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疗养管理对高血压病人血压、精神状态及疾病认知的影响
2015-09-03马丛丛
马丛丛
系统疗养管理对高血压病人血压、精神状态及疾病认知的影响
马丛丛
目的 探讨系统疗养管理对高血压病人血压、精神状态及疾病认知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08—2014-08收治的72例高血压患者,数字抽取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实施系统疗养管理,对照组则应用常规疗养管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疗养结束时、疗养结束半年后血压控制、精神状态及疾病认知情况。结果 疗养结束时、疗养结束半年后,研究组血压控制效果、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疾病认知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疗养管理对高血压病人血压、精神状态及疾病认知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系统疗养管理;护理;高血压;效果
高血压极易引发心、脑、肾损害的全身性病变,为引发脑卒中、冠心病发病的一种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及时控制对于患者生命健康具有重要作用[1]。本文选取72例高血压患者,分析系统疗养管理对高血压病人血压、精神状态及疾病认知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疗养科2012-08—2014-08收治的72例高血压疗养员,均符合疗养适应证。以数字抽取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45~87岁,平均(61.3±5.4)岁,疗养时间为(13.3±2.4)d,每位疗养院患老年病种类为(3.1±0.2)种;研究组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46~88岁,平均(61.9±5.6)岁,疗养时间为(13.6±2.8)d,每位疗养院患老年病种类为(3.3±0.3)种;经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疗养护理,按时用药且口头实施健康教育3~4次,出院前进行出院用药及生活指导1次。研究组患者实施系统疗养管理,具体方法如下:①护理人员详细了解且熟练掌握系统疗养管理理论方法。②信息采集及评估。入院后将患者基本信息录入电子平台系统,组织医疗人员制定服务方案,体现个性化、综合性特点。分析患者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病情预测、心理状态等项目,然后总结风险评估结果,并将此告知患者了解。③实施护理管理,提供优质服务。按照疗养人员心理需求及身体状况,实施疗养护理管理,包括健康教育、基础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运动护理、物理疗法护理、中医传统疗法护理、运动护理以及景观治疗[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疗养结束时、疗养结束半年后降压效果,SAS、SDS评分,患者血压相关知识了解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应用SPSS 17.0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疗养结束时,两组降压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养结束半年后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两组患者疗养结束时和疗养结束半年后SAS、SD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疗养半年后,研究组高血压疾病认知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1 两组患者降压效果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精神状态对比
表3 两组患者高血压疾病认知程度对比
续表3 两组患者高血压疾病认知程度对比
3 讨论
系统疗养管理对于长期控制高血压具有较为明显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加强疾病认知程度,健康教育促使患者详细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且能够坚持进行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对于控制高血压具有良好促进作用[3]。经本文研究可知,研究组患者在疗养结束时,与对照组比较,血压控制效果、精神状态、疾病了解程度等方面对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治疗结束半年后,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精神状态,疾病了解程度等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此原因是由于在疗养过程中,两组患者均得到良好医疗护理,患者受益明显[4]。但是研究组患者长期效果更为明显,血压控制效果,精神状态改善更为良好,疾病认知程度更为显著,可以形成较为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得患者保持稳定血压,具有健康心态[5]。总之,通过系统疗养管理,护理人员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疗养员疗养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1]吴娜,王惠贤.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对高血压住院患者的影响[J].海军总医院学报,2011,24(4):250-251.
[2]宋俊芳,郭述珍.门诊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2,26(9):820-821.
[3]李娜,白菁,费华煊.系统疗养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精神状态及疾病认知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2):1684-1686.
[4]李淑霞,张凌.老年高血压病人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及其影响因素[J].护理研究,2012,26(2):308-310.
[5]苏锦丽,叶顺芳,曾金萍.老年高血压34例心理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3):32-33.
2015-01-22)
1005-619X(2015)06-0628-02
10.13517/j.cnki.ccm.2015.06.041
266071 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第一疗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