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策略建议
2015-09-04
抓好顶层设计,政府牵头主导,推动技术创新,完善基础设施,培植新兴产业,做好保障体系,是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策略关键点。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冰之、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新民、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等专家,结合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趋势及现状,系统性的为我国智慧城市发展提出几点策略建议。
以顶层设计为尺,以实施方案为笔,科学勾画智慧蓝图
根据国家《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中对于智慧城市试点示范的发展策略,充分利用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的良好机遇,加快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案的制定,促进我国智慧城市的快速发展。
1、加强国家层面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是智慧城市信息系统工程长远发展的规划,是将建设目的、实施目标、知识体系、建设体系、实施计划、组织结构、技术应用、实现成果等所需的信息要素集成为“顶层规划”,是智慧城市纲领性和路线性的建设宗旨、目标和实施战略。因此,应成立国家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由相关国家部委统筹智慧城市规划建设,制定国家层面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确定各关键领域的实施措施,促进国家部委横向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并为省、市、县等不同层级间各部门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消除障碍。
2、积极开展各省市因地制宜的实施方案
智慧城市建设应根据城市的性质、特点、功能和历史等要素做出因地制宜的专项方案,包括明确具体的建设目标和任务,以便建设中有章可循、循序推进; 完善建设内容,构建各个领域完整的应用体系; 规划落实城市各部门负责的业务范畴,以便建设中的分工和协调; 优先规划基础性或示范性智慧项目的建设,以代表性和特殊性突出城市特色。因此,各省市在制定相应专项规划时,要切实结合本地区的经济、文化等环境,考虑自身的财政情况、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基础设施水平、区域优劣势等方面的限制,按照城市定位、城市规划、城市管理与运营的步骤进行专项规划,突出城市特色,明确发展愿景,在完善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制定智慧城市分阶段实施纲要与行动计划。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和城市不断发展,智慧城市的具体行动计划应具有阶梯性、可实施性。
政府牵头主导,多方共同参与,实现可持续运营
按照智慧城市的发展规律,加快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模式的实践探索,建立多样化的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市民等积极性,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1、建立特殊领域的政府主导运营模式
政府是主导智慧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任何一项城市建设工程都需要政府的参与,政府要切实把握好自身定位,针对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军事、能源等命脉的领域,要建立完全由政府投资、建设、运营的管理模式,包括基础数据库、灾备中心及智慧政务系统等方面,以保证智慧城市重点领域的安全性。
2、推动多方参与的运营管理模式
智慧城市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协同建设,常见的参与方通常包括政府、企业、公众、媒体、研究机构、第三方等,三大电信运营商及技术服务商等企业已经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社会公众及第三方承担着自身利益代表者、规划过程参与者和监督者多重角色。因此,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分担政府所要承担的建设费用和建设风险是十分行之有效的。对于智慧管网、智慧环保、智慧交通、智慧安全生产等基础领域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对于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养老、智能卡、智慧旅游等领域可以采取市场化或半市场化的运营管理模式,提升智慧城市的建设水平。
推动技术创新,实施人才战略,提升软实力
准确把握信息社会发展规律,按照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及实际需求,加强智慧城市关键技术研发,抢抓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机遇,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提升全民信息化水平,保障智慧城市高效建设,实现智慧城市建设与新一代信息产业发展的双赢。
1、重视科技创新,逐渐实现信息技术自主化
世界各国越来越多地将高新技术应用于城市的核心系统中,是城市部件之间能够互联互通和协同工作,实现高层次的智能。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强力支撑。然而,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我国自主研发能力弱,对外技术依存度高,多项关键核心技术依然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电子信息领域的对外技术依存度超过 80%。因此,重视科技创新,自主创新,是保障我国信息自主,信息安全的重要一环。要做到优化技术创新环境,加强技术研发、应用试验、评估检测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增进企业之间的合作,优化智慧城市技术创新的软硬件环境。
2、重视人才培养,逐步提升全民信息化素质
十八大以来,我国一直强调人才的重要性,坚持以落实人才发展规划为主线,坚持人才优先,以用为本,高端引领,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如今,人才资源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首要资源,切实做好人才培养与全民信息化素质教育工作是大势所趋。
完善人才引进及用人机制。完善人才使用机制与激励机制,提升信息化专业人才待遇,拓展信息化从业人员发展空间;落实高层次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完善工作环境与生活配套设施,重点解决住房、异地社保转移等制约人才引进的突出问题;建立信息化高级人才交流机制,积极开展国际间的人员交流活动;在人才引进、项目支持、创新奖励、住房福利等方面出台更有竞争力的激励政策。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技术研发关键在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要积极整合国内研发力量,加强针对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培养壮大一批掌握先进智慧技术的专业人才队伍。大力推进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育复合型、实用型信息技术人才;引导本地大中专院校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对接,重点培养紧缺人才和交际技术人才;鼓励产学研合作,在实际项目中培养与发现人才。切实有效的开展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工作,普及公务员和社会从业人员的信息技术以用技能。
完善基础设施,创新智慧应用,形成双重保障
2014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提出了把我国建成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要促进信息消费、实施宽带中国战略、推进宽带乡村工程,大幅度提高互联网的网速。”根据国家《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中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创新智慧型应用实施的要求,加强宽带网络、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引用创新,为智慧城市高效运营提供支撑。
1、完善的智慧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运行的基础保障
进一步推广宽带化,三网融合,建立高速、宽带、融合、安全、无线的泛在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加强全国性与地方性的人口、法人、地理空间、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建设与整合,解决基础数据库重复建设、共享效率低等问题。加强各地云计算中心的科学规划及合理布局,防止由云的重复覆盖产生的资源浪费;鼓励与云计算相关关键技术的研发,创新云平台的服务模式,提升云平台的应用水平。加强各城市大数据系统的规划设计,形成全市统一的大数据管理、挖掘、决策支持平台,为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提供强有力支撑。建立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建立第三方安全评估与监测机制,为智慧城市建设安全提供保障。
2、智慧型应用创新是智慧城市运行的服务保障
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建设全面覆盖、安全保障的智慧感知、传输网络、高速运算、信息交换及服务运营支撑架构的智慧化环境,加快现有城市基础设施的智慧化改造,提升电力、燃气、交通、水务、物流等公用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实现运行管理精准化、协同化、一体化实现智慧管理应用集成和感知网络的统一管控,创造良好的城市运营条件与服务保障。
培植新兴智慧产业,打造新型产业链
智慧城市建设必须依托技术创新并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进城市成为知识中心与创新孵化器。智慧城市产业是通过智慧城市建设、研发创新和应用创新关联带动和培育发展起来的产业。发展智慧城市产业,包括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应用的传统信息服务业智慧化和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智慧新兴产业两方面。
1、智慧化改造——优化传统信息服务业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泛在性决定了其与然和行业都可以产生融合,而在信息技术作用下产业重组和融合可以孕育出许多新兴产业,比如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新兴产业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的产物,并伴随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而发展,再比如围绕智能终端应用,可诞生出覆盖其全生命周期的各种服务业态。因此,充分将信息技术融合到现有产业中是智慧城市建设中行之有效的建设路径,通过“两化融合”、建设电子商务支撑体系、支持企业信息化示范项目等工程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快速摆脱旧有发展方式,使城市经济发展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得到提升。
2、产业融合创新——推动智慧新兴产业
大力推进以“智慧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创新商业模式,拓展相关应用市场,同时以智慧技术创新为依托,衍生全新的产业形态,推动城市产业升级,促进城市发展动力机制的转换。重点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等与智慧城市息息相关的智慧新兴产业。通过物联网实现对物理城市的全面感知,利用云计算等技术对感知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和分析,实现互联网与物联网的融合,对包括政务、民生、环境、公共安全、城市服务等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化响应和智能化决策支持,从而引领相关产业的智慧化建设。总之,要充分调动智慧技术的力量来孕育和发展基于知识和信息的新兴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3、以主体需求为中心,打造垂直整合的新型产业链
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营涉及到城市各项主体和各项领域,创新应用使构建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形成协同效应。例如建立为城市提供高效便捷的物流体系供应链,为城市项目提供租赁和创投等资金服务的金融链,为城市产业提供支撑环境的产业园等。巨大的市场机会将带来激烈竞争,以应用为带动,硬件产品供应商,解决方案供应商和运营商之间的边界将不断模糊、融合。未来产业链的变化将以“智慧城市主体需求为中心”为导向,相关企业只有做到与真正市场需求的零接触,才有机会把我产业链的主动权,因此其垂直整合的方向将尽可能的往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