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C”治疗与常规胰岛素注射疗法的对比研究
2015-09-03黄兴全
黄兴全
“双C”治疗与常规胰岛素注射疗法的对比研究
黄兴全
目的探究持续胰岛素泵皮下注射(CSII)联合动态血糖检测(CGMS)用于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01—2014-01收治的200例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联合4~8次/d血糖监测方案,治疗组100例则采取“双C”方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MI、FPG、2 hPG以及HbA1c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住院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上,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来看,治疗组同样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方案用于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更好地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动态血糖监测;胰岛素泵
糖尿病是困扰人们健康的一类重要慢性疾病,有文献统计显示[1].,至2012年,我国已有11%以上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而前驱糖尿病患病率更高达50%以上。对于需要手术的糖尿病患者而言,能够在围手术期迅速、有效、平稳地控制血糖,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促进切口愈合的关键因素,因此积极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手术患者的血糖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近年来就动态血糖监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联合持续胰岛素泵皮下注射(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的“双C”方案在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研究对象选取为2013-01—2014-01我院收治的200例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排除急性并发症及严重慢性并发症患者及未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包括男性患者57例,女性43例,年龄27~66岁,平均(53.4±6.1)岁;治疗组100例包括男性患者58例,女性42例,年龄30~68岁,平均(53.5±6.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及床旁血糖检测方案,术前给予患者诺和灵R,每日早、中、晚三餐前30 min皮下注射,每日22:00给予诺和灵N皮下注射,8次/d血糖监测,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进行治疗方案和药物用量的调整;治疗组患者采用“双C”方案,术前使用丹纳(IIS)胰岛素泵,经连接管及皮下埋置软管持续输注基础剂量及餐时追加剂量的胰岛素,置入部位为左下腹皮下组织(需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将针头埋于上臂外侧皮下或臀部),同时采用雷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全天进行血糖动态监测,监测过程中每天至少4次应用罗氏血糖监测仪测量指端毛细血管血糖,并将之输入CGMS,每天下载一次数据,根据数据调整胰岛素泵治疗方案。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身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进行统计对比;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FPG、2 hPG);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住院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愈合障碍、切口感染)。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对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对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数据统计对比(表1)从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情况统计对比来看,两组患者在BMI、FPG、2 hPG以及HbA1c对比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控制情况统计对比(表2)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控制情况来看,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数据统计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数据统计对比(±s)
?
2.3 两组患者的治疗后各项数据统计对比(表3)从两组患者的治疗后各项数据来看,在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住院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上,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的治疗后各项数据统计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的治疗后各项数据统计对比(±s)
组别例数(n)血糖达标时间(d)胰岛素用量(U)住院时间(d)低血糖发生率[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n(%)]治疗组1001.5±0.638.0±7.213.4±1.82(2.0)4(4.0)对照组1003.5±0.848.8±8.318.1±2.710(10.0)22(22.0)
3 讨论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加上对于目前医疗条件而言,糖尿病仍属于终身疾病,患者在病程中难免会遇到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疾病。有文献统计指出[2].,5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至少在病程中会接受1次手术治疗,而对于需要进行手术的糖尿病患者而言,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血糖监测和控制尤为重要,不但要避免不良情绪和应激反应引起血糖升高,发生脱水、血浆渗透压增高等情况,还要避免降糖治疗中可能发生的低血压引发的肾上腺素兴奋和神经症状。因此,在围手术期做好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临床所重点研究的一个课题。
CSII能够有效地模拟机体的胰岛素分泌模式,保持24 h向患者体内输入适量的胰岛素,从而达到调节肝糖输出,满足组织需要的目的。CSII治疗方案中,在进餐时可根据患者进食量进行胰岛素输入调整,从而达到有效调节餐后血糖的目的,夜间也能够分段设置基础输入率,解决夜间低血糖和黎明现象,避免不良情况的发生。目前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3-4].,应用CSII进行糖尿病的治疗能够稳定机体吸收,减少用量,避免副作用影响,具有多重优点,在治疗上也比较灵活,值得提倡应用。
CGMS则是提供24 h的动态血糖监测,随时随地的提供患者的血糖水平信息,与常规监测相比,能够为临床提供更加完整、全面的血糖谱,弥补了间断采血存在的对全天监控不足的缺点,而且能够进一步的反应患者的血糖波动,为治疗方案调整提供可靠依据[5].。
CSII与CGMS的联合应用被称为“双C”治疗,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先进的糖尿病治疗方案之一。“双C”治疗是真正人工胰岛素基础,为优化血糖提供了有力臂助。有的研究结果显示[6-7].,无论是在1型还是2型糖尿病的治疗上,“双C”治疗的效果均显著优于常规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和手指血糖监测,这个检测结果和本文的相关数据一致。在对200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的BMI、FPG、2 hPG以及HbA1c并无显著差异,而治疗组患者能够更快、更好地完成血糖控制,达到手术要求标准。且在术后数据统计上,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其优势在于能够实时、全面的掌握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并能够精细的根据患者机体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CSII与CGMS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一个良好的血糖控制系统,能够更好、更快地帮助患者达到手术要求,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8-9].。
综上所述,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方案用于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更好的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1]江平.不同术式胆囊切除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J].现代医学,2010,38(5):557-558.
[2]GuangNing,M.D,Ph.D.Studyevaluatesprevalenceof diabetesamongadultsinChina[J].TheJAMANetwork Journals,2013,10(4):161-163.
[3]高天舒,晏丽丽,王英娜.新诊断2型糖尿病常见中医证型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2):200-202.
[4]董瑞鸿.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11,51(21):88.
[5]吴毓敏,余玲,郭选贤.口服降糖药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4):45-46.
[6]刘燕,康冬梅,邓克学,等.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脂质沉积程度与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15(5):488-491.
[7]王蕾,钱培新.糖尿病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和尿NGAL水平研究[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2,23(4):81.
[8]张国明,胡礼仪,马小波,等.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脂质运载蛋白-2检测的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4):1718-1719.
[9]江平.不同术式胆囊切除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J].现代医学,2010,38(5):557-558.
2014-12-08)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控制情况统计对比(±s)
?
1005-619X(2015)03-1057-02
10.13517/j.cnki.ccm.2015.03.034
075100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