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模式”来袭 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
2015-09-04汪莉莉
文|本刊记者 汪莉莉
建筑产业现代化是集政策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于一身的集成创新。作为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建筑产业现代化以绿色建造,促使传统建造方式伴生的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大等诸多问题得到极大改善。
2014年,江苏、湖南、安徽、济南、深圳、重庆等多地相继出台了建筑产业现代化相关指导文件,这意味着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正逐渐由企业到城市、由城市扩展到更大区域。在横向发展上实现由点到面的新拓展,在政策的纵向深化上也在逐步推进。
与此同时,不少企业已经步入了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的进程中。2014年11月,一个以装配式集成化建筑为主要发展方式,国内首家建筑产业化联盟在北京成立。该联盟由江苏立德节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倡议,江苏沙钢集团、浙江亚厦公司等九家企业院所联合发起,首批聚合了北京、上海、湖南、辽宁七省市的23家建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相关单位。
山东.济南
继国内首家建筑产业化联盟在北京成立后,2015年7月17日,山东省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联盟在山东建筑大学成立。据悉,山东省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联盟是以济南市政府“力争用3至5年时间形成千亿级规模实体产业,打造全国住宅工业部品生产研发前沿阵地和集散地”为任务目标,以“一二三四五六”的济南模式为着力点而成立的机构。联盟将以打造集“产、学、研、银”于一体的建筑产业化实体联盟为宗旨,力求抢占前景广阔的建筑产业化市场,最终形成“立足济南、辐射山东、走向全国”的建筑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实际上,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会议上,就已经明确了山东省2015年保障性安居工程计划开工54.5万套,其中济南计划开工51168套,基本建成7887套。此前,济南市已下发通知,要求新开工保障房全部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建设。目前,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已运用到保障房的建设中,相关工作进展顺利。与传统方式相比,产业化建造的保障房效率更高、品质更好。
此外,济南市目前已有6家预制部品生产企业形成产能,已有预制内外墙板线10条,专用叠合板线10条及部分预制楼梯、梁柱的固定台式生产设备,产能达150万立方米,可满足建筑产业现代化住宅项目450万平方米。到2015年10月,还将有2家企业投产,届时,济南市预制部品产能将达200万立方米,可满足建筑产业现代化住宅项目近600万平方米。
辽宁.沈阳
作为中国首个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沈阳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之路上可谓“一步一个脚印”。一直以来,沈阳市把政府引导作为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的重要基础,特别是保障性公租房建设全部应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同时,沈阳市还出台并实施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建筑产业化发展指导意见》等激励扶持政策,加大了政策法规的引导和扶持。
在政策扶持下,来自国外的建筑产业现代化优势企业现已经在沈阳投资建厂,构建规模化产能达500万平方米,满足了沈阳建筑产业现代化工程建设需要。同时,一大批政府投资的装配式建筑工程全面铺开。
7月10日,沈阳市民见证了卓达新材模块化房屋的建筑速度,两层别墅,3小时建成,不但完成了建筑内外精装修,而且房屋可抗九级地震,并能够释放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负氧离子。施工现场没有建筑垃圾,也没有影响周边生活环境的噪音。可以说,建筑产业现代化能够有效解决施工污染问题,同时减少施工工期,并保证施工质量。目前,沈阳有的楼盘已经开始应用这一技术。
安徽.合肥
2014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出台,这标志着安徽省建筑产业现代化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最近几年,安徽省利用保障性安居工程大力推进的时机,率先推动政府投资的保障性住房运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加快钢结构住宅体系工业化进程,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目前,安徽省已确定了合肥、蚌埠、滁州等3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城市和中建国际—安徽海龙等6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全省已开展近300万平方米的建筑产业化工程试点建设。位于合肥高新区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人才公寓,就是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建造方式盖起来的。
用建筑产业化方式建造的中科大项目成功实现了“五节一环保”。中科大项目每平方米用水0.15立方,现场只有总装工作,没有湿作业,在工厂预制用水可控。中科大项目可以做到4至5天一层,包括内外墙、保温、粉刷,比原定工期提前18天封顶。构件均在工厂生产,现场只需少量施工人员进行组装,总装到第六层就可以进行内部装修,装配式施工可立体交叉作业,大幅缩短施工总工期。
广东.深圳
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法规、政策和标准,以及整个产业链条的重新整合,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服务作用。2014年,深圳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深圳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意见》,明确从2015年起,新出让住宅用地和政府投资建设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全部采用产业化方式建造。
深圳市政府通过土地招拍挂、建筑面积奖励等优惠措施引导企业自愿按产业化方式建造,如对建设单位在自有土地自愿采用产业化方式建造的可申请3%的建筑面积奖励。这些都为深圳市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全面推进提供了政策保障。
近年来,深圳市涌现出一大批建设科技创新和产业化领军企业,形成了规模超千亿元的绿色建筑产业集群,不仅辐射全国,甚至走向香港、东南亚等地区。以深圳万科公司为例,2014年该公司在深圳以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的商品房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
建筑产业现代化是集政策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于一身的集成创新。深圳市先后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全国率先发布《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和《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外墙技术规程》,已初步建立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体系和技术标准。
目前,深圳市已建立万科、嘉达、中建国际3个国家级住宅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建科院等35个市级示范基地项目。在保障房项目中率先推行住宅产业化试点,其中龙悦居三期全部按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和绿色建筑要求建造,达到国家一星绿色建筑标准,荣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首届保障性住房设计竞赛“一等奖”、“最佳产业化实践奖”和“住宅产业化技术创新奖”,是绿色建筑产业化和保障房有机结合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