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发展
——以东乡浯溪村为例
2015-09-03刘鹏
刘鹏
(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浅析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发展
——以东乡浯溪村为例
刘鹏
(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7年东乡县黎圩镇浯溪村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近十年乡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古村保护工作变得日益严峻和复杂。因此,迫切需要在新的背景条件下,对其保护和发展进行整体思考和研究,本文通过东乡县浯溪村保护规划作为案例分析,探讨保持古村的地方活力实现其历史价值的推陈出新和居民生活形态的有效延续的理念与方法。
东乡县;浯溪;古村;保护规划
引言
自2007年以来,浯溪古村的保护与建设由于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指导,古村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村庄建设处于无序状态,对古村的传统历史风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村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古村原有居住条件和设施配置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村民纷纷自主新建住宅以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古村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从古村现状历史价值和资源以及现有问题分析入手,对如何统筹古村保护与现代发展之间的关系,正确地引导村庄有序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切实有效地保护浯溪古村自然和人文资源等问题进行探讨。
1 古村历史沿革及资源环境特色
1.1 历史沿革
浯溪村,始建于宋庆元元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浯溪村民60%姓王,始祖为11世纪改革家王安石之弟——王安国第四世孙王子春,于1195年初,自黎圩镇上池村搬迁至此建村,繁衍了44代子孙。在明嘉靖至天启年间和清康熙、乾隆和道光年间,由于封建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王诰、王汝为、王常、王显、王昌、王统、王盛和王廷垣等官宦商贾也发展到极盛时期,在外由儒而商、由商而官、官商结合,积累了大量的资金财富,为光宗耀祖,纷纷在家乡购田置屋、修桥铺路,形成了浯溪村建设的数次高潮(如图1)。
图1 格局风貌图
1.2 环境特色
浯溪村坐落在东乡县南部,距县城28.5km,黎圩镇中东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5km。古村总面积约18.74hm2,人口约378人。村前200m处有一条20多米宽的水龙港清澈透底,溪水潺潺。村前面前山古木参天,松涛阵阵。村后的后龙山修竹林茂,青苍翠绿。该村山清水秀,风光清丽,故取名“浯溪”。浯溪村的村落布局有着鲜明的特色,村落座东朝西,南北排列,错落有致。背靠后龙山,西朝田野,清澈的水龙港从村前流过。从空中俯瞰,整个村庄呈一个巨大的长菱形。村落格局的风貌特征体现在山、水、村落布局井然有序,展现山水宜居古村的建构艺术和风采。
2 古村主要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1)浯溪古村书香绵延,人才辈出,浯溪独特的才子文化是才情四溢的临川文化的一部分,为抚州丰厚的人文底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浯溪村明、清以来,该村先后出状元一名,另有13人登科及第,21人得中举人。明成祖永乐年间,王汝为一家四代先后7人荣登甲科,轰动一时,至今传为佳话。为浯溪村增添了异样的光彩。位于村中部的“奕世甲科”牌楼:便是由抚州知府、同知、部院、东乡县知县为纪念王汝为一家四代7人名登甲科而建。
(2)浯溪古村为王安石之弟王安国第四世孙志先公,于宋庆元年(1195)自上池瑶田徙居于此,是王安石家族聚落地之一;古村香火繁盛的数百年时间里记录着王氏后裔的历史,见证了王氏家族的兴衰。
浯溪村历史悠久,村民姓王的占90%以上,始祖是唐宋八大家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第四代孙王志先公,在宋庆元元年即公元1195年自临川迁来此地,该村迄今已有810多年的历史;浯溪王氏家族的勃兴,到明代天启状元、礼部侍郎王廷垣辈时,达到高潮,在香火繁盛的数百年时间里,从亦耕亦读到亦耕亦商,浯溪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古代文明,成了江西吉、抚两州古代文明的组成部分,同时构建了底蕴深厚的人文气息。
(3)浯溪村传统建筑群是明末清初临川地域文化、建筑技术、美学、景观设计的杰出代表。
浯溪村是保存比较完整的明清古村落,村内至今保存集中连片的明清46栋古建筑群、状元路、贞孝牌坊及各种匾牌、古井等文物。建筑总面积占地11666m2,其中,位于村落中部的明代建筑王廷垣官厅建筑规模宏大,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村里的每幢民宅内都有精美的雕刻工艺。雕刻材料有木雕、石雕、砖雕。雕刻手法有阴刻、阳刻、浮雕、镂空雕等。雕刻内容极为丰富,且意境深远,浯溪村保留的大量的明清古民居群及历史原型,是历史上曾经辉煌过但已衰落,且目前尚存的建筑文化的真实见证,有着极高的科学文化艺术价值,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是赣东古村落的典型代表之一。
3 快速城镇化对古村结构形态产生的影响
长期以来.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乡村发展一直处于十分缓慢的状态.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和民居形制总是表现出一种同质协调的自然特征。村内历史价值较高的古建筑群、古牌坊、古井、古树、古铺地、历史巷道、古桥等历史元素,以及周边农田、山林地等自然环境,普遍保存良好,进入快速城镇化时期后,随着古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现代施工工艺和建筑新材料的应用,传统的居住模式已难以满足现实要求。早期农宅改建的规模较小,并更多地借鉴传统住宅形式,村落建筑文化的传统得到一定程度的继承;1990年代初期古村普遍进入了瓦房变楼房阶段,一大批旧民居被更新改造;1990年代末,绝大多数村民完成了住宅更新,新建的住宅楼房多为两层砖木、水泥混合结构:近年来古村住宅出现了向别墅型住宅发展的趋向,长期延续的古村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开始出现蜕变。众多新建改建建筑在形式上呆板单调,它们的尺度、色彩、质感、风格与古村内的传统民居建筑均不甚协调,对整个古村古朴自然美的环境造成巨大的冲击。
4 古村总体保护策略及措施
4.1 制定切实可行和综合全面的保护战略
在乡村城镇化快速变迁中,古村发展机制与社会经济环境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应将古村保护融入快速城镇化的总体政策框架,基于区域城乡关系变迁的大背景,从更为广泛综合的社会经济角度对古村的保护延续与未来发展进行科学定位。规划综合考虑了村落现状用地布局情况,调整现有用地结构,保留古村现有的聚落特色及自然环境(如:山林地、水系、田园等),在古村以东开辟新村建设用地,进行整体规划和定位,打造新老村协调统一的、具有传统风貌特色的历史文化名村。在功能上进行合理布置,新老村功能相互衔接和互补。古村以保护和发展旅游为主,保护和修缮好王廷垣官厅,对其进行功能再开发。新村以村民居住为主,吸纳老村外迁人口,良性引导老村到新村的人口流动。同时,在不改变原有街巷的宽度和尺度的前提下对古村的交通环境进行改善。整治现有的电力、电信和有线电视等架空线路,逐步下地埋设,避免对古村风貌造成影响。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疏通雨水明沟,并在古村内设置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实现古村污水排放到达国家排放标准。真正实现古村居民生活形态的延续和地方活力的提升(如图2)。
图2 用地规划图
4.2 深化和完善古村传统风貌的保护体系
作为历史古村的整体环境保护,不能仅仅保护古村的历史建筑.应将古村建筑与自然景观遗产作为整体进行一体化保护。因此,规划对古村整体保护采用的保护结构模式为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二个层次。二个层次所划定的界线,由内至外保护强度渐次递减。
为了保护历史地段内古建筑群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指导必须控制的周围地段,规划将文保单位、历史街巷等现存状态良好的各类保护对象及其周边相关用地等划为核心保护范围。保护范围是文物保护单位建筑、历史建筑较为集中,空间格局保存完好,巷弄风貌特征明显,需要严格控制的区域。此区域内的保护要求严格遵守《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的有关规定。
在核心保护范围外为了保护和保持古建筑群及古村主要风貌的完好所必须控制的地段,划为建设控制地带。在这个区域内允许进行适量的建设.但是对于建(构)筑物的性质、体量.高度、色彩及形式需要按照保护规划要求进行严格控制(如图3)。
4.3 积极延续古村居民的生活形态与内涵
古村中的历史建筑、文化遗存、民俗民风、民间艺术以及构成古村的山水田园环境是先人留下的珍贵遗产,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在切实保护的基础上通过展示体系的建立,整合现有历史文化资源,多层面、多角度地展现浯溪古村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提高公众了解、热爱和保护浯溪古村的意识,提升浯溪古村品位与知名度。规划中在新村建设用地安排一定的旅游服务设施并对村庄内倒塌的建筑遗址和废弃的牛猪圈、厕所进行环境清理,种植绿化,开辟更多公共开放空间进行古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
图3 保护界线定位图
5 结语
综上所述,古村落的保护规划应本着“以保护求发展”的思路,综合统筹古村保护与现代发展之间的关系,切实保护好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古建与历史遗存及其环境风貌,并充分突显古村落的历史文脉和个性特色;在此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古村的利用和发展,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和展示这些珍贵的遗产资源,提高古村的文化和经济水平。体现村落历史发展的延续性。
TU-87
A
1005-7897(2015)11-0120-03
2015-11-14
刘鹏(1982-),男,工程师,供职于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