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与等级考试证书对接的探讨
2015-09-01宋建萍陈江艳
宋建萍 陈江艳
【摘 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以考查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为目的,在独立学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将计算机基础课程与计算机等级考试对接,深化课程的教学目标,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与综合应用技能,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考证的成功率,对学生就业和工作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计算机等级考试;课程对接证书;独立学院
0 引言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以下简称NCRE),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面向社会,用于考查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体系。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十八大”和《教育规划纲要》中关于教育改革创新的要求、适应新时期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考试中心不断推出改革新举措,使计算机等级考试从形式到内容,越来越适应于考核应试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试证书的认可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同时也为企业对应聘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考察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依据。在高校,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报考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考证来加强学习和证实自己的计算机操作及应用能力,取得证书也可为将来就业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分析了近几年来NCRE的改革变化,并以独立学院为背景,通过近3年来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相关数据统计,结合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提出将该课程的教学与计算机等级考试目标相对接,强化教学目标,深化教学内容,夯实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打下考取计算机等级证书的坚实基础,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 NCRE的改革变化及其特点分析[1]
NCRE从1994年开始举办,面向全社会非专业技术人员,不分年龄、职业、学历等背景,以考核考试对象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下设4个等级,每个等级有不同的科目。近年来,教育部考试中心不断调整考试体系,从考试科目、考核内容和考试形式各个方面作出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在考试科目方面,对现有的考试科目进行了合并、取消或新增,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实施2013版考试大纲,所有考试科目全部实行无纸化考试。
笔者近年来多次参与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多个二级科目的考前辅导和考务相关工作,也体会到等级考试的改革力度之大、难度增加、对考生实践操作及综合应用能力考查增强等一些变化。NCRE的不断改革,表现出以下特点:
1)考试科目的变化紧跟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脚步,考查的知识覆盖范围较广[2]。以二级为例,该科目以“程序设计/办公软件高级应用级”考核为主,取消了“Delphi语言程序设计”科目,新增了三个科目,分别是:“MySQL数据库程序设计”、“WEB程序设计”和“MS Office高级应用”。新增科目体现了当前主流技术及其应用,同时也将各行各业的日常办公中使用率较高的软件应用纳入考查范围,体现出“面向应用”这一考核目标。
2)考试形式全面变更为上机考试,从“笔试+上机”的考核模式精简为只有机考项目,简化了考试流程,上机考核模式通过对考生实际操作的过程进行评价,判断考生是否达到了操作的要求、是否符合操作的规范,也更能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知识应用水平。
3)机考系统题库越来越丰富,综合性应用性的题型增加,更注重考核考生的实际操作和综合应用能力。以二级科目“MS Office高级应用”为例,该科目除考查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外,对常用MS Office办公软件(Word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制作)设计了模拟应用场景题型、融合进结合实际应用的操作要求,使得考查结果更加全面和科学。
从NCRE考试的发展变化来看,它更加顺应社会经济及企业对人才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的需求,也充分说明了国家对社会证书考试的管理越来越规范,这也将促使考试质量提升,使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考试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进一步增大。
2 独立学院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报考及通过率统计与分析
随着社会各行各业对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就业单位对应聘人员的计算机操作与应用技能要求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也意识到考证对于就业的重要性。因此,在学习或自学了相关科目的课程内容后,许多学生选择报考不同级别和科目的考试,以期获得对应的证书,为择业就业添砖加瓦。
独立学院的学生,在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报考级别上以二级居多,报考的科目主要是依专业及将来工作所需,同时结合在校期间所开设的公共课程如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编程语言类课程进行选择。笔者对所在学院学生近3年来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考试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如表1所示。为简便起见,将二级不同科目合并统计,另有2012年9月、2013年3月及9月因科目上含有笔试和机试两项,以平均数据进行计算。
通过观察表1的数据,反映出以下情况:
1)从等级考试二级层次的报考上看,报考学生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在校大学生对此项考试的重视程度也在上升。
2)历次来看,报名的学生参加考试率仅在80%左右。为什么部分学生报了名而不去参加考试?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对考试准备不足,没有信心和把握走进考场。
3)历次考试成绩合格率起伏较大,最高不超过27%。虽然不同的科目难度上有差异,平均统计的数据并不能精确反映各科的具体情况,仅从合格率数据上看,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二级证书,也不是轻而易举能够拿到手的。正因为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综合性及应用性要求提高,学生需要经过扎实全面的练习,有足够的实践和应用功底,有针对性地加强备考,才能较为轻松地应对该项考试。
学生考证的通过率低,除了少部分考生对等级考试的考核特点认识不足、复习不充分外,另一方面,对科目相关的先修课程,考试的结果也侧面反映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目前,学院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考核目标并没有与计算机等级考试相挂钩,教学内容也较基础,同时因为学时受限、教学内容泛而不精,虽然学生学习了该课程,但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的能力因缺乏有效的训练而较为欠缺,学生的课程收获有限,距离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核目标要求较远,导致考证不能取得理想的结果。
3 调整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与等级考试证书对接
对非计算机类专业而言,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相关的软硬件技术,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因此,为兼顾“基础性”和“应用性”,切实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出将该课程与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科目“MS Office高级应用”)相对接、以等级考试促进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从以下方面着手:
1)课程教学大纲及考纲的对接。如:结合二级科目“MS Office高级应用”的最新版考试大纲,对以前的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改,将与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要求纳入其中;结合大纲,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对接计算机等级考试,优化教学内容。
2)教材的对接。选用与教纲相适应的教材,是课程教学的基础。要求教材的内容能够涵盖等级考试的相关内容,同时选用或自编符合等级考试实践考核要求的实验用书并配备示范性解释。
3)教学内容的对接。教师在深刻领会等级考试大纲、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设计好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积极研究和实施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将等级考试的要求融合在日常教学,增大实践教学学时比重,选择或设计综合性强的实践案例,重点讲解方法,强化技能和应用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实践操作和综合应用能力。
4)教学过程的对接。教师应注意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引导和实践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习解决问题,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加强课余上机实践备考等级考试,为就业打好基础。
5)考试方式对接。对学院现有的机考系统,组织师资力量,丰富和充实题库,加入和等级考试要求相贴近的应用题型,设置综合训练日常练习及模拟考试方案,利用学院良好的硬件条件,开放机房,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和自测环境,实现与等级考试模式的对接。
6)学分对接。将学分与等级考试证书对接,以证书置换学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考证的积极性。
此外,学院也可组织专业师资,利用便利的上网条件,搭建网络自助式学习平台[2],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教学大纲、课件、教学视频等,设置与计算机等级考试相关的自测试题及练习资料;开辟师生互动交流版块,给学生课余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课程对接证书的利弊分析
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与等级考试相接轨,一方面可以促进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得教学目标更为明确,教学内容更能落到实处,突出应用;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目标性和动力性,促进学生参加考证的信心,帮助学生提高考证的成功率。当然,若一味以等级考试为指挥棒,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如:可能造成教师的教学受制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核范围,将课程的教学沦为“应试”教育,这也是在具体落实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5 小结
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与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相对接,使教学和等级考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学生也可通过学习过程收获更多。因此,把握好等级考试在课程教学中的“参与度”,制订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使得该课程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考证成功率,才是实现证书与能力对接的根本。
【参考文献】
[1]赵焱,胡源申,孙允中,郭道江.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知识能力考查的特点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2]邱月.以计算机等级考试促进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9.
[责任编辑:曹明明]