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分析
2015-09-03康碧辉
康碧辉
(新化县林业局 湖南新化 417600)
城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分析
康碧辉
(新化县林业局 湖南新化 417600)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改善,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满足人们对园林绿化的要求,在城市化进程中,各地都不断加大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力度,极大程度促进了城市建设的发展。但在城市绿化过程中,对于植物的配置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以不断改善,本文针对城市园林建设中植物的配置进行分析,希望对园林绿化建设提供参考。
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园林
1 引言
植物作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给生态风景园林造就一种生机感。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风景园林已经成为未来园林的发展方向。通过乔木、灌木、花草等各种素材,利用艺术手法,可以实现园林风景建设,体现植物本身的美,改善周围生态环境,展现自然美感,提升欣赏价值。
2 城市园林建设中植物配置现状
2.1 绿地结构单一,忽视植物群落
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往往出于设计的考虑,一味体现整齐划一展示人工美,反而破坏了自然美,造成植物的品种结构单一,虽然从整体上满足了设计的需要,但是却违背了植物生长的群体性规律,造成生态的不稳定,单纯的草本、灌木或乔木孤立种植,结果是很难有高的成活率。在自然生态中,乔木、灌木、草地是最稳定的生态结构,利于各种植物的生长,基本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分开后生态就被破坏。结构趋向单一的城市园林绿化,削弱了城市应有的独特风貌,影响城市景观的美化和城市形象的树立,也大大弱化了城市园林绿化应发挥的生态效益,这对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
2.2 对于植物生态重视不够
城市绿化建设过程中,常常需要引进一些外地树种,外地树种的引进,能极大丰富园林绿化的内容,但在引进过程中不能盲目,要以乡土品种为主,结合引进外地品种,二者都要加以重视,在引进外地树处的时候要注意适地适种的原则,很多城市园林建设中忽视植物生态学规律,盲目引进一些外地品种,忽视外地品种与当地的地域、气候、水土差异,结果造成植物水土不服,难以成活,不但达不到预想的设计目标,也增加了园林建设成本,同时也难以体现城市的特点。相对外地树种,本土树种更加适合本地生长,更为可靠和安全,在园林建设成本方面也比较低廉。园林建设中,植物景观设计和生态环境建设时,必须要注重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特征,不能为了追求视觉和美化,而破坏植物的生态条件,导致景观布置产生单调感,而又违背植物自然生长特性,造成生态效益低下。
2.3 缺乏文化品味,难觅历史文脉
城市园林建设要以体现城市的风情风貌为主题,但在当前的城市园林建设中,往往出现为了造景而造景的局面,完全摒弃一个城市原有的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和历史,一味追求新奇和现代感,结果导致园林建设的文化偏离,难以体现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品味,形成千城一面的局面,特别是一些城市甚至照搬一些西方的园林建设,把一些国外原本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园林规划应用到我国的城市建设中,结果造成中不中洋不洋的园林建设效果,因此园林建设要保持城市的风情和文脉,展示城市的特色,要以自然生态条件和地带性植被为基础,充分考虑一个城市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脉络并加以运用,规划设计应即符合当地条件又体现城市特点的城市园林建设。
3 园林设计时植物的配置完善措施
3.1 植物的色彩搭配
园林设计时,植物的色彩搭配包括单色应用、双色配合、多色配合和类似色配合等4个方面。单色应用主要用于大面积的园林设计,能形成大色块的景观,但是往往会显得较为单调。双色配合主要是补色配合,比如红和绿这种鲜明的对比色,此外邻补色配合也能得到较为活跃的色彩效果,比如黄色和大红色。多色配合往往会带给人们一种欢快、活泼的感觉,例如节日期间各种颜色花卉的搭配能创造出祥和、欢快的节日氛围。类似色配合主要应用与园林设计时空间的过度,给人带来柔和、安静的感觉,没有明显的对比变化。比如有的花坛色彩由内向外依次展开,具有层次感和节奏感。
表1 园林景观设计植物的色彩搭配及效果
3.2 植物季相搭配
植物在四季的变化中叶、花、果的色彩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颜色的转变,使得园林有较好的观赏价值。园林植物利用季相来充分的配置,体现植物色彩变化,提升园林艺术作用。例如北方和南方相比,春季较晚而秋季相对较早,因此气候的变化也会影响植物色彩的变化,而且即使同一地区色彩的变化也会出现不同,比如低温或者少雨会影响花木的生长和开花。在园林植物中增强季节感会有特殊的艺术效果,例如春季的山花烂漫、秋季的硕果累累等。在目前的局部景区往往突出一个或者两个季节,常常采用单一或者少量的植物种类,为了避免某个时期的枯萎,可以增加绿色草木来延长观赏期。
3.3 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
在花木配置时可以增加一些颜色鲜艳,对比较为明显的植物,比如红色的枫叶,黄色的银杏等,这些植物作为景观植物能增加观赏的色彩,十分适合植物造景。此外,树木与开花植物相结合,不仅能延长观赏的期限,还能增加景色的层次感。四季常绿的植物也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颜色翠绿的植物可以和较大的植物相互配合,来增加观赏效果。
3.4 配置层次相和谐
植物之间的配合一定要遵循不同的层次感和颜色搭配,比如将不同形态、颜色大小的花木组合在一起,能使植物景观的色彩更加清晰,搭配更加和谐。组合的高低可以依据不同的形式而定,最主要是体现层次感,避免杂乱无章,展现和谐的美感。比如高度为1m的红檵木球、2.5m的朱瑾、4.5m的黄槐和8m的秋枫进行组合会得到很好的效果。
3.5 植物配置形式的合理选择
植物在园林景观配置中多加运用,不仅能改善目前园林植物配置单一,缺乏内涵及观赏价值低的现象而且对保持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都有积极的作用。
3.5.1 孤植
园林中为突出个体美,在恰当位置上,单独栽植观赏时,称为孤植。它们常出现在绿地构图中心,作为观赏的主景;或与园林建筑相配置,作为背景和侧景;有时盆栽孤植于转弯处作为园林中从一个空间转换到另一个空间的过渡景。如醉香含笑、鹅掌揪等则可以用其恢宏庞大的树冠而孤植于庭院内或孤植于花池内。
3.5.2 对植
园林中,两株树或两丛树,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左右对称,或均衡的配置方法称为对植。对植树主要用于公园、建筑前、道路和广场的出入口等处。如乐昌含笑、拟单性木兰等相近树种,树干挺拔、枝叶繁茂、花朵素芳,北美鹅掌楸、杂交鹅掌楸等类似树种,树形雄伟,树干光滑,树叶大而奇特,园林中常被用作对植既具观赏效果又有遮荫作用,效果良好。
3.5.3 丛植
园林中,将20株左右乔灌木成丛种植在一起,称为丛植。如广玉兰丛植于庭院绿地中,花灌木与其搭配,避免植物配置单一,衬托广玉兰形成背景;紫玉兰、白玉兰与二乔玉兰丛植广泛应用于公园和风景点的绿化,形成早春各色花争相开放的景象构成色彩丰富的园林观赏空间,造成不同的景观效果。
3.5.4 群植
用数量较多的乔灌木,加上地被配置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称为群植。如广玉兰、白玉兰、紫玉兰等木兰属种类群植于庭院旷地与其他地被组景,营造多层次立体式植物空间,增加植物群落的稳定性。植物配置中充分发挥木兰科植物的生态功能,创造美观、舒适、有益身心健康的绿色环境。3.5.5列植
园林中,树木按一定的直线或曲线成排成行的栽植,称为列植。木兰科植物中鹅掌楸为落叶乔木,树形优美,叶形奇特,蔽荫度好,适应性强,且叶面积系数大,吸附范围广,能吸收对人体有害的各类污染颗粒,尤其对二氧化硫、氯化氢和氟化氢等有毒气体,具有较强抵抗性。与醉香含笑等可以列植于围墙边作为分隔空间的绿墙之用,荷花玉兰列植被用作行道树则更具普遍性。
4 结束语
城市园林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规划、设计、绿化、植保、建设等多部门的共同协调努力才能完成的工作任务。城市园林绿化,并不只是把城市、小区、景点绿化起来这么简单,在建设过程中还要注重艺术性、注意美感、注重协调,在造型、色彩、搭配等方面都要有所讲究,在植物配置方面要考虑既注重环境和生态统一,又体现个体与群体的合理组合,体现形态、色彩、意境之美,同时要考虑植物的季节变化和适应性,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尊重自然规律,对自然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和保护,对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1]莽虹,莽昆仑.城市园林植物配置景观设计的美学原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2):119.
[2]李文广.浅析城市生态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12):161~164.
[3]李爽.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5):129.
TU986.2
A
1005-7897(2015)11-0028-02
2015-10-15
康碧辉(1984-),男,助理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园林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