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15-09-01章若昆
章若昆
游戏对儿童的意义不仅仅是娱乐和放松,它还能促进儿童身体运动技能的发展、认知发展、社会化发展以及大脑的发育。前苏联教育家阿尔金提出:“游戏是儿童心理健康的维生素”。游戏是最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因此它对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广泛运用于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目的的专门活动,也是在幼儿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方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有讲解法、游戏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而这其中,游戏法是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因为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在轻松、愉快、和谐、活跃的氛围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投射自己的内心世界,体验和反思自身的行为,分享小伙伴的经验,学习社会生活的规则,从而达到有益心理健康的建设性效果。
当前存在的误区
目前,大部分幼儿园教师都知道游戏的重要性,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也会采用游戏方式,但却经常陷入各种误区,导致活动效果并不理想。
最常见的误区就是游戏与活动主题不能契合,为了游戏而游戏。每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应该有明确的主题,活动设计要围绕该主题,游戏也应该体现主题的要求,不能生搬硬套。
另一个常见的误区是游戏时间短,教师“教育”时间长。教师为了达到活动的教学目标,往往在游戏结束之后长篇大论讲解游戏的意义,用时甚至超过游戏本身。殊不知,儿童有自身的认知特点,硬性灌输大道理,他们似懂非懂,甚至会感到厌烦,完全失去了游戏应有的乐趣。
还有的游戏设计不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儿童主要的游戏方式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适合的游戏也不同。然而,有些老师对儿童游戏的年龄特点认识不充分,不管大班、中班、小班都做一样的游戏,甚至是用成人化的眼光去设计和开展游戏,这些都会导致游戏失去原本的意义和作用。
另外,部分教师倾向于在游戏中过多介入,总是试图引领游戏的进程,控制儿童在游戏中的行为。这会使儿童在游戏中不能充分体验,更无法进行自由探索。
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游戏的应用策略
根据活动主题选择适宜的游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采用的游戏是为了活动主题服务的,不是单纯为了游戏而游戏,因此游戏应该符合活动的主旨,让儿童在游戏中体验某种特定的感受而获得心理成长,不同活动主题要选择相应的、适宜的游戏。
活动经常使用的游戏种类有“角色游戏”“体育游戏”“结构构造类游戏”“艺术表演类游戏”“智力游戏”等。其中“角色游戏”是儿童在游戏中进行角色扮演;“体育游戏”是在走、跑、跳、爬、钻、攀登等体育活动中游戏,或者使用各种体育器械和玩具进行游戏;“结构构造类游戏”是以构造活动为方式的操作性游戏,比如绘画、搭积木、折纸等;“艺术表演类游戏”的主要形式则是唱歌、跳舞等艺术表演;“智力游戏”主要则是以智力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游戏,比如儿童思维能力、注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相关的一些游戏。下面列举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题及其适合的游戏。
要对儿童进行感知训练,可以选择“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学盲人走”等游戏。
要培养儿童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激发儿童的潜能、培养儿童的成就动机等,可以选择竞争类的游戏,如“两人三足”“趣味摔跤”“连体人(两人一组,脖子上套同一张报纸,比赛哪组走得快)”等游戏。
要对儿童进行情感体验的教育,可以选择“识别表情(看图片猜表情)”“情感之声(听声音猜情绪)”等游戏。要减轻儿童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调适情绪时可以选择非竞争类游戏,如“扔掉坏心情”“做一锅生气汤”等游戏。要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可以选择需要合作的游戏,如“背靠背(两人坐地起身)”“分组拼图”“一人画一笔”等游戏。要培养儿童的分享意识,可以选择“分橘子”“孵蛋(两人拉住报纸,一人从报纸中间的洞里钻过去)”等游戏。
要培养儿童坚韧不拔的毅力,可以选择民间游戏“挑小棍”“捡豆子”等游戏。要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可以选择分类游戏和比较游戏等。要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可以选择“玩具找家”“找不同”等游戏。要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可以选择“夸夸我”“优点大爆炸”等游戏。
活动课要以游戏为主,讲解为辅。由于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一定的教学目标,所以游戏设计不能只满足于儿童玩得开心、玩得投入,还需要有心理健康教育意义,所以游戏往往结合讲解法一起使用。讲解法是通过教师的讲述使儿童明白一些道理。比如在“合作性训练”中,选用“背靠背”游戏,在游戏结束后,教师用讲解法和演示法使儿童明白怎样才能成功起身,让儿童认识到彼此配合与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儿童的认知特点决定了对他们“晓之以理”的效果并不好,因此在活动中一定不能本末倒置,讲解太多而游戏太少。应该主要以儿童自身在游戏中体验感悟和成长为主,而教师加以适当讲解和升华为辅。另外,还可以配合讨论法,鼓励儿童开展讨论,讨论能激发儿童参与的热情,加深儿童的认识,还能分享同伴的体验和感悟。
游戏应该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儿童的游戏具有年龄特点,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应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设计相应的游戏。
游戏的种类会随年龄发展而变化。在小班阶段,儿童主要进行的是功能性游戏,表现为简单、重复性的活动,比如蹦跳、跑或者玩汽车、洋娃娃等。功能性游戏的目的在于保持儿童的活跃性,而不是创造出某个最终产品。在儿童四岁左右时,他们才开始进行建构性游戏,游戏开始具有目的性,比如创造出点什么。建构性游戏的出现使儿童得以发展身体和认知技能,并学习精细肌肉运动。教师应当注意不要在小班过早开展建构类游戏。
而在游戏的社会性方面,也具有年龄特点。在儿童三岁之前,游戏形式大多是独自游戏或者旁观者游戏,后者指的是儿童仅仅观看他人玩耍,而自己并不参与,这两种形式的游戏会一直持续到学前阶段后期。而当儿童三岁进入学前期时,会出现一种新的游戏形式——“平行游戏”,“平行游戏”指的是数名儿童会在同一时间坐在一起玩相似的游戏,但彼此之间并没有互动,这是儿童在学前期早期最为典型的一种游戏形式。所以针对小班儿童设计的游戏应以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为主,不应该要求儿童之间有太多的互动。在学前期中段和后段,儿童会进行形式更复杂的社会性游戏,也就是“联合游戏”和“合作性游戏”。在“联合游戏”中,儿童通过共享或转让玩具、工具的形式互动;在“合作性”游戏中,儿童才真正与他人一起玩耍,比如轮流玩布娃娃或者比赛玩拼图等。因此,针对中班和大班的儿童,教师可以开始设计具有更多协同合作要求以及具有竞争性的游戏。
教师要尊重儿童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游戏是由教师设计以及引领开展的。但是游戏的主人应该是儿童,应该由儿童自身来决定在游戏里怎么玩、玩什么。教师不应该介入和控制太多,如果游戏在教师一步步的指导和操控下进行,而不是根据儿童的兴趣来进行的话,儿童很快会失去玩游戏的兴致。就算游戏能够进行下去,儿童也很难在游戏中自由地体验,无法将游戏的感受内化成经验,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促进也更无从谈起了。
(作者单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王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