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美艺术欣赏课程教法改革及效果研究*

2015-09-04赵淑荣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音乐艺术课程

赵淑荣,李 明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天津 300110)

一、高职音美艺术欣赏课程现状调研

(一)调研背景

《艺术欣赏》是面向高等职业学院所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之一,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受艺术熏染,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研究高职音美艺术欣赏课程教法改革及效果能够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提高学习者文化艺术素质。

(二)样本选取与题目设定

首先,在开学初,笔者选取天津交通职业学院2014级200名新生,进行随机问卷,初步了解学生对艺术欣赏课程的认知情况以及考核方法及教学内容等。本调研为《学习背景》调研,共设立10个题目。其次,分别在学期初和学期末,针对艺术欣赏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和内容,对200名学生进行学习成效情况调研。本调研为《专业知识》调研,专业知识分为两组共40个题目,一组为音乐知识,另一组为美术知识。学习《音乐欣赏》的学生答11至30题;学习《美术欣赏》的学生答31至50题。

(三)调研结论

1.1-10题的问卷调研,得知学生的艺术学习背景

(1)问题中第1、2、3题调查学生入学前艺术学习的程度

入学前,学生选择“为修学分”的比例高达46.5%,人数最多。只有11%的学生学习过艺术技能。音乐课、美术课从小学到中学阶段都上过的只有35.5%。通过谈话了解学生的想法,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回答:“从小就没什么艺术细胞,甚至对流行音乐都不感兴趣,为了修学分不得不去上艺术欣赏课”;“我总觉得那些课都是枯燥乏味的,去了基本也都是偷偷玩手机。”“我觉得这种课没有用,找工作也用不上”。也有学生表示希望通过学习音乐不仅调节情绪陶冶情操,而且扩大自己的知识层面。

(2)第4、5、6、7、9题是调查学生对艺术欣赏课程的心理期待。86%的学生不愿意在课堂展示艺术技能。大多数学生爱听流行通俗音乐,只有少数同学喜欢听古典、民族与外国音乐。也有学生表示希望学习艺术欣赏课程后“会想象力更丰富,从而激发创新精神”。“艺术欣赏能改变个人的心情”是另一部分学生的心理期待。

2.1-10题艺术学习背景问卷和谈话,反映出学生学习中存在困难

不少学生缺乏学习环境。学校的地理位置偏僻,远离艺术馆、博物馆、歌剧院等艺术场所,学生很难在课余享受艺术的熏陶。网上观看也缺乏欣赏环境,而且艺术品的体量是无法通过看图片感受到的。再者,数字化的音像也难以模拟现场的艺术欣赏。

3.回答20道音乐和20道美术专业知识题的统计

撷取我院出版的《艺术欣赏》教材基础知识和增加的书本内容进行测试,以选择题的形式分别测试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经统计发现,学生们回答客观题有些困难,正确率并不高,40道题中,29道题的正确率在50%以下。这说明学生在艺术知识掌握方面还有不小的欠缺。

问卷题目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知识,一类是和艺术相关的常识。专业知识答题错误率最高,常识类问题答题程度稍好。

二、高职音美艺术欣赏课程教法改革实践

(一)音乐欣赏课程教法改革

⒈采用预备式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采取尽量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无论作品的类别如何,欣赏前把所要介绍作品中的主要旋律单独挑出来,或教唱或弹奏或哼唱给学生。熟悉了作品中的主题或旋律之后,再介绍这些优秀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个性及风络、作品的形式内容等。例如,在介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首先把《梁祝》的故事讲给学生听,按照故事情节的主要旋律结拜—共读—相恋—送别—抗婚—楼台—哭坟—化蝶哼唱给学生听。然后把阎肃老师为这部协奏曲的整个作品的精华和高潮填上歌词作为该曲的主题“化蝶”教唱给学生,为整部协奏曲画龙点睛。于是他们便有了兴趣,这时“趁热打铁”开始介绍作曲家的生平、创作背景及作品的结构,以及协奏曲的形成及特点。当学生了解了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明确了作品的主题及各种乐器和作曲手法在作品中的应用后,再留作业聆听整部作品,他们就乐于接受了,对梁祝的命运给予同情,被梁祝二人的真情所感动。

⒉创造良好的音乐欣赏氛围

所谓“良好的音乐欣赏氛围”是指音乐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心情应该是轻松、愉快、和谐的,师生的关系应该是民主、亲切、友好的。创造良好的氛围取决于教师的精神面貌与言谈举止。教师具备多重身份,是引导者、是主持人、是演员……作为教师,上课前必须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讲授课程的时候,教师精神饱满、热情微笑面对学生,创造出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并多给学生赞扬。

⒊教师在学生心中架起一道通往艺术殿堂的桥梁

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功能,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水平,是艺术欣赏课教师的职责所在。在欣赏交响乐中,要求学生把重点段落的主题旋律通过视唱打着节奏、划着拍子背记下来,实践证明学生们很感兴趣。不论是德沃夏克的《自新世界》还是莫扎特的《第40交响曲》,抑或左安安借用莫扎特的《第40交响曲》第一乐章主题创作的《不想长大》,学生都能一下子就记住了旋律。

⒋从欣赏通俗歌曲引出古典音乐

通俗歌曲很受欢迎,教师的示范演唱倍受青睐。通俗歌曲与人们的生活较贴近,青年人易于接受,大部分人都比较爱听通俗歌曲。以欣赏通俗歌曲和流行音乐为切入点,引入古典音乐提高学生对古典名曲的学习兴趣。在讲授《古典主义音乐——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这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们欣赏SHE所唱的流行歌曲《我不想长大》,大家唱得十分开心时,莫扎特第40交响曲第一主题也随之响起,有的学生也跟着唱起来。这时有学生归纳说:“莫扎特的40交响曲的第一主题与SHE演唱的《不想长大》的高潮部分的基调是一样的。”笔者抓住时机,再进一步介绍离我们很遥远的古典时期的音乐和现在的流行音乐各自有哪些特点,学生当即就把这个主题给记住了。此时,再把上面这一重点段落的主题旋律写在黑板上,打着节奏、划着拍子教唱给学生。对古典音乐学生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名曲的鉴赏能力,还增强了学生对古典名曲的学习兴趣。

⒌请同学们共同参与,形成互动

学生们不仅喜欢老师动情的讲解,还非常愿意自己参与。有同学说:“音乐老师让全体同学起立,一起唱《团结就是力量》,这节课给我印象最深,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让人充满自信。音乐欣赏课调剂了紧张的学习生活,身心得到放松。”由于这种模式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教师必须及时充电,才可以使课堂异彩纷呈,学生感受丰富多彩。

(二)美术欣赏课程教法改革

⒈用故事导入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关注度

例如,在备课的时候多挖掘一些民间小故事,吸引学生关注理论学习。比如讲到明代有著名的“明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这四位明代顶级艺术家,学生们都很陌生,对他们的作品更知之甚少。不过,这四位画家之一的唐伯虎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有故事”的人,所以就选择从唐寅入手。学生们都知道影视作品《唐伯虎点秋香》,于是我请学生们讲讲唐伯虎与秋香的故事。然后再给他们讲解电影是根据小说《唐解元三笑姻缘》改编的。真实的唐伯虎其人生和艺术生涯是怎样呢?从而导入唐伯虎的艺术贡献和明代的历史背景和艺术风貌。唐伯虎在明代和整个中国艺术史中不是最有成就和最典型的艺术家,但他是明代最有名的艺术家。对那段艺术史的学习就这样展开来了。

⒉引入电视剧片段

第36题,《清明上河图》属于什么类型的绘画作品,答案是风俗画。期末考试中,这个题目的正确率很高。这是因为讲解这幅作品的时候,笔者以画示意,告诉学生北宋东京汴梁的繁华景象,翔实地描绘了汴京的街道、建筑、景观以及人的活动和服装打扮,但这并不足以引起学生的深刻记忆。有一部电视剧《水浒传》是按照《清明上河图》中的描写来布景和设计服装的,所以笔者用了3分钟时间给学生看了水浒传的片段,使学生对北宋的城市面貌有了了解。再给学生们讲解清明上河图从农村到内城的景物描绘,他们会觉得这幅画与他们的生活不是那么的遥远,记忆便留下了。

⒊联系名言名句

苏轼是提出诗画本一律的始祖,学生可以通过诗歌的理解来加深对绘画的认识。大多数学生,没有接触绘画的机会,但是语文课却学过多年,对于古诗的理解比绘画更深。

王冕诗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高考前很多学生都背诵过,诗出自于王冕《墨梅图》的画面上,为画家所提。重温这些诗句,可以让学生读懂艺术家的精神追求,对理解绘画的内容和美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讲读诗句让学生理解画家的情操。

⒋比较也是美术欣赏的一个重要方法

介绍美术作品的艺术形式、技巧,如果仅用语言来描述,学生不好理解。而把不同种类、不同风格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会使学生一目了然,即便他不懂画,也会有直观感受。比如,把古典主义时期绘画和浪漫主义时期绘画放在一起,学生就明显感受到浪漫主义时期的创作是夸张的、奔放的,是摆脱束缚的。思想的解放就是印象主义的思想基础。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这三个时期摆在一起,学生就能理解绘画作品发展的脉络了,而这正是人的思潮发展的方向。

三、音美艺术欣赏课程教法改革效果

(一)期初与期末音美艺术专业知识问卷对比

学期初,我们对学生测试11-50题的专业知识,正确率高于90%的题目根本没有,高于60%的仅有3个,达标比率仅仅只有10%。而通过教学改革,学期末我们对相同的学生再次测试,题目正确率明显提升(详见以下列表)。学生对所学知识完全能够理解和掌握。

(二)学生学习音美艺术欣赏课程实效分析

开学初,学生的状况不佳,一是对艺术欣赏课没有明确的认识,二是缺乏学习环境。测试学生学习艺术情况,题目的正确率大多数不足50%。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学期初的测试相比,期末成绩有了大幅的提高,基本准确率大都在90%以上。这说明,通过改进教学手段和测试方法,能够让学生的成绩大幅度地提高,达到了教学的目标。教学手段的改进也让学生产生了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加主动去参与互动。考核手段的改进,更让学生从抵触、害怕考试变得不惧考试,而且在考试成绩大幅提高,从而对艺术学习有更高的兴趣。这说明教学策略实施得当。

四、进一步提高音美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实效的建议

(一)改革考核方法

由于学生入学时候水平差距较大,仅仅一次期末考试不能完全反应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因此,应将总评成绩的比例从平时考勤与期末答卷的5:5,改为总评成绩的比例按考勤、随堂作业、课堂提问、自选题目分析作品的3:2:1:4。以往的考试,学生考勤合格了,期末一次考试只需答一张卷,就会得到本学期的总评学习成绩。而现在,每个章节学习结束后都进行随堂测验,将若干次成绩综合后的成绩作为该生总评的20%的成绩,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二)改进选课形式

改变以往的硬性选课形式为自主选择的形式。我院艺术欣赏课程属于选修课,学生对艺术欣赏课程与讲授的选择分音乐、美术与文学三个方向。从2013-2014第二学期开始,变为以班级为单位,学生自己任选一个方向,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笔者在教研时提出,音乐、美术与文学三个方向的课程在同一时间分别在三个多媒体教室上课,对学生实行开放,学生自愿去任何教室上课。通过领导研究,在2014-2015第一学期实行,上满28学时,剩下的4学时,让各个方向的专任教师以讲座的形式讲授课程,这样学生接触横向的知识就会比较全面。

(三)教学方法应体现多元化

将音乐与绘画教学重组,提升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通过音乐与绘画的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现在新课程的主体精神就是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故不断地改进教学是关键。音乐和美术的交互学习有助于学生感知音乐和绘画的艺术之美,从而丰富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途径。

(四)建立音美共融的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艺术素质的现状,组织一种新的教学形式。音乐与美术在同一时期的特点有相似之处,我们尝试将音乐与美术合理地结合在一起,遵照循序渐进的规律,由浅入深培养学生对艺术欣赏的兴趣,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学中,通过同一时期音乐与美术的比较,培养学生从多侧面、多视角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并以此进一步开拓他们的视野。此外,还可以开展利用教材中的某一美术作品,通过想象来寻找与之同时代的音乐作品等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既保持了学习的兴趣,又多侧面、多角度地得到了美术审美感受和音乐审美体验。创造性地把美术、音乐与其它艺术形式相融合,使之服务于音乐与美术通感欣赏课堂教学的主题。美术与音乐、舞蹈、戏剧等其它艺术形式之间有着某种天然的内在关联,教师要善于在艺术欣赏教学中,运用和安排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与迁移,建立起各艺术学科内容的沟通与交融,形成最佳内容组合形式。

(五)关注学生差异,因材施教

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与生活背景。尽管学生的天赋与兴趣不同,但只要教师因材施教,都能给予他们相应的教育与指导,尽力挖掘出他们每个人的最大潜力。

小结

要想真正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音乐审美的规律指导教学,优化教学过程,调动和发挥学生这一审美主体的作用,突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健康美好的音乐置身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使学生们的艺术欣赏能力不断提升,让我们的校园充满高尚的文化气息,让高雅的艺术之花开遍校园的各个角落。

[1]石志宏,冯泽星,冯晓东.浅谈音乐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J].才智,2008,(06).

[2]白陆平.音乐鉴赏[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辞凌.关于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若干思考[J].课程 教材 教法,1996,(06).

[4]孟恬.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10).

猜你喜欢

音乐艺术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纸的艺术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音乐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