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政务大数据
2015-09-04吴余龙
文|吴余龙
无论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是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性政府。都需要更多、更完善的数据支持,以供科学抉择。
吴余龙
我国目前有80%的信息控制在政府部门手中,包含着众多行政管理信息、市场信息、服务信息、宏观决策信息等。公开以上信息,对于企业和个人考察社会、分析市场,进而科学地安排生产、生活,合理配置资源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指导作用。
政务大数据现状
政府所拥有和使用的大数据分为政务大数据和公共大数据两类。政务大数据定义为通过行政手段依法获取、并用于政务活动的大数据。其他大数据为公共大数据。政务大数据是综合性的,是各个行业和各个政府部门数据的集合,在体量上占据绝对优势。据研究,政府部门产生数据占整个社会80%,发挥大数据的作用首先要激活政务大数据。
政务大数据具有连续性、公正性、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可处理性,它的价值尤其显得重要。
政务大数据是由政府公开数据、政府非公开数据、社会数据、政务大数据综合而成。
政府数据是政府各个部门数据的总和,包括政府公开数据和政府非公开数据。社会数据是指与政务相关的社会数据,如舆情、市场交易、人员流动等。
美国站在大数据时代的浪潮前沿,积极探索利用大数据发展电子政务。2000年,美国通过《数据质量法》;2007年通过《开放政府法》;2009年奥巴马上任首日签署首份总统备忘案《透明和开放的政府》;2012年发布《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同时组建“大数据高级指导小组”,投资2亿美元,将大数据提升至联邦政府战略层面。
2009年,美国政府数据开放门户网站Data.gov上线;2010年,英国Data.Gov.uk上线;中国香港也积极推出公共数据开放网站Data.One……。目前,世界上已有31个国家和地区政府建立起了数据开放门户网站,为大众提供政府原生态数据。这些网站不仅开放政府数据,还提供初步的数据分析工具。同时,美国联邦政府还和印度政府合作,致力于政府数据开放门户网站开源,向全世界开放
我国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数据共享和融合才刚起步,绝大多数数据仍然是孤立的、分散的。多网环境下,数据安全交换复杂,导致我国政务大数据的管理与应用都处于较低的阶段。
国内政府数据缺乏顶层设计,国家层面对数据公开未开展;政府数据开放的相关法律和制度滞后;目前只有部分省市开始启动政府数据开放,无论从数量还是价值来讲,和国际领先国家差距较大。
未形成全国性的数据与应用交易市场,有待激活社会化的数据利用。数据的利用主要集中在个别政府部门内部,如交通、国土等,社会化利用水平差。
政务大数据价值
政务大数据应用价值,一是记录,情景辅助是他操作的基础;第二是纠偏,进行情景指引,方向微调;第三是监督,情景复原和责任追究;第四是预测,情景的研究,系统的优化。
政务大数据的效果,一是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大数据本身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新型产业,更重要的是政务大数据的分析研判,能够帮助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二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政务大数据具备的预测、预判和预警功能能够帮助政府实现抉择科学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主动化的目标。三是推动社会和谐正义。政务大数据对庞大信息的采集和分析能力可用于案件侦破,减少犯罪,伸张正义。
政务大数据应用行业广阔,比如,经济大数据,促进产业转型;交通大数据,帮助方便出行;健康大数据,服务社会民生;市场大数据,引导创业就业。
力龙信息的思考
力龙信息关注电子政务从2013年底开始,以前关注两个方面,第一做OA,相当于做流程。后来做服务系统,我们发现政府真正要去实现电子政务价值的是生产出来的数据重复的利用以及跨部门的共享。力龙信息从应用的角度涉足电子政务:第一,建立城市级政务大数据的发展环境。第二,实现城市和社会的前瞻性管理。第三,推动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
政务大数据中心有三个阶段,第一是数据分散,再到部门集中,再到城市级集中。我们有一个GDos大数据管理系统,它的数据从分散做到集中的模式。第二是政务数据开放网。第三是智慧政务中心。政务大数据最终为了提升我们的政务服务水平和服务型政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