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伤康复专科护士培养路径的实施效果

2015-09-03秦静王杨王伟孙静娜李运娜

中国疗养医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专科科室护士

秦静王杨 王伟 孙静娜 李运娜

创伤康复专科护士培养路径的实施效果

秦静王杨 王伟 孙静娜 李运娜

目的探讨创伤康复专科护士护理技能培养的有效路径。方法将2005—2010年分配至康复科护士设为对照组,按照康复护理规范化培训要求进行培训;将2011—2013年分配至康复科护士设为实验组,注重康复专科护士工作体验,在规范化培训基础上按自行设计的培养路径表实施培训,培训项目依次按照科室、护理小组划分为2个层级,从4种能力,分5个阶段进行培养。结果按照目标管理法进行培训、考核,经培养路径培训的护士,护士礼仪、康复护理理论与技能、康复护理评定技术和实践综合5个项目单项成绩优良率达100%;综合考评成绩优秀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结论按照培养路径对创伤康复专科护士进行培养,有助于提高创伤康复专科护士理论和技术水平,提升康复护理质量,促进岗位能力的适应,有利于创伤康复专科护理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康复护理;专科护士;培养路径

十二五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要求,坚持“以用为本”,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专科护理岗位培训制度,实施对专科护理岗位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工作[1].。近年来,随着创伤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对创伤康复专科护士在康复团队中的标准质量要求也逐渐提高,培养具有丰富理论和过硬康复护理技术的专科护士,也是加速我国康复护理专业化的迫切任务。康复专科护士工作体验质性研究[2].归纳了三大主题:困难、责任和收获,其需求体现为专业实践、专业素质和专业发展。因此,专科培训对于培养懂理论、精技术、会管理等核心才能的康复专科护理人才,完善康复专科护理行业规范,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从2011年开始我院研究设计了针对分配至康复中心的护士10个月的培养路径表,规范培训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

选择2011—2013年分配至康复科18名护士设为实验组,按照培养路径表实施培训。18名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1~28岁,平均(24.50±2.03)岁。工作年限1~5年,平均(1.23±1.00)年。人员类别:军人护士2名,占11.11%;文职护士10名,占55.56%;合同制护士6名,占33.33%。学历:本科14名,占77.78%;大专4名,占22.22%。职称:主管护师3名,护师15名。选择2005—2010年分配至康复科护士32名设为对照组,按照康复护理规范化培训要求进行培训。32名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1~30岁,平均(25.00±1.12)岁。工作年限1~5年,平均(1.13±0.48)年。人员类别:军人护士6名,占18.75%;文职护士23名,占71.88%;合同制护士3名,占9.38%。学历:本科19名,占59.38%;大专13名,占40.63%。职称:主管护师5名,护师27名。将两组护士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法

2.1 创伤康复专科护士培训路径表以培养和提高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为目标,将10个月的培训周期分为5个阶段,从科室、护理小组2个层面分别实施培养计划。培训的主题知识储备、专业实践、专业素质、专业发展(表1)。

2.2 各层级培训方法

2.2.1 科室科室成立专科护士继续教育培养方案,确立教育培训制度、明确培养目标、提出培养要求、细化培养内容、规范考核标准。每周一跟随科主任或主治医师大查房2次,每周二下午参加科室疑难病例讨论或整体护理查房,每周三下午参加康复评定会。为使护士更好地掌握康复护理技术,安排科室医生、治疗师、护士长及护理小组骨干进行轮流授课,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运动指导、膀胱功能训练、营养指导、社会支持、个案管理护理[3].、并发症预防、康复评定方法及整体护理病历书写等。

2.2.2 护理小组依据核心才能评估结果,安排资深专科护士一对一带教,重点是实际操作技能。每天上午在带教护士指导下负责1名患者的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康复训练等专科护理工作。下午参加科室专题讲座、读书报告会、康复护理操作培训、疑难病例讨论、护理会诊、到图书阅览室查阅资料等。

2.3 效果评价通过临床实践考核评价结果,考核内容包括护士礼仪、医疗法规制度、创伤康复专科护理理论与操作、多媒体授课、个案护理管理报告、整体护理查房、康复护理结果评定以及进修综合表现8个方面。护士礼仪和医疗法规在该项内容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实践综合由护理组长和带教护士根据护士表现予以评分,康复护理结果评定由医生和康复治疗师评分,多媒体授课、个案护理管理报告及整体护理查房由科室、护理小组的成员组成的考核小组,以集中汇报、现场提问评分的方式进行。专科护理理论采用闭卷考试,技术操作由科室组成考核小组,按照标准路径进行评分。各项分值满分为100分,成绩汇总后取平均分,90分以上为优秀;81~90分为良好;70~80分为达标;低于70分为不合格。

2.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连续校正X2.检验进行数据分析。

3 效果

3.1 临床实践培训考核成绩(表2)

3.2 护士考试成绩情况比较(表3)

表1 创伤康复专科护士培养路径表

表2 临床实践培训考试成绩(n=18)

表3 两组护士培训后考核综合成绩比较[n(%)]

4 讨论

4.1 培养路径实施明显提高康复专科护士培训效果现代护理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已成为国际化的大趋势[4].,周密的计划部署和严格落实教学计划都是保证专科护士培训质量的重要条件[5].。分配至康复中心护士,均经过正规院校培养和综合性医院专科进修,具有一定的疾病护理知识和技能,但康复专科护理的规范性需要进一步加强。表2结果可见,在路径式临床培训实践后专科护士的考核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其中护士礼仪、康复护理理论与技能、康复护理评定技术及实践综合5个项目成绩优秀率达100%。提示路径表的设计,内容针对性强,包含了康复专科护士必备的核心能力;层次清楚,明确了对康复专科护士进行培养的程序和步骤;特点明显,个案护理管理报告及康复护理结果评定等,突出康复专科护理特色。数据分析显示,通过规范的路径培养模式,可以高效、快速、全面提高康复专科护士的能力。

4.2 培养路径实施明显提高创伤康复专科护士综合业务素质护理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个人成长和业务水平的提高[4].,其综合业务素质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康复专科护士培养目的是为康复患者提供素质全面、层次高、专业化的护理服务高级人才,以促进创伤康复专科护理发展。从表3可见,在规范化培训基础上按自行设计的培养路径表实施培训后,专科护士的综合考试成绩优秀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提示专科护士接受了以提高康复专科护理核心能力为目标的周期培养路径,取得了较好效果。分析认为以创伤康复护理为目的路径式临床实践培养将专科护士的专科知识和专业技能作为基本技能,注重培养解决康复专科问题的能力,在计划的培训期内,将组织要求和个人目标有效结合,按照全面系统的培训和考核方案,分层次和步骤实施,达到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

总之,培养路径显著提高了培训效果,提升了创伤康复专科护士的康复护理技能及综合素质,同时培养路径的提出与运用为康复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探索了一种可行的培训方法。

[1]邬俏璇,朱社宁,谭荔荔,等.产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9):777-780.

[2]秦静,薛蓓蕾,马修堂,等.创伤康复专科护士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1):29-31.

[3]秦静,单守勤,楚燕萍,等.个案管理护理改善创伤后截瘫患者康复期生存质量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21):9-12.

[4]金学勤,胡乃民,黄群,等.护士分层岗位培训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1):811-812.

[5]朱玲玲,陈海花,毕越英,等.军队医院骨科专科护士培训的实践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50-51.

2014-08-03)

1005-619X(2015)03-0325-03

10.13517/j.cnki.ccm.2015.03.058

266071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人力资源部(秦静);266071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医务部(王杨,王伟);266071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康复科(孙静娜,李运娜)

猜你喜欢

专科科室护士
最美护士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安徽省医学会专科分会战“疫”在行动
重庆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成立大会召开
爱紧张的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