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招”设好主问题

2015-09-02张治水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三招陈情表常春藤

张治水

主问题是教学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阅读教学中,教师怎样设计主问题?

一、巧用标题

标题或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提示了文章的线索,或表明了作者的情感,或象征着某种意义。巧用标题设置主问题,能引导学生快速抓住文本的主题和表达艺术。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契诃夫最杰出的短篇小说,选编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中。设计教案时,教师注意到了题目中的“装”字,觉得从这个词入手能很快触及人物的本质,于是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你对题目中哪个词最感兴趣?请结合课文说明理由。”

大部分学生注意到了“装”字。以此入手,他们抓住作者对主人公别里科夫衣、食、住、行、精神状态、语言习惯等方面的描述,认识到了他的“套子”性格,明确了“套子”的反动本质;抓住作者对主人公婚姻悲剧的叙述,认识到他与新生力量的矛盾和冲突,明确了他必然失败和灭亡的命运。还有学生抓住“装”字,读出了小说夸张变形和强烈对比的手法,进而读懂了文章的主题:讽刺了封建旧势力卫道者的苟延残喘,赞美了资产阶级民主开放的全新思想。

二、巧用比较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是带着知识参与学习的。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让其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不仅能巩固旧知识,而且能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

李密的《陈情表》选编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中。《陈情表》文短易懂,教师怎样通过主问题让学生体味到封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从而把认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呢?思索良久,教师想到了“读《出师表》不流泪者不忠,读《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这句话,于是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从《出师表》到《陈情表》,你读出了什么?

《出师表》在初中已经学过,学生对诸葛亮的忠诚以及北取中原的坚定意志记忆犹新,对其恳切周详的语言也不陌生,更理解他事无巨细、反复“叮嘱”的背景:刘备临终托孤,然而后主胸无大志、贪玩成性、懦弱无能。诸葛亮远行之前的这番话,既带有臣对君的敬意,更多表现的却是一个父亲临行前的不放心。迁移到《陈情表》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疑问:“孝”是文本外显的主题,一读即明,但“孝”外还有没有隐情呢?

围绕这个问题,学生搜集资料,独立思考,然后分组讨论,顺利找到了答案:李密本为蜀汉旧臣,因忠心于旧朝,不愿事晋,但在当时的环境下,如果直言拒绝,后果可想而知,所以他以尽孝为名,婉辞拒官。当然,李密的孝也是真实的,“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更是合情合理,所以生性多疑的司马炎不仅即刻嘉奖,而且表彰其“士之有名,不虚然哉”。

三、巧牵文线

《囚绿记》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中的一篇文章。作者陆蠡以“恋绿”“囚绿”“释绿”“思绿”为行文线索,以“囚绿”为重点,写出了常春藤永不屈服、向往自由的精神,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囚”字,意味深长。教学时,教师围绕“囚绿”这条主线,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串:为什么囚?怎么囚?囚住的是什么?囚不住的又是什么?学生按照这条线索“顺藤摸瓜”,很快勾画出文中表达情感态度的语句。通过对这些语句的品读,他们发现了作者对常春藤永不屈服、向往自由的礼赞,洞察到了文中隐藏的深层意蕴,体会出了作者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赋予绿色常春藤的特殊感情和意义。

(作者单位:麻城市教育局)

猜你喜欢

三招陈情表常春藤
一表陈情动君心,两难抉择牵古今
——《陈情表》教学设计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常春藤妈妈和她的孩子
双赢的智慧——《陈情表》个性解读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常春藤口服液中4种皂苷
常春藤繁育技术
论梁衡新闻写作的致胜“三招”
《陈情表》新读
论《陈情表》的“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