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景观生态绿化模式的构建
——以济南市为例
2015-09-03冯兰东赵鹏徐杨宗永成陈嘉璐山东建筑大学就业指导工作处山东济南500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山东济南500
冯兰东,赵鹏,徐杨,宗永成,陈嘉璐(.山东建筑大学就业指导工作处,山东济南 500;.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山东济南 500)
居住区景观生态绿化模式的构建
——以济南市为例
冯兰东1,赵鹏2,徐杨2,宗永成2,陈嘉璐2
(1.山东建筑大学就业指导工作处,山东济南250101;2.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101)
构建居住区景观生态绿化模式既能营造方便舒适、安全健康、生态宜居的景观环境,也是现代城市居住区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的关键。文章根据济南市区域环境和不同类型的居住区,提出了居住区景观植物配置原则;构建了生态复层类、生态保健类、观花观果类、彩叶乔灌类、修剪整形类、防污净化类,6大类型、17种济南市居住区景观生态绿化模式;总结分析了6大类型植物配置的特点与应用。
居住区;景观;生态绿化模式;规划设计
0 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建设成为人们追求的共同目标,良好的城市居住环境是社会文明发达的标志。居住区生态景观环境建设是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是城市景观生态环境营建的首要工作;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1]。同时,也是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居住区景观生态绿化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居住环境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居住区景观生态绿化模式是居住区生态景观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生存质量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加强居住区环境建设,开展居住区景观生态绿化模式的研究十分必要[2]。
居住区景观生态绿化涉及的内容广泛,包含了生态学、环境心理学、园林植物学、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近年来,我国一些居住区绿化不再限于散点式的布局方式,带形绿地及线性的“蓝道”、“绿道”等手法广泛应用,居住区绿化布置形式增多。国外随着深层次生态学、盖娅运动的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完善,居住区景观生态绿化理论被极大丰富[3-5]。将生态环境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科学合理地运用到居住区景观生态绿化中是现代居住区绿地建设中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只有解决这一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居住区绿地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社会效益,创造出温馨宜人、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现代居住区绿化环境,改善城市居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文章将按照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规划、管理居住区景观绿化建设,借鉴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及国内外城市生态建设的研究成果,进行调查研究。在进相关调查、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得出学科合理的居住区生态绿化模式,以期对居住区环境绿化建设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创建一个物质循环畅通、能量流动高效、系统过程稳定、机构和功能协同的生态系统,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与社会和自然发展相匹配的、持续稳定的生存环境,从而保证城市居民身心的健康发展。
1 济南市区域概况
济南市地处黄河下游区域,位于山东省腹地,北纬36°40,东经117°00,南临泰山山脉,北跨黄河流域,与山东省德州市、滨州市、淄博市、莱芜市、泰安市、聊城市等地接壤。
济南市的地形地貌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低山、丘陵和平原。济南南部为泰山山脉的余脉,北部为平原区,地势南高北低。济南的城市风貌的主要特征是山区、平原、湖泊、泉水和河流的有机融合,形成独特的城市特色。城市南北向景观凸显自然风貌,东西向形成城市快速发展的时代特征,自然山水与城市发展的交互融合构成济南市总体格局。
济南市气候属暖温带气候区,温和且阳光充足呈现出夏热冬冷、四季分明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由于季风变化显著,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大部分降水量集中在夏季,秋季和春、冬季降水很少,年平均降水量约为650 mm[6]。
济南被誉为“泉城”,境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资源优越,济南市南高北低的地势,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向城区汇集。“家家泉水,户户垂柳正是济南市优美自然景观的真实写照。
2 济南市居住区景观植物配置原则
2.1以人为本
科学合理地构建居住区生态植物景观,首先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居住区环境是城市居民接触时间最长、与日常生活最息息相关的绿地环境,对维护居民的身心健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居住区植物景观配置上需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山石、水体、园林建筑为辅,充分发挥居住区绿地色生态功能,构成集生态、保健、娱乐、游憩等功能于一体的园林空间济南作为具有悠久文化的历史名城,在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要体现对历史文化的呼应,着重表现出对居民身心健身的关注。居民对于居住区绿地空间的需求是多元化的,教育经历、经济条件和年龄等不同背景因素都是形成居民心理和行为多元化的重要原因。在进行居住区植物景观配置时,需要对居住区人群进行深入分析,既统筹全局又兼顾个体,切实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空间需求。
2.2生态优先
在居住区环境中,园林绿地是唯一具有自我净化能力、兼具生态和景观功能的空间,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居住区植物群落如何能最大程度发挥生态效益的问题要特别重视,这也是营造充满活力、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绿色居住区环境的重要前提。在进行济南居住区生态绿地环境建设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为实现居住区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在进行配置时,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合理的结构进行科学配置,将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结合搭配、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合理搭配,才能做到植物群落的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有机结合[7]。另一方面是种植密度需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能保障植物群落能够健康生长。
2.3园林美学
园林是一门集功能性、艺术性、科学性等多种特征于一体的综合性很强的科学,融合了文学、绘画、建筑、雕塑、工艺美术等艺术元素,各门艺术彼此相互渗透并融汇贯通,形成了园林特有的美学原理和艺术规律。园林植物作为园林造园中最重要的要素,也是与其他艺术形式最主要的区别之一。因此在进行居住区植物配置时,应以园林美学理论为基础,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姿态美、质感美、色彩美、季相美等景观特性,并与其他园林要素组成丰富的景观[8]。
如要体现居住区植物配置的色彩美,就应在植物选择时多选用色彩丰富、色调明亮的植物;或是将色彩对比度较大的树种进行组合搭配,使居住区绿化环境的整体视觉观赏效果舒适宜人。如冷色系树种配暖色系树种;雀舌黄杨(Buxus bodinieri)、紫叶小檗(Berberis thumbergii cv.Atropurputea.)、小蜡(Ligustrum sinense)等整形的图案绿篱;各种色系花卉组成的花坛等都很好地体现出色彩美。
此外,植物的搭配色调应充分结合不同种类植物的季节性色彩变化,选用随季节变化的彩色叶树种和开花植物,在反映出植物形体美的同时也丰富了景观的季节性变化。慢生树和速生树的合理搭配不仅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比较好的景观效果,还能实现植物景观的长期性,速生树和慢生树的不同形态特征也能丰富景观的层次。如速生树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悬铃木(Platanus orientalis)、柳树(Salix babylonica)等和慢生树银杏(Ginkgo biloba)、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黄杨(Buxus sinica)等树种的合理搭配,能形成美观的景观效果。
2.4地域特色
地域特色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征,能增强居住区居民对地域文化、历史的认同感,也是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进行居住区植物配置时要着重体现地域特色,在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内涵的基础上,选用地域特色认同感强的树种和植物,即尽量多运用乡土植物营造居住区植物群落,如济南居住区绿化中重点选用市花市树——柳树和荷花(Nelumbo nucifera),体现出泉城浓厚的历史积淀和传统地域风格,将地域造园手法和乡土植物相融合,实现地域园林景观风格的传承[9]。
2.5经济实用
居住区植物景观营造的最终目的是供居民日常生活使用,因此在进行设计时首要遵循的原则是实用性,要从居民的实际使用感受出发,从空间尺度色彩搭配、树种选择等角度出发营造人性化的园林空间,满足居民日常使用的需求。由于居住区绿地的使用度较高,需要考虑后期管理与绿化养护的问题,通过乔、灌、草和藤本植物的合理搭配,形成科学的生态植物群落结构,能够有效地降低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如在济南市,主要的限制因子为水因子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就要尽量选用能够耐干旱的植物,可以有效地节约资源,减少养护成本。
2.6多样性原则
生长稳定的乔灌草藤复层植物群落结构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植物群落的生态效益,增加植物群落的稳定程度和自我修复与调节能力,能够有效地改善居住区的空气环境质量,降噪滞尘,减少和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含量,增加空气中的湿度,调节居住区环境小气候。植物群落的复层结构也可更好地丰富居住区里面绿化的层次,比单一的植物群落结构更加具有景观观赏性。
3 济南市居住区典型植物配置模式构建
3.1构建依据
(1)根据其他学者对北方居住区常用160种绿化植物综合评价与分级结果和对济南市居住区现状调查与分析,筛选出适合济南市居住区绿地最常用的园林植物15种:桑树(Morus alba)、木槿(Hibiscu syriacus)、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悬铃木、元宝枫(Acer truncatum)、榆树(Ulmus pumila)、女贞(Ligustrum lucidum)、合欢(Albizzia julibrissin)、国槐(Sophora japonica)、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 cv. Atropurpurea)、石榴(Punica granatum)、毛白杨、雪松(Cedrus deodara)、垂柳、龙爪槐(Sophora japonica cv.Pendula.)。其中,悬铃木是应用频率相对较高数量最多的树种[10]。
(2)为了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居住区生态绿化环境,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居民的日常活动与自然植物群落和谐并存,需要借鉴其它城市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经验。借鉴的同时也要适应济南的地域特征,构建复层混交立体植物群落,使该范围的生态环境稳定发展[11]。
(3)植物群落的生态学特性和习性是构建植物配置模式的根本,在对植物配置整体考虑的同时还要兼顾其生态因素,如生态绿量、群落结构,以及观赏因素,如观赏时序、观赏特性等。
3.2居住区典型植物配置模式与方法
基于上述依据,并在总结和分析其他相关居住区景观生态绿化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得出济南市居住区绿地中普遍应用的生态绿化配置模式共17种,主要是应用群落组合的配置方式。其结构模式比例分别为以下要求,常绿树与落叶树之比以及乔木(含竹类)与花灌木之比均为1:3,而针叶树和阔叶树之比是1: 8,地被草坪的覆盖率达到85%以上[12]。
根据植物的类型特点,可以按照群落结构形成的层次和植物种类特点的不同,将其分为生态复层类、生态保健类、观花观果类、彩叶乔灌类、修剪整形类和防污净化类,并对每种模式的树种配比、形成的空间特点和观赏特点作说明(见表1)。
4 居住区生态绿化模式植物配置特点与应用
4.1生态复层类模式的特点
为了体现多单元、多层次、多景观的生态型配置特点(如图1),对于构成生态复层类植物配置模式的植物,要求其功能多元化,主要类型有:乔木—草本型、乔木—灌木型、藤本型、灌木—草本型、乔木—灌木—草本型等。
图1 生态复层类植物配置
在济南市居住区内应选择生长健壮、管理粗放、少病虫害、有地方特色的优良树种,形成上、中、下三层生态复层结构。不同的绿地类型,其使用人群不同,所对应的功能要求也不一样,在增加绿量的同时还要达到一定的观赏、隔离效果最好[13]。如对防护型的绿地的植物配置以灌木篱或复层的群落搭配为主;对休闲健身广场的植物较多选择高大乔木以遮荫,并用藤本植物以装饰棚架;而综合游览散步和观赏型的绿地一般采用的植物配置方式为乔木—草本型。
同时,根据生态学理论,利用生态位原理,充分利用乔灌草植物类型的特点,合理利用空气、阳光及土地,构成的植物群落最大限度的符合其喜阳、耐阴、喜湿、耐旱的特性,使得植物群落更稳定。对于居住区环境的植物群落大多属于人工群落,其中掺杂着人类的各种生活活动影响着植物的正常生长而生态位及共生原理在居住区植物群落构建中的应用可明显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如上层采用观赏价值高,枝下较高或枝叶稀疏等条件的高大喜阳乔木,银杏、悬铃木、银 中 杨 (Populusalba×P. Beralinensis.)、旱柳(Salix matsudana)等;中层植物的选择主要根据其耐阴程度,由于上层植物的遮荫中层植物需要有耐阴性,但不要求太强,同时考虑其观赏特性以及管理难易程度,通常较多种植灌木[14]。下层采用耐荫性强的低矮小灌木和草本植物,如 矮 紫 杉 (Taxusyunnanensis)、山 梅 花(Philadelphus incanus),宜种植在树荫下或墙的北面;空旷地宜选择深根性的树种,如雪松等。在小气候温和的居民区或楼的南侧,尽量多种植一些观赏性强的灌木,如绣线菊类(Spiraea)、榆叶梅(Prunu triloba)、连翘(Forsythia suspensa)等[15]。
4.2观花观果类模式的特点
在济南市居住区绿地建设中,多采用开花结果的、观赏及实用价值高的树种,可丰富景观效果。
注意色彩的变化与对比,充分利用地被植物不同的花色、花期、果期等,采取一些措施,使植物材料的花期合理搭配,与周围环境和其它植物相协调,以体现不同的风格与特色。例如,将连翘、榆叶梅、绣线菊、大花圆锥绣球(Hydrangea paniculata var. Grandiflora)等植物混植在同一环境景观中,由于其花期不同,使观赏时期延长。同时,在疏林下布置一些早春野生宿根花卉,如金盏花(Calendula officinalis)、山芍药(Paeonia obovata)等,可以使群落的整体花期提前到早春3~4月份。
具有经济价值的观赏植物在居住区尤其是庭院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如可栽植桃(Prunus persica)、核桃(Juglans regia)、樱桃(Prunus pseudocerasus)、玫瑰(Rosa rugosa)、葡萄(Vitis vinifera)、连翘、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等既美观又实用的植物。同时在乔灌木下种植地被花卉更是锦上添花,为了便于管理,大多使用宿根花卉和球根花卉,在获得高质量景观的同时降低经济费用,如美人蕉(Canna indica)、蜀 葵 (Althaearosea)、玉 簪 (Hosta plantaginea)、芍 药 (Paeonialactiflora)、葱 兰(Zephyranthescandida)、波 斯 菊(Coreopsis grandiflora)、虞美人(Papaver orientale)等。在居住区种植观果类的果树,如石榴、桃、杏(Prunus armeniaca)等树木,在美化景观的同时也给居民增添采摘的乐趣,丰富居民生活。
为了满足四季观赏时期,种植春季观花植物,如连翘、丁香类、锦带花(Weigela florida)、黄刺玫(Rosa xanthina)、海棠(Malus spectabilis)、绣线菊类、美国凌霄(Campsis radicans)等。夏季观花植物,荷花、合欢、紫薇、木槿、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珍珠梅(Sorbaria kirilowii)等。秋季观果植物如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冬青(Ilex chinensis)、柿属(Diospyros kaki)、荚蒾属(Viburnum)、苹果属(Malus pumila)、南 天竹 (Nanadinadomestica)、石楠(Photinia serrulata)等,水果类树种如柑橘(Citrus reticulata)、葡萄、石榴等在观赏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药用植物是保健型植物群落中主要应用的树种,如植物群落云杉(Picea asperata)+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接骨木 (Sambucus willoamsii)+连翘 +珍珠梅 +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芍药+白三叶(Trrifolium repens),同时展现了四季景观之美。其中连翘预示春天的到来,在炎热的夏季,珍珠梅的白花给人以清凉的感觉,黄檗成为秋季的主景,且其树皮也是名贵中药材,云杉给寂静的冬天添加一抹绿色[16]。
4.3彩叶乔灌类模式的特点
彩叶乔灌木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景观的价值,尤其是寒冷的北方,将不用颜色的彩叶植物种植在园林中,注意其相互间的色彩搭配(如图2所示)。
例如在秋季,有红色或紫红色的花楸(Sorbus pohuashanensis)、元 宝 枫、山 楂、石 楠、地 锦(Parthenocissus)等;黄色或黄褐色的银杏、鹅掌秋(Liriodendronchinense)、栾 树、乌 桕 (Sapium sebiferum)、五 角 枫 (Aceroliverianum)、水 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等。如元宝枫、黄栌(Cotinus coggygria)的红叶与紫叶李的紫叶及松柏科植物的浓绿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而在寒冷的冬季,干皮为红色或红褐色的红瑞木(Cornus alba)、杉木 (Cunninghamialanceolata)、马尾松 (Pinu massoniana)、山桃(Prunus davidiana);干皮为白色或灰白色的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白皮松(Pinu bungeana)、银白杨(Populus alba)、毛白杨、新疆杨(Populus alba var.Pyramidalis.)等;干皮为绿色的竹、梧桐(Firmiana simplex);干皮为斑驳色的黄金嵌间 碧 玉 竹(Phyllostachyssulphurea)、淡 竹(Phyllotachys glauca)等,在白雪衬托下,格外鲜艳夺目,这为秋、冬两季增添了不少生机和魅力[17]。
图2 彩叶乔灌类植物配置图
4.4修剪整形类模式的特点
修剪整形类植物配置多用以划分空间或起屏障作用,此配置方式越来越被重视,一方面,可以弥补植物材料的相对不足,另一方面可以让使景观配置富于变化。这类树种要求树形整齐、能够单独表现其观赏性且枝叶稠密、枝条的开张角度小、轮廓分明、耐修剪、再生能力强,如雪松、桧柏(Sabina chinensis)、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紫叶小檗、金叶女贞(Ligustrum gracile)、水腊(Ligustrum obtusifolium)、棣棠(Kerria japonica)等,易修剪成型可以做绿篱,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同时下层种植开花地被植物是的群落层次更分明。
4.5生态保健类模式的特点
植物的美化功能对人的精神压力有缓解的作用,同时植物的固碳释氧功能优化了环境,分泌植物杀菌素等生物特性,还能提高人们对疾病的免疫力生态保健类主要树种配置有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白 皮 松、合 欢、悬 铃 木、罗 汉 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丁香、白杨、榆树等。可分为如体疗型植物群落、听觉型植物群落、触摸型植物群落、芳香型植物群落等。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地域性集合特色(如图3所示),有较强的生态功能,如分泌杀菌素、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等。
松柏型体疗群落属于体疗型植物群落。松树类可以释放较多的杀菌素,在松树林中进行锻炼活动,具有活络筋骨、祛湿的功效,尤其对关节痛、转筋痉挛、脚气痿软等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同时罗汉松科和百科类的植物也具有相似的功效,对老年人的保健作用较明显。因此,在居住区中的老年活动中心可较多的应用此类保健植物。
在济南居住区中可广泛应用芳香型生态群落,广玉 兰 (Magnoliagrsndiflora)、樱花 (Prunus serrulata)、白玉兰 (Magnoliaheptapeta)、蜡梅(Chimonanthuspraecox)、丁香、珍珠梅、紫藤(Wistaria sinensis)、迎春(Jaseminum nudiflorum)、锦带花、蔷薇(Rosa multifolora)等都可以作为嗅觉类芳香保健群落的可选树种。芳香类植物在居住区中可以应用在较小型的娱乐活动场地中,在美化小区环境的同时也提供一个良好的嗅觉环境。
图3 生态保健类植物配置图
4.6防污净化类模式的特点
工业居住区的景观生态绿化建设大多属于防污净化类植物配置模式,因为工业区的大气污染程度较为严重,由于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因此在树种选择上就要选择抗性强、耐污染、并具有一定吸收和净化大气污染能力的树种,通过科学合理的植物搭配,建立耐污、抗污、净污性强的人工复合植物群落,达到工业居住区中植物美化效果的同时也满足生态需求[18]。
综合抗性强的植物主要有: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梧桐、臭椿、悬铃木、银杏、毛白杨、国槐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合欢、榆树、泡桐(Paulownia fortunei)、垂柳、雪松、侧柏(Platycladu orientalis)、桧柏、龙柏(Sabina chinensis)、云杉、海桐、皂 荚 (Gleditsiasinensis)、白 蜡 (Fraxinu chinensis)、女贞、鹅掌楸、木槿、广玉兰、法国冬青、夹竹桃(Nerium indicum)、无花果(Ficus carica)、紫薇凤尾兰(Yucca gloriosa)、大叶黄杨、紫叶小檗、地锦鸢尾(Iris tectorum)、金盏菊(Calendula officinalis)白三叶、景天类(Sedum)等[19]。
济南市的东部属于城市工业污染地区,这个地区的居住区景观植物配置要根据地区特点,构建复层植物群落结构,便于通风,疏散污染气体,种植对污染大气抗性较强的植物,净化空气,改善工业污染区环境,在进行景观美化的同时提高居住区的生态效益。
适用于防污净化类人工植物群落有:
隔离带绿化植物配置模式:桧柏/侧柏——泡桐/毛白杨/构树/——紫叶李/木槿/小叶女贞(Ligustrumquihoui)/黄杨/紫丁香 (Syringa oblata)——马尼拉草(Zoysia matrella)、麦冬。也可以种植一些防火隔离的树种比如:银杏,冬青等等。
减噪效果好的植物配置模式:一般选择可选择叶片面积大、枝叶较为茂密的降噪能力强的树种,一般选用乔灌木组成复层混交林或是选用枝叶密集的绿篱、绿墙,达到较好的减噪效果。毛白杨/法国冬青/海桐/广玉兰——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 bealei)/紫叶小檗/凤尾兰——红花酢浆草(Oxali corymbosa)、鸢尾、葱兰。
滞尘能力强的植物配置模式:泡桐/臭椿/毛白杨/臭椿/国槐——榆叶梅/紫叶小檗、大叶黄杨——忍冬/鸢尾。
综合抗污染能力强的植物配置模式:侧柏/云杉——泡桐/银杏/臭椿——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金银木(Lonicera maackii)——铺地柏(Sabina procumbens)/地被;国槐/刺槐/栾树——丁香/珍珠梅——玉簪或石竹(Dianthus chinensis)。
上述防污净化类植物模式设计,均选择抗性强的乡土树种为主,并适当加入抗污性强的外来植物新品种,这样一方面极大丰富了植物种类,美化环境,另一方面又可很好地适应粗放管理,适合工业居住区绿化养护管理的需求。
5 结语
居住区景观生态绿化建设是研究热点,涉及生态学、植物学、地理学、园林规划、城市规划等诸多学科。居住区景观生态绿化模式的构建,为居住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景观规划设计提供重要依据和科学的参考意见,能够更好地解决居住区绿化现存的问题,改善居住区环境,满足城市居民生存需要,达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和谐发展的良好效果。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理论联系实际,如何将新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居住区景观生态绿化的实际建设中去,形成科学、系统的调查、评价与规划方法都是今后值得探讨的内容,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这些研究将为居住区景观生态绿化、自然保护及城市生态网络规划建设提供依据,从而使居住区生态绿化建设向着提高生态功能的方向健康发展。
[1]董莉莉.重庆居住区植物配置模式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966-12970.
[2]张铭宇.论居住区园林绿化难点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31):2806-2807.
[3]郑晓倩,赖钟雄.福州市居住区植物群落特征及配植方式分析[J].农学学报,2015(2):65-74.
[4]王承红,史正寅,车代弟,等.天津市居住区植物空间营造的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7):106-108.
[5]程袁华,张延龙.对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研究与思考——以深圳市居住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514-4516.
[6] 济南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修订稿)[S].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7]丁金华.居住区绿地模式生态优化之探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35(6):278-280.
[8]孙淼.景观生态设计在居住区植物造景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1):47-48.
[9]郁春雷,曹虎,耿士均,等.城市居住区植物造景设计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5):171-172,178.
[10]徐杨.居住区景观生态绿化模式与设计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08.
[11]鲁敏,姜风岐,李英杰.沈阳城市绿化生态工程树种综合评价分级选择[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7):153-156.
[12]谢卓,和太平.邵阳市居住区植物造景研究[J].北方园艺2012(8):107-109.
[13]Terry C..Daniel Whither scenic beauty Visual landscape qualit assessment in the 21st century[J].Landscape and Urba Planning,2000,54:267-281
[14]陈勇,刘克波.南方居住区植物造景[J].城市建设,2010(26): 131-133.
[15]Akbar K.F.,GHale W.H.,Headley A.D..Assessment o scenic beauty of the roadside vegetation in northern England[J]. Landscape and planning,2003,63:139-144.
[16]高雅英.上海市居住区植物造景研究[J].现代园艺,201 (16):123-124.
[17]郑芷青,杨颖仪,周平德,等.广州居住区园林植物景观配置模式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4):50-55.
[18]鲁敏,李英杰,齐鑫山.植物修复大气SO2污染能力的比较[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2003,18(4):44-46.
[19]鲁敏,孔亚菲,徐杨,等.济南市居住区绿化植物生态效能综合评价研究[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5,30(5):409-415.
(学科责编:李雪蕾)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residential area landscape ecological afforestation pattern
Feng Landong1,Zhao Peng2,Xu Yang2,et al.
(1.Office of Students'affairs,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Jinan 250101,China;2.School of Art,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Jinan 250101,China)
Construction of residential district landscape ecological greening mode can create a comfortable and convenient,safety and healthy,ecological and livable environment and is also the key of modern urban living district green space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design.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 of Jinan City and different types of residential areas,the paper proposes residential area of landscape plant configuration principle,constructs 6 types and 17 kinds of Jinan city population living area landscape ecological greening modes of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layer class,ecological health,flowerviewfruit,colorful Joeirrigation,pruningclass,anti-pollutionpurification,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of six major types of plant configuration.
Residential area;Landscape;Ecological greening mode;Planning and design
TU986.5
A
1673-7644(2015)06-0550-08
2015-12-0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2011-K6-30);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计划项目(2011YK023);山东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5GG4406003);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06-K9-12)
冯兰东(1979-),男,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园林专业教学及相关理论研究工作等方面的研究.E-mail:ldfeng@sdjz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