赈大人,都是一口称颂卑职的。”

“事实俱在,卑职不敢无中生有。”李毓昌没有让步的意思。

牛毂阴沉着脸,一时还真的寻不出合适的词儿来应付李毓昌。王伸汉偷偷瞄着他一眼,没敢出声。

这时的牛毂,心里也翻上搅下地思考着:倘若李毓昌从王伸汉身上打开侵吞赈银的缺口,他淮安府的防堤也就完了。自己没少从王伸汉这里捞到白花花的银子啊。于是,他急忙说道:“事情总会查清楚的,今天我们先把这席佳宴消化掉。这是王大人的一番心意啊!”

“是啊,是啊。李大人请。”王伸汉极力地巴结着。

李毓昌见牛毂一味袒护王伸汉,心里已经明白了许多,料定他们是一丘之貉。心想,已无必要同此辈周旋了,不如尽快抽身。他趁着王伸汉劝酒之际说道:“今日之宴,实是丰盛。毓昌匆匆赴宴,两袖清风,来不及备办什么礼物回敬,只有一份小小薄礼,请务必尝尝。”李毓昌从腰包里取出一包观音土放在桌上,动情地说:“这里山珍海味,佳肴满桌,可是灾民们在吃观音土,多少人吃了观音土倒毙路旁!朝廷几次放赈,百姓口粮足可度过今冬。可是,如今情况令人吃惊,其中缘由我想王大人是清楚的,牛大人也是清楚的,恕不奉陪,告辞!”李毓昌说完,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客厅。

王伸汉和牛毂望着李毓昌远去的背影,两人面面相觑。王伸汉一脸恐慌:“请恩师指我迷津。”

“看来李毓昌是个丧门星,他今天的来意,一则在我面前告你的状,二则是为了同你当面对质。事到如今,得变个法儿……”牛毂混话说到这份儿就戛然而止了。

1991年,本剧在上海中兴剧场演出时的剧照。(上海淮剧团提供)

王伸汉愤愤地说:“我先礼后兵,软硬兼施,哼,我就不信治不了那书痴!”

“先礼后兵也好,软硬兼施也罢,怎么对付李毓昌,你自己拿主意吧!至于侵吞赈银一事,他只是查了西陈庄,倘若让他再查下去……弄不好,把我这个知府也要拐进去了。我看,此人不除,乃心头之患!这酒我也没心思喝了,告辞了。”

王伸汉的心里乱极了。前九位查赈大员都是以宴请和贿赂被一一打发走的。这次对李毓昌本打算如法炮制,不想倒落了个如此尴尬场面。

突然,王伸汉大喊一声:“包贵!”

不一会,包贵走了进来。

“包贵,老爷对你怎样?”

“这还用问,没老爷,小的尸体早已抛到野外喂狗去了。”

“眼下非同寻常,你要为老爷尽心效力才是……”王伸汉让包贵坐定,从李毓昌奉旨查赈,悄然进山阳,投宿善缘庵,查勘西陈庄,直说到今日花厅摆宴,一五一十告诉了包贵。“包贵啊,我对你说这些,你应该明白老爷的心思……”他停顿了一会儿,接着说:“这只是西陈庄,才开了个头,若再查勘西北村、城南村、仓家庄,岂不陷我于死地了。你给我送去纹银两千两。这是我先礼后兵,那李毓昌得到了实惠,或可就此适可而止。需知:眼珠子是黑的,银子可是白的啊!同时,你要打探李毓昌下一步动静。”

“老爷高明,小的这就去账房支两千两银子送去。”包贵领命而去。

镇淮楼的钟声敲过了三更,已经是半夜子时了,王伸汉怎么也不想去睡,独自在清冷的客厅里,焦躁不安地踱来踱去。凶狠的目光落到被李毓昌退回的那两千两银子上。

这时,包贵走了进来。

王伸汉斜视着包贵问:“你看李毓昌为什么不肯收这银子?”

“他的家人不是说了吗,李大人是个书痴。这个书痴不收银子,是想跟老爷作对。”

“哼!知府牛大人这条路走不通,难道他还想告到江宁不成?”

“正是这样。”包贵想了想说,“李祥好像透露过,李大人要写禀揭,禀告江宁……老爷,小的倒有一个主意。”包贵故意顿了一下说,“可不知该不该说!老爷你想,这李大人要回江宁禀报,必定要以查赈清册为依据,不然就是空口无凭,诬陷朝廷命官。我们买通李大人的家人,让他们趁隙盗出查赈清册,一火焚之。李大人任期已满,不可能再去从头查起,失去凭据无法揭报,还会因失职而获罪坐牢,这不是一举两得之策?”

“嗯,好主意。”王伸汉忽又不无担心地说:“就怕他的家人不干。”

包贵笑笑说:“老爷,李大人不收银钱,他的家人未必不爱啊。据小的看,那个李祥早已急不可待了,只是苦于没有机会。”

王伸汉拍手称妙:“好,你取二百五十两纹银,马上去办。”

“老爷尽管放心!”包贵拍了拍自己的胸。

包贵走后,王伸汉又仔细地把此次行动的安排想了一遍,认为此举可行,这才满意地朝爱妾房中走去。

天刚刚放亮,山阳县署后面的宅院里,王伸汉才起床,包贵就一头闯了进来,递上那二百五十两银子,随后说:“李祥一早来了,说李毓昌对禀帖和查赈清册十分上心,放进箱子不说,还加了把锁,无法下手盗出,退回了纹银。”

“李祥走了吗?”王伸汉问。

“还在大厅等候。”包贵忙说。

“老爷,不能拖了,据李祥说,看样子李大人明天就要回江宁去。”

“啊!”王伸汉不觉吃了一惊。

“他一回江宁,恐怕就要把事情弄大。老爷,得赶紧想个办法,不然他一走,可就完了。”

“你说得对!一定不能放虎归山。”

说完,王伸汉倒背起双手,来回踱着步子。狠狠说道:“嗯,看起来是有他无我,有我无他!这就要辛苦你了。”

包贵眉头一皱道:“要杀也不必咱去动手。老爷,李祥这个人凶而多欲,常常流露出对主子的不满之情。依小的看,可许给李祥数百银两,令其酒后下毒。”

王伸汉沉思了一会说:“好,就这么办。其尸悬于梁,以自缢身亡上报,然后打通知府牛大人,断然无事。就不知李祥肯干不肯干?”

包贵胸有成竹地说:“老爷放心,我有办法叫他干的!”

王伸汉忙说:“好,事不宜迟,给他五百纹银,事成之后,我荐他到别处衙门当差!”

“好!”包贵转身走了出去。

包贵回到大厅,走到李祥身边,把嘴紧贴在李祥的耳朵,如此这般说了一遍。

李祥胆战心惊地说:“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呀!”

包贵乜斜着眼说:“老弟如若推辞,那后果嘛……别忘了,老弟曾收过王老爷的银子,答应偷盗禀帖和清册。你就不怕王老爷翻脸不认人吗?”接着包贵又把具体的办法、步骤对李祥说了一遍。包贵最后还说:“你串通马连升一起干,不然也不方便。万一走漏了风声,可不是闹着玩的!”

“若是他不敢呢?”

“不至于吧,我知道他平时都听你的。哼!他若真的咬定牙不干,我就叫他先走一步……你俩的银子,明早到县衙去取。”包贵说完,把早已准备好的一包砒霜,递到李祥手中。李祥起身辞别,回善缘庵去了。

还是在后半晌的时候,李毓昌午觉睡醒。起床后总觉得心神不宁,不知干点什么才好。他忽然想到今日是冬至节,莫若出去喝几杯酒。于是,他出了善缘庵,就近独自喝起闷酒来。这几天来,他实在是烦恼极了,昨天夜里,他总算把自己认为满意的禀帖写好了,决意明天一早起行,谁也不惊动,悄悄回江宁去。但是,此行吉凶如何?他心中无数,想到这里,脑子就像塞进了一团乱麻……

李毓昌在回去路上好像有点酒醉,摇摇晃晃地进了善缘庵大门。慢慢地走进寝室,躺在床上。

李祥朝主人望了一阵子,这才悄悄退到外门,在长凳上坐了下来等待着时机。但是,他的心“怦怦”地跳。

马连升此时也在厢房中静静地坐着,没有掌灯,两人已经串通好,他在侧耳等待着李祥的召唤。

里间,传出李毓昌微微的鼾声。

远处,镇海楼传来了三更的钟声。

又过了好长时间,李毓昌醒来了。他感到口干舌燥,想要喝水,但浑身无力,于是,他大声喊道:“茶!”

李祥听到李毓昌的喊声,唰的从凳子上站起来,他等待的时机终于来了。他是摸准喝酒人的脾气,知道人酒醉醒来,非要喝茶不可,那时再趁机下手,这比硬灌省力多了。他急忙来到床头问:“老爷,你要喝茶?”

“嗯。”李毓昌仍然躺在床上说。

“好,你等着。”李祥说完,从袖筒里摸出包贵给他的那包砒霜,暗暗倒进茶碗里,然后,冲上一碗不热不凉的浓茶,双手端着,殷勤地送到李毓昌嘴边,说道:“小的端着你喝吧。”

“不用,我能行,我自己来。”李毓昌从李祥手中接过茶碗,刚要往嘴边送,他忽然想起了什么事,顺手把茶碗一放,瞅着李祥,欲言又止。

李祥双眼瞪得老大,他看到李毓昌这个举动,头嗡的一声,全身吓出了冷汗。

正在李祥胆战的时候,李毓昌终于开了口:“李祥,你收拾一下,咱们天亮回江宁去。”

“老爷,这么早就要走?”李祥这才放下心来。

“嗯。”

“老爷,天下雪啊!”李祥提醒道。

“不怕,下刀子也要走。”

李祥怕夜长梦多,忙催促道:“老爷,茶快凉了……”

“不怕,酒后不怕茶凉。”李毓昌仍然无动于衷,顺着自己的思路说下去,“不是我为官固执,有些事非这样做不可,你们当然是不会明白的。”

“老爷,小的们都知道。”李祥又催道,“老爷,看你嘴干的,快先喝茶吧。”

李毓昌这才端起茶碗,什么味也没有顾上品,一饮而尽。然后抹了一把嘴说:“再来一碗。”

李祥又提壶给李毓昌倒满了碗。

李毓昌一仰脸,又一饮而尽。

“老爷,还要?”

“不要了。”李毓昌放下碗说,“李祥,你跟随我这么多日子,难得能有空好好拉拉话。”

“要说什么,你就说吧。”

李毓昌毫无感觉李祥话中有话,继续往下说:“李祥,这人一生在世上可不容易。我琢磨着为人、办事要个宗旨,这宗旨嘛,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字:心要正。不可去做一些不忠、不孝、伤天害理的事情……”

李祥打断李毓昌的话说:“老爷,你该睡觉了。”

“唉。”李毓昌不想说下去了,只是闷闷不乐地长叹一声,“天什么时候了?”

“四更多了。”

“好,你也去睡一会儿吧,不谈了,明早赶路。”

“是的,明早还得赶路。”李祥放下茶壶,急忙走了出去。

马连升已在门外等了多时,一见李祥忙悄悄问:“怎么样了?”

李祥小声地说:“成了,照计行事!”

不一会,李毓昌忽觉腹内一阵剧疼,他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双手紧紧按住腹部,不但没有止住疼,反而疼得越来越厉害,疼得他实在支持不住了,便从床上滚到了地下,又在地上打滚。这时他忽觉从嘴里流出来一些东西,吃力地举起马褂袖子擦了一下,一看,啊,是血!他自知不好,又不明白是什么原因,神色完全变了,声嘶力竭地喊:“来人——”

两个家人闻声闯了进来,杀气腾腾地立在李毓昌面前,一声不响。

李毓昌抬头一看,大吃一惊,只见两家人凶相毕露,脸色极恶,眼射凶光,马连升手中提着一条布带。李毓昌问:“你们要干什么?”

李祥冷笑:“我们不能服侍老爷了。”

马连升说:“老爷,这可不能怪我们,我们也是没法子啊!”

李毓昌一听,心里全明白了,怒声喝问道:“你们为什么要加害于我?”

李祥道:“这是王县令叫小的们这样干的,砒霜还是包贵亲自送来的呢。我们当奴才的不比老爷有满腹经纶,懂得做人的道理,俺们只知道哪位老爷对我们的好处多,有钱、有利,我们就跟谁去。”

“好狠毒也!”一字一句,带着血和恨,从李毓昌的牙缝儿里蹦出来。

“老爷,你死得冤是冤,只是下世再为官,要学聪明些!”李祥冷冷地说。

刹那间,李毓昌想到了远在家乡山东即墨的妻子和幼小女儿,自己死后,她们将如何度日?他又想到了叔父太清,在他身上浇灌了多少心血,自己才得以金榜题名。想不到叔父的大恩大德未报,自己便要命归黄泉。想到这些,他流下了悲愤的眼泪,伤心地说:“苍天有灵,叔父啊,你该知道侄儿的冤枉啊!”

李祥歪头咧嘴道:“老爷,远隔千里,你叔父,怕是听不到你的喊叫了!”

突然,李毓昌双手支撑着身子爬到南窗下面,扶着墙壁颤巍巍地立了起来,他仰脸望着窗外,大张着嘴巴,朝黑漆漆的苍天呼喊,那声音是微弱的。

李毓昌已是血污满面,站立不住了,脸上渗出豆粒大的汗珠,滑到地面上……

“老爷,我们还是让你少受点罪吧。”李祥见李毓昌已经没有了力气,便招呼马连升道:“来,动手吧。”

李祥、马连升急忙向前,把布带套在李毓昌的脖子上,然后,把李毓昌架起来,举到高处,踏上床板把带子的另一头拴到了梁头上。

李毓昌被悬挂在半空中,便停住了……

李祥上前从李毓昌身上摸出箱子钥匙,打开箱子,取出李毓昌保存整齐,准备带回江宁去的禀帖和查赈清册,又把几十两银子,悄悄揣到了怀里。最后把箱子锁好,钥匙乱扔到李毓昌床上。

两个家人简单地收拾了一下现场,除净了血迹,这才掩门走了出去。

嘉庆年间这场载入史册的大冤案,就这样发生了。

善缘庵可以作证!

门外纷飞的大雪可以作证!

再说陈玉兴与李太清到京城告状,中途玉兴丧母,返乡奔丧。李太清一人到京,住进朝阳客店。连日来,他埋头写状,整理物证,直忙到昨晚。今天,走出店门,正一路打听前往刑部衙门的路径。这时候,只见迎面来了两乘官轿。

李太清眼见执事牌上分别写着“左都御史”“山西巡抚”字样,急忙跪倒轿前,喊冤不起。

护兵隔着轿帘禀告:“老爷,有人喊冤。”轿内坐的是都察院御史特克慎,满洲正黄旗。他听说有人喊冤,于轿内说道:“本院不理民词。”

这时,后边那乘轿子也早已落地,从里面走出一个花白胡须的年迈大臣来。这大臣正是当年李毓昌京试的考官初彭龄。他已被任用山西巡抚,但迟迟没有动身赴任,就是为了李毓昌这桩案子。李毓昌自缢善缘庵一事不胫而走,早已传入京城。他断定此事蹊跷,一心探明真相。传闻李家有人来京告状,所以在京天天寻觅告状之人。见眼前跪在地上的老者,或与李案有关,急忙走到特克慎轿前,伸手制止了护兵,朝轿内说道:“御史大人,督察府不理民情恐有不妥吧。”

特克慎走出轿子对护兵道:“好,就依老大人,去问问他有什么冤!”

护兵走上前说:“老爷问你有什么冤?”

李太清抬头说道:“小民有状在此。”

护兵从李太清手中接过状纸,双手递给御史大人。

特克慎看罢状子说道:“这个案子还是不接的好。”初彭龄不以为然地说:“堂堂都察院衙门,料理区区小案,有何之难?”

“大人有所不知,请一旁说话。”特克慎欲言又止,急将初彭龄拉至一旁。

原来,就在前两天,他接到了两江总督铁保的一封亲笔书函,信中言道,风闻李太清为李毓昌一案告状进京,若两江属地果真出此人命大案,自己一无所闻,一旦追究起来,恐怕罪责难逃,特请特克慎酌情发落。

“哦。”初彭龄假装不解地问,“大人有何难言之苦?”

“咳,大人有所不知。如若这状纸上的全是实情,追究起来,山阳县、淮安府逃脱不了且不说,就连两江总督铁保大人也要吃不了兜着走的。”

初彭龄知道,铁保与特克慎是同族人,又是至交。他生怕官官相护,李毓昌之冤不得伸雪。于是,便摇头道:“大人过疑了。此案尚且不明,怎么就会牵连到两江总督大人呢?我看不会吧。”

特克慎说:“山阳历属两江之地,怎能说无牵连呢?”

初彭龄说:“大人所虑也是。只是这状纸大人既看了,不接状恐怕落下话柄。”

特克慎怕就怕在同僚面前落下话柄,一时语塞。

初彭龄本想用参奏皇上来威胁特克慎,但又觉此法太直露,于是,他急中生智地想出了一个妙法:“昨日圣上召见,问起民事,老朽已在皇上面前把此事讲了,皇上非常恼怒,只怕此案不好草草收场。”

“你这样一禀奏,倒让我为难了。”

“此案关系十分重大,若大人为难,可呈御批。”

特克慎茅塞顿开,说道:“对,把事情推给皇上,此实是两全其美之策。”于是他对李太清说:“你进京告状住在何处?”

李太清跪禀道:“朝阳客店。”

“你回店去吧,随时听唤!”

“谢大人!”李太清叩头退去。

特克慎不能不顾督察衙门明镜高悬的招牌,决定回去写奏疏,上奏嘉庆皇帝。他望着远去的李太清,对初彭龄说:“巡抚大人,只是你让我接案,你就得陪着我审理。”

初彭龄心想,我求之不得哩。

特克慎回府后,即把李毓昌一案上秉朝廷,等待嘉庆皇帝的御批。

李太清在朝阳客店焦急地等待着……

这天,三更已过。嘉庆皇帝有些倦意,但还是又从厚厚的那堆奏疏中,随便抽出一份坚持着看下去。

这份奏疏,正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特克慎递奏的。嘉庆看了几行,顿时睡意全消。他睁大眼睛从头到尾,一字字细心阅着,琢磨着,对李毓昌身死的过程,顿时生疑。他看完奏疏,又看李太清的诉状,狠狠地朝御案上拍了一掌,怒不可遏地站了起来。他想借李毓昌一案,杀一儆百,重振朝纲。想到这里,他回坐到御案前,提笔下谕道:

敕令都院特克慎,迅委公正大员前往山东即墨,提李毓昌尸棺详加检验具奏。案关职官身死不明,应彻底根究。钦此!

写完,嘉庆把笔往御案一扔喊道:“来人!”

当班太监闻声而至。

“此案关系甚大,军机处务必连夜拟旨。”

不几天,特克慎就见到了圣旨,立即派人去朝阳客店通知李太清,令其及早返回做准备,他又邀初彭龄随其一同赶往山东审案。

皇上圣旨大如天,复查李毓昌一案开棺核验,谁也不敢怠慢。这天午后时分,一队人马护着李毓昌的灵柩进了济南府。李毓昌的亲属全部坐在灵车后边的一辆马车上。灵车来到南门外校场。校场中央早已用芦苇搭起了一个棚子,作验尸之用。

一字长凳摆开,以特克慎、初彭龄为首,坐满了验尸大员,对面凳子上坐着李太清、林静娴和众位族亲。

只见李毓昌尸体虽未全腐,但是毒是缢却已经无法辨认。特克慎遂令仵作如法蒸验。

各位大员及李毓昌的亲人,目不转睛地望着几位仵作忙乱了老半天,这才把蒸过的尸骨一一取出,摆在两排人中间的长几上。只见尸体骨皆白,并无受毒证状。官员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李太清一看,感到事情有些蹊跷,毓昌侄明明是受毒而死,为什么蒸骨却偏偏无毒?他苦苦进京告状,好容易盼到了毓昌侄儿的案子就要真相大白了,谁知蒸骨验视结果会有偏差,他怎肯罢休!李太清“扑通”一声跪倒在各位检验大员跟前,陈说原由,苦求重新检验。林静娴见叔父这样,也随跪倒在地。一众族人也齐刷刷跪倒了下去,苦求不止。

特克慎是个粗中有细的人。他知道,他面临的不是个一般的案子,而是从皇上那儿直接下来的,容不得有半点马虎,他便准了李太清等人的请求,明天重检。

翌日,仵作们听监察大人特克慎一声令下,各自一声不响地重新忙碌起来。但是,这一次和昨日的一次不相同,初彭龄十分留心观察各个环节,生怕有人从中捣鬼。应该说,他是一个很有经验的地方大员,多年来,经他亲自监督验过的尸骨不能算少,很少出现差错。倘若再检无受毒状,那就果真李毓昌不是受毒而死了……

初彭龄手捋胡须,正想到这里,忽见一个仵作捧水进来,从他身边经过。他忽然意识到,如法蒸验,用水是关键,如水不洁净,容易出错,这一关键点万万大意不得。这时,只见他从凳子上站起来,挡住了仵作的去路,手指着钵中的水问:“这是用的何处的水?”

仵作万没想到这位大人会拉着他问起水来,以为自己露了马脚,顿时慌了神,他极力镇静着,施礼道:“老爷,听说济南府有七十二泉,这是什么泉水,小的可就说不出名堂来了……”

初彭龄见这个仵作表面镇定,而却透露出内心惊慌,他手中那微微颤抖的水,就是证据。初彭龄越加起了疑心,他回身拿起自己喝的杯子,把里面的半杯水往地上一泼,便向钵中伸去。那仵作急中生智,双手一松,陶钵便刷地落到地上,水渗进了土地里去了。

初彭龄早就防备了这一手,因此,等仵作的钵子落地砸碎,早有半杯水留在了他的手里。

初彭龄把茶杯举到唇边,喝了一口,含在嘴里咕嘟了一会儿,然后吐到地上,他浓眉一竖,朝仵作厉声道:“好大的胆,竟然耍弄花招!”

仵作吓得扑通一声跪到地上,叩头求饶。初彭龄没有理他,把杯子递给特克慎说:“御史大人,都尝尝吧!”

特克慎双手接过喝了点,又给别的官员,一个传一个,每人都尝了一口,一个个被盐水咸的直用舌尖舔嘴唇,大家交换了下眼色,惊奇地说:“想不到竟然会有这样的事情啊!”

特克慎气愤地说:“大胆的畜生,竟敢投进盐水,岂能饶他!”

特克慎一举手喝令:“左右,给我拿下!”

卫兵上前用绳绑了。

初彭龄怒喝仵作道:“你为何要暗用盐水?谁是你的同谋?说!”

“大人饶命,这全都是山阳县令王伸汉派家人包贵前来,指派小的这样干的……”仵作不得不把实情一一招认。

特克慎速让这个仵作在口供上画了押,令卫士拉出席棚外关押。

初彭龄吩咐卫兵监督着仵作,前去趵突泉重新采取最洁净的水复验。

约过了一个时辰,趵突泉水取到,仵作们马上开始如法蒸验。

检验结果,李毓昌果然系受毒而死。

李太清、林静娴这才放心,与李毓昌的众亲属,跪地谢天。

当夜,特克慎依照检验情形,如实奏明皇上。

此后,嘉庆降旨,将与李毓昌一案有关官员及各犯押解京城审讯,严加惩办。

经刑部三堂六审:两江总督铁保,革职,发往新疆劾力背赎罪。淮安知府王毂,处以绞刑。山阳知府王伸汉,抄家立斩。李祥、包贵、马连升均受极刑。

至此,李毓昌冤案告以结束。

不久,依照嘉庆旨意,在即墨城西北三里处,李家坟茔李毓昌墓前,竖起一座御制诗碑亭,镌刻着嘉庆的诗文,以悯忠良。

猜你喜欢

特克老爷大人
不怕火的双手
大人都不知道的事
让我们学着长成一个大人
假如我是大人
厨师与老爷
高浟:老爷我来审青菜
一觉醒来给你大人级卷发
欧特克(中国)软件研发有限公司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